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选
  • 会员

西域屯田

2020年6月12日  来源:中国通史 作者:卜宪群 提供人:xionghao59......

西域屯田。

屯田,是汉朝经营西域、维护丝路的重要举措。为了解决使节往来、军吏驻防需要的粮食给养和安全问题,数以千计的士兵、犯人被分遣至土地肥沃的交通要地,一边耕种稼穑,一边戍守备战。位于吐鲁番盆地的车师是进入西域的门户,汉军长期驻屯,人数最多时达到了两千余人。

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授张小峰

汉朝要付出这么大的财力做这件事情,维持与西域交往的畅通,实际上是汉朝试图将国家影响力远播于四方的战略规划,用今天的词语来形容就是汉朝塑造自己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举措。所以丝绸之路能否畅通是汉朝国力是否强大的见证,是汉能否有效影响和控制西域甚至更远国家的一个标志。维持丝绸之路畅通,不但对汉朝本身,而且对中国历史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长城,是古代中原王朝防御北方骑马民族入侵的重要军事设施。汉代的北方长城东至辽东,西达敦煌。为了抵御匈奴的侵扰,保障丝绸之路的畅通,汉武帝征发了数十万人,在荒无人烟的帝国西陲修筑边防要塞。要塞东起敦煌,西至姑墨(今新疆阿克苏),渡沙越漠,蜿蜒布列。丝绸之路的要害之处,还有许多邮驿机构,负责传递信息、提供食宿。它们是帝国的神经末梢,把西域边陲与帝国中心连接起来。两千年过去了,烽火台仍然矗立在孔雀河故道北岸。

轮台烽燧


丝绸之路上的古城遗迹


敦煌悬泉置出土的汉简《传车簿》

唐代边塞诗人岑参在《轮台歌》诗中道:“轮台城头夜吹角,轮台城北旄头落。羽书昨夜过渠黎,单于已在金山西。”在中国古代文人的作品中,“轮台”是边关战斗与边塞苦寒生活的代名词。位于西域中部的轮台,是汉朝在西域的政治中心。公元前60年,匈奴势力被逐出西域,西汉在这里设置了西域都护,专门管理西域事务。这是中原王朝首次在西域地区设置郡级行政机构,标志着天山南北地区正式并入了中国版图。从此,今天的新疆地区开始隶属中央王朝的管辖,成为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丝绸之路的开通,为人员往来提供了极大便利。商贾驼队、政府使节、屯田军吏在绿洲与戈壁上穿梭行进。史书形容当时的景象说:“驰命走驿,不绝于时月,商胡贩客,日款于塞下。”

悬泉置,位于敦煌东面的戈壁滩上,是汉代西北地区的一个普通驿站。从出土的汉简得知,悬泉置曾经接待过解忧公主、楼兰王、乌孙和车师等二十多个国家的使者,有一次朝廷派遣使者王君护送于阗王等返回西域,人数多达一千七百多人。

这些被发现的文书档案,生动记录了两千年前丝绸之路上的繁忙景象。

班超 / 出使西域 / 张骞

如涉及版权,请著作权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或支付费用事宜。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