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莽改制。
王莽改制,有其特殊的时代背景。西汉自宣帝以后,元、成、哀、平四个皇帝,或荒淫无道,或年幼无知,把昭宣中兴带来的昌盛局面,一步步糟蹋殆尽,致使民不聊生,哀鸿遍野,社会矛盾日益尖锐,危机四伏。汉宣帝晚年已开始重用宦官和外戚,元帝时石显等宦官擅权,成帝即位后杀了石显,但太后王政君控制了成帝,外戚王氏兄弟子侄把持朝政,为所欲为。哀帝即位后,贬黜王氏,但新的外戚傅氏、丁氏的作为比王氏有过之而无不及。更糟糕的是,哀帝竟封自己的宠臣董贤为大司马卫将军,让他执掌朝政。董贤在短短几年里,积聚的家产竟有四十三亿。由于宦官、外戚轮流执政,贤臣多被罢黜,留在朝廷内的不是谄媚奉承的佞臣,就是明哲保身的庸臣。朝堂如此,地方上更加黑暗。地方官吏只要结交上权臣,就肆无忌惮,加重对百姓搜刮盘剥。
画像砖中的耕作图景
谈到西汉灭亡,我们一般会归结为政治的腐败。其实还有两个重要的客观因素常常会被忽视。其一是人口自然增长这个变量。根据史料记载,西汉初年的人口不过一千三百多万,到了西汉平帝时,达到六千多万,人口稠密的关东与关中某些地区,每平方公里平均多达千人以上。这个人口高峰一直到唐代才被超越,这样的人口密度与现代相比也差别不大。在生产方式没有革新的时代,人口急剧增长,同样的土地已不堪其负,不能提供足够的粮食,满足果腹之需。其二是自然环境变化的变量。西汉末年,天灾不断,黄河多次改道。成帝、哀帝时,流民以百万计,在发生灾害的年份,流离失所、死于沟壑的百姓更不计其数。
人口激增,灾害不断,政治黑暗,秩序混乱,带来的是贫富悬殊,奴婢与牛马一起在市场出售,豪强地主对农民的剥削加重,很多人辛劳终年,难以果腹。从官员到百姓,对现实普遍不满,对前途丧失信心,都希望变革,希望社会重新整合。在这种情况下,王莽出现了。
王莽向来有孝悌之名。年轻时,他敬养母亲,赡养寡嫂,抚育侄儿,为人谦恭,这一切并非浪得虚名。为官期间,他谦逊自重,秉公廉洁,节俭朴素,兼济众生,朝野上下,口碑甚好。因此,这时的人们甚至把王莽当成圣人、周公,并不是阿谀奉承。
《孝行图》
王莽做了皇帝以后,根据儒家的经义,开始了他的改革。
在政治方面,为了表示革故鼎新,王莽根据《周礼》,将很多政府机构和官职改换名称。如中央官职中,大司农更名为羲和,后改为纳言,等等。地方官职名称也多有改动,如太守改为大尹、连率等。他还增加了一些新的官职,如在中央新置大司马司允、大司徒司直、大司空司若,列于九卿,等等。此外,他还根据古籍,更改了秩禄之号,按照传说的周制,大封五等诸侯。
如果说,王莽的政治改革只是改朝换代的形式,那么,他的经济改革则比较全面而深刻。
为消除西汉末年普遍存在的土地兼并等弊病,王莽在全国范围内推行“王田制”,类似于周代的井田制度,将全国土地国有化,不允许自由买卖。土地国有后重新分配,没有耕地的农民,由政府分给耕地。具体规定是,一对夫妇耕地一百亩,不满百亩的,由政府补足。“王田制”本意无疑是善良的,就是要使耕者有其田,重建经济秩序。然而,这一善意的政策注定会侵犯很多人的利益,首当其冲就是大官僚的利益。
土地集中到这些大官僚、大地主、大商人手里以后,大量的贫民因为没有土地而流离失所,变成了流民,这个社会就会不稳定。王莽采取了王田制度,他说所有的田都是国家的,所以说就可以平均分配。但他把这些大土地所有者的田拿过来,不是触犯了他们的利益吗?
为了逐步实现人人平等,王莽开始禁止奴婢买卖,以此扼制奴婢数量的扩大,倡导平等,重建和谐社会秩序。然而,这项政策在实施过程中也遇到了麻烦,最后结果是上下不得人心。
废奴,把奴隶从大土地所有者手中解救出来,一方面就是想削弱这些集团的势力,另一方面也使国家获得可支配的劳动力。但因为政策执行得不彻底,这些被解救出来的奴隶,可能还没有依附到大土地所有者身边安全。
长安城设九市,既见于《三辅黄图》的记载,又有张衡《西京赋》的记载为证。
“五均六筦”政策也开始全面实施,这同样是为了消除贫富差距。五均,即政府控制物价,防止商人操纵市场。王莽在长安及洛阳、邯郸、临淄、宛、成都等城市设立五均官,由政府来控制物价上涨,防止商人操纵市场。从内容看,如果能够实行,可以得到良好的社会效果。但由于缺乏官僚集团的支持,王莽只能依靠富商大贾来推行这一政策,这样反而形成危害更大的官商垄断集团。
六筦,就是酒、盐、铁器由国家专营,由中央政府统一铸币,经营山上水中的资源国家要收税,以及五均赊贷。这项政策的目的当然是增加国家财政,然而在具体实施中,山林川泽之利收归国有,真正的结果是养肥了主管官员,国家财政收入没有增加,百姓却负担更重。至于正当的商人、手工业者在官营商业体制下,已无立足之地了。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孙晓
丰年的时候,官府把粮食买回来;灾年的时候,国家的商业机构再把粮食平价卖出去。这样,老百姓丰收的时候,粮食能够顺利地卖出去,灾年也能得到粮食。这种想法是非常好的,包括五均六筦很多措施都是非常好的。但是在实践过程中却遇到了很多的问题,比如,具体执行的官僚阶层,政府要求的是一套,他另搞一套,所以产生的问题非常多,使政策不能够顺利执行。
新莽货币大布黄千
新莽铜诏版,出土于甘肃合水,为王莽统一度量衡的诏书,刻篆字九行,每行九字。
王莽还频繁地改革币制,他即位前后共进行了四次币制改革,变更发行了几十种货币。其出发点无疑也是善意的,然而,由于货币种类太多,换算起来又十分困难,因此流通非常不便。而且每次易币,都是以新铸的劣质货币代替质量较高的旧币,由于这些货币无信誉可言,所以在货币改革期间,物价飞涨,经济混乱。
当时,汉代流行的五铢钱被废掉以后,王莽就增加了很多各种各样名称的钱币。结果这种钱币增加以后,造成的社会混乱更大,因为像王莽别的政策一样,这些钱币是经常变化的,新的钱币来了以后,老百姓还没有熟悉它就变了。所以说它带来的社会问题更多,带来的社会混乱也更严重。
理想与现实之间正在出现巨大的沟壑,王莽改革遇到了重重困难。而人口数量的激增不仅是西汉末年的难题,同样也是王莽必须面对的难题。为了管控不断暴涨的大量流民,王莽规定:凡是无业的游民,每人每年罚布帛一匹;无力缴纳的,由政府组织强迫劳役,劳役期间,由政府供给衣食。这项政策同样是善意与富有理想的,然而实施起来却非常困难。于是,王莽把目光投向了遥远的青海湖。
王莽根据古书有“四海”之说,胁迫羌人“献”出青海湖一带的土地,以便与国内已有的北海郡(国)、南海郡、东海郡合起来凑全“四海”。其主要的目的是为了强制移民,以解决西汉末年人口暴增给关中、关东地区带来的压力。而凑成“四海”,只不过是托古改制的借口罢了。
位于青海海晏的西海郡遗址
西海郡虎符石柜
西海郡故城遗址目前保存完整,东西长六百五十米,南北宽六百米,城墙残址高达四米。四个城门址保存完好,城内还隐约可以看出隆起的墙垣所构成的三个方形或长方形的小区。
城内地势南高北低,南部有建筑遗迹,城北部有一小城,在城址内采集到西汉和王莽时期的五铢钱、货布、货泉、大泉等五十种钱币以及东汉时期的“西海安定元兴元年作当”铭文瓦当等遗物。
当时王莽就想着,有这个四海一统、四海归一,可以表示出这个国家的强盛。西海也叫羌海,就是羌人住的地方。王莽派审查的人拿了很多金银财宝,到这个地方把羌人贿赂一下,羌人见了非常高兴,就把这个地方给出去了,自己跑到青海湖以西的地方去了。汉王朝就在这个地方建立了西海郡。
这个工程相当浩大。西海郡远离中原,非常偏远、荒凉,主城是西汉王朝花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建成的,此后,西海郡成为镇守西部的主要军事基地。
为了缓解国内愈来愈尖锐的社会矛盾,王莽还多次发动与四夷的战争,其本意是通过外部的战争增强国内的凝聚力。然而在具体实施中,这些战争并没有起到缓解国内社会矛盾的作用,反而因战争强征暴敛,更加激化了国内矛盾。
尽管王莽改制的政策都是直面社会现实问题,但在实施过程中遇到了越来越多的无法解决的难题。改制的软弱和多变,不仅没能解决已有的问题,反而带来更多的矛盾。
随着形势的改变,王莽已渐渐由万众拥戴而变为万众背离。
由于王莽改革的全盘失败,原先的圣人王莽几乎已成全民公敌。人心思汉,民间出现了很多刘姓将再次称帝的说法,“刘秀当为天子”的谶语无疑暗示着人们已将希望转移到已经是新朝国师的刘歆身上。刘歆早在建平元年(前6年)为了避哀帝刘欣的名讳而改名刘秀。在种种暗示之下,这位与王莽有着共同理想的大经学家竟然参与了废除王莽的兵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