忽必烈营建上都。
上都位于今天内蒙古正蓝旗的闪电河附近。1251年,忽必烈的哥哥蒙哥即位后,任命忽必烈总领漠南汉地事务。忽必烈来到漠南后,将牙帐驻扎在桓州、抚州之间的金莲川,建立了历史上有名的“金莲川幕府”。
此时的漠南草原,因蒙、金战争,原有州城大都遭到破坏。为安顿幕府人员,忽必烈于1254年先行重建抚州城,1256年,命谋士刘秉忠在附近选择合适的地点建立新城,刘秉忠选中桓州之东、滦水北岸地势平坦的龙冈作为新城基址。
刘秉忠是忽必烈早年最重要的谋士。他早年在家乡邢州担任吏员,后出家为道、为僧,博学多才,于易经、天文、地理、律历、奇门遁甲之术,无不通晓。后被高僧海云推荐给忽必烈,受到重用,为元代立国规模的奠定,做出了巨大贡献。其中上都、大都城的规划,都出自其手,可称得上是元代都城建设的总设计师。
1256年新城破土动工时,忽必烈举行了盛大的仪式,命道士王一清连续做法事五昼夜,并命王一清与王府官员李宗杰前往各地,将金龙玉册投于岳渎等名山大川,今天我们在河南济源的济渎庙仍可见到当时保留下来的碑记。
新城的建设总共花费了三年时间,到1259年才最后完工。这座屹立在草原上的新城,被命名为开平。元朝建立后,确立两都之制,开平府在中统四年(1263年)正式被命名为上都。
近数十年,随着考古发掘的不断深入,我们对上都城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
上都城由宫城、皇城、外城组成。
最核心的宫城,位于皇城中部偏北位置,略呈长方形。东西宽约五百七十米,南北长六百二十米。城墙高约五米,下宽十米,上宽二点五米。东、南、西正中各设城门一座,其中南面的御天门最为重要,是元朝皇帝发布诏令的场所。直到19世纪末,御天门仍保存比较完好,俄罗斯探险家波兹德涅耶夫(A.M.Позднеев)与日本东亚考古学会组成的探险队都曾拍下较为清晰的照片。现在只剩下门洞两侧的巨大台基,还能让人推想御天门当时雄伟壮丽的景象。
宫城内宫殿建筑很多,见于记载的有洪禧殿、水晶殿、隆德殿、玉德殿、崇寿殿、香殿、大安阁、万安阁、穆清阁、仁寿阁、宣文阁、睿思阁等,其中最重要的建筑为大安阁。
大安阁的建筑材料取自宋代汴京的熙春阁。开平城竣工后,至元三年(1266年),忽必烈下令将熙春阁整体拆迁,运往开平,建造大安阁。大安阁的格局,几乎完全仿照熙春阁,只是略有损益。元代著名宫廷画家王振鹏曾有写实画作《大安阁图》,但很可惜的是,此画已经失传。
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正蓝旗元上都皇城东墙遗址
汉白玉螭首,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正蓝旗元上都遗址出土。
大安阁作为上都宫殿群的最重要部分,宏伟壮丽,元代皇家重要典礼,如元成宗、武宗、文宗、顺帝的即位典礼与忽里台,都在此举行。南宋灭亡后,小皇帝被送到上都,忽必烈也是在大安阁举行的受降仪式。
宫城外为皇城,在整个城市的东南角,大体呈正方形,边长约一千四百米。墙身残高约六米,下宽十二米,上宽二点五米,其中东墙、南墙与外城东、南一部分城墙重叠,这与汉族都城呈同心圆的建筑风格略有不同。皇城六座城门,南北各一座,东西各两座。东南城墙城门与外城完全重叠。
外城大体上也呈正方形,边长约两千二百米,现存城墙遗址高约五米,下宽十米,上宽二米。除与皇城重叠的城门外,外城城门另有四座,其中北墙二门,西墙与南墙各一门。
为适合蒙古族游牧的特点,元朝还在上都城外建立了昔剌斡耳朵等建筑。
昔剌斡耳朵(Sira Ordo)是蒙古语黄色宫帐之意。早在窝阔台时期,就曾在驻夏地建立过可容纳千人的昔剌斡耳朵,这种帐殿的外形是游牧民族常见的帐幕样式,但是固定的。因上面覆盖毡子等织物,在元代又被称为棕毛殿或棕殿。
元朝建立后,忽必烈沿袭蒙古旧制,在上都城外也建立了昔剌斡耳朵。此外,上都城外还有庞大的蒙古式建筑群——伯亦斡耳朵,有龙光殿、慈仁殿、慈德殿等建筑。元朝皇帝在上都巡幸期间,常常在这些斡耳朵举行诈马宴、接待外国使臣等。
汉白玉石人,内蒙古锡林郭勒盟东乌旗草原出土。
20世纪90年代初,上都遗迹附近的羊群庙乡奎树沟村北又发现元代墓葬遗址,出土了三座大型汉白玉石雕人坐像,引起了学界的极大关注。现在一般认为,这三座雕像,与至顺二年(1331年)文宗时代权臣燕铁木儿祭祖活动有关。
元上都的建筑布局既体现了汉族传统的城市布局观念,也考虑到蒙古族游牧生活的特点,是一座富有特色的草原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