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姬归汉——动乱年代的凄美乐章。
国家在分裂,战火在燃烧,生灵遭涂炭,百姓在呻吟。这一切强烈震撼着蔡文姬的心灵,这个有着厚重的家族文化背景的才女,用细腻的文学笔法把这一切真实地记录下来:
城郭为山林,庭宇生荆艾。
白骨不知谁,纵横莫覆盖。
出门无人声,豺狼号且吠。
茕茕对孤影,怛咤糜肝肺。
南宋人绘《文姬归汉图》
蔡文姬之所以描写得这样生动形象,是因为她不仅是战乱的亲历者,也是战乱的受害者。她在战乱中被匈奴的骑兵掠到塞外,流落在南匈奴长达十二年。
《历代画像传》中的蔡琰
大约在建安十一年(206年),长期流落在南匈奴的蔡文姬被曹操用重金赎了回来,结束了寄居生涯,回到了中原,并重新建立了自己的家庭。
著名的史学家郭沫若以此为素材,写成了轰动一时的历史剧《蔡文姬》。剧中除塑造了一个才华高绝、胸襟开阔的女子形象,更塑造了接近历史真实的曹操形象:他是雄才大略、总揽全局、爱惜人才、极富才华的英雄,是蔡文姬命运的拯救者,是军阀割据局面的终结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