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力与招抚并举,清廷收复台湾。
对郑氏在沿海和台湾的动向,清廷一直没放松警惕,在进行军事打击的同时,也尽力想以招抚手段诱使郑氏归降。
自康熙元年至十九年(1662—1680年),清廷与郑经曾进行过十余次谈判。尽管清廷一再做出重大让步,如满足郑经世守台湾、不剃发、不易衣冠等要求,但郑经得寸进尺,不仅节外生枝,更恶劣的是,他竟利令智昏地反复强调如朝鲜例、台湾非中国版图,要求清廷能以外国之礼相待。
这一公然闹分裂的行径,既是对其父郑成功的背叛,更是对中华民族的背叛。显然,清廷是绝不肯答应的。
谈判的同时,清廷也曾进行了武力收复台湾的尝试。
康熙三年(1664年)十一月,福建水师提督、靖海将军施琅,奉命统率周全斌等原郑氏降清水师,开始了第一次远征台湾的行动。但行至洋面遭遇飓风,无功而返。
康熙四年(1665年)三月,施琅再次出征台湾,又因遇到飓风等恶劣天气而返回。
两次尝试失败,清廷便暂时放弃了进攻。因朝廷对施琅心存疑虑,康熙七年(1668年)将福建水师提督撤掉,召施琅进京,授予内大臣。
清廷之所以对施琅心存疑虑,原因在于,他是郑芝龙的属下,随郑氏降清后,又追随郑成功抗清。顺治八年(1651年),他与郑成功反目,再次归降清廷。
郑氏政权的长期存在,终究是清廷的一大威胁。多年的巨额用兵费用,也给清廷造成沉重负担。因对付郑氏而采取的禁海政策,更使沿海民不聊生。彻底解决台湾问题,越来越迫在眉睫。
康熙十九年(1680年),当平定三藩基本上成定局之后,康熙帝遂将关注重点转向台湾。
第二年六月,康熙帝得到郑经病死、台湾内乱的消息,认为时机来了,于是命福建总督姚启圣等规划平定台湾、澎湖事宜。
七月,在李光地、姚启圣的大力保荐下,施琅重新被起用为福建水师提督,加太子少保。十月初六,施琅抵达厦门就任,积极为攻取台湾做准备。
然而,在筹划进军事宜时,施琅却遇到了两个难题。
一个难题是,在平台方案方面,他与姚启圣在进军路线、进攻时机和策略运用等方面,产生了严重分歧。由此带来第二个难题,即施琅与姚启圣职责不清,究竟由谁来做最后决定,难以明确。
为了摆脱姚启圣的掣肘,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三月初一、七月十三日,施琅两上密折,向康熙帝详细陈述了自己的进军想法,并请求独掌征剿大权。
康熙帝一开始并没答应施琅的请求,但在李光地极力保荐、大学士明珠附和下,他才下定决心,于十月初六颁谕,命由施琅相机“自行进剿”,而姚启圣等要“同心协力”为出兵备办粮饷。
获得“专征”授权后,施琅大受鼓舞,更加积极地投入了出征前的准备工作。
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六月十四日,一切就绪,施琅遂统率水师三万余人、战船三百余艘,在铜山港誓师后,浩浩荡荡向台湾的门户澎湖进发。
六月十六日清晨,清军发动对澎湖的进攻,与驻守澎湖的刘国轩所部展开拼杀。二十二日,施琅改变战术,采用主力分路进攻、余船分股后援的策略,并充分利用战船数量优势,运用“五朵梅花阵”法,将五艘船结成一队,集中攻击对方一艘船。
激烈对攻之后,清军大获全胜,而郑军则损失了一百九十四艘战船、一万五千余人,另有四千八百余人倒戈投降。刘国轩仅带领三百多名将士,从没有清军堵截的吼门,狼狈逃回台湾。
澎湖大捷,清军很受鼓舞,康熙帝也很是高兴。但从全局出发,康熙帝否定了继续用武力进剿台湾的主张,认为招抚才是上策。
台湾方面,由于已无屏障可凭,面对清军的强大攻势,岛内上下人心惶惶。郑氏集团内部发生了激烈动荡,冯锡范等主张南走,刘国轩则力主投降。
和平解决台湾问题,已是大势所趋。
遵循康熙帝意旨,施琅一方面做攻取台湾的准备,一方面则展开招抚攻势。
经过一番交涉,郑克塽上表请降。
八月十三日,施琅率军登上台湾岛,料理善后事宜。十五日,在孔庙举行了隆重的受降仪式。
当收复台湾的捷报传到宫中,正值中秋佳节,康熙帝欣然挥毫赋诗:“万里扶桑早挂弓,水犀军指岛门空。来庭岂为修文德,柔远初非黩武功。牙帐受降秋色外,羽林奏捷月明中。海隅久念苍生困,耕凿从今九壤同。”
悬处海隅二十二年的台湾,终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但如何处理台湾,朝廷内部意见并不统一。
施琅坚决主张台湾不可放弃。在《恭陈台湾弃留疏》中,他向康熙帝详细阐述了自己的意见,强调:“弃之必酿成大祸,留之诚永固边圉。”
康熙帝一开始也颇为犹豫,但台湾弃留毕竟事关重大,权衡再三,他认为“弃而不守,尤为不可”,于是采纳了施琅的意见。
康熙朝服像
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四月,清廷在台湾设置一府三县,隶属于福建省。从此,台湾真正纳入中国版图,步入全新的发展轨道。
“平台千古复台千古,郑氏一人施氏一人。”历史是不会忘记那些为台湾回归祖国大陆做出重大贡献的先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