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适者生存”这一说法不完全正确
一想到人类的进化,我们都很熟悉适者生存的概念:这让我们想象出一个机智而强壮的个体,比所属物种里的其他成员都更能打、更能跑、更容易找到配偶。换句话说,一个人必须是个强有力的竞争者,才能欣欣向荣、繁衍生存。这一模型有着很好的解释力,但对于我们行为的某些方面,用它就很难解释了。以利他主义为例,该怎样用优胜劣汰的观点解释人们互相帮助的行为呢?在这里,最强大个体在自然选择中胜出的理论模型似乎不太适用,所以理论家们引入了另一个概念:亲缘选择。这就是说,我关心的不仅是自己,我还关心那些与我有着相同基因的人,比如我的兄弟、堂亲和表亲。进化生物学家霍尔丹(J.S. Haldane)打趣说:“为了救出我的两个兄弟,或者我的八个表亲,我将欣然地跳进河里。”
然而,就算亲缘选择也不足以解释人类行为的所有方面,因为人们总会扎堆儿,跟那些没有血缘关系的人合作。这一现象又带来了“群体选择”的设想。这个概念是这样:如果一个群体里的人全部彼此合作,那么,群体里所有的人都会过得更好。一般来说,你会比那些不擅长跟邻居合作的人过得更好。群体成员一起合作,能够帮助彼此生存下去。他们更安全,生产力更强,能更好地应对挑战。这种与他人结成纽带的动力,叫作“真社会性”(eusociality,前缀“eu”在希腊语中是“好”的意思),它提供了一种无关亲属关系的黏合剂,使部落、集体和国家得以建立。这不是说个体选择不会发生,只不过个体选择并不是人类进化的全部。人类大多数时候是竞争的,是个人主义的,但我们生活里也常常会彼此合作,追求集体利益。这让人类种群在整个地球上蓬勃发展,建立起了社会和文明。而个体,不管多么适应,都不可能单独完成这样的壮举。只有联盟能实现真正的进步,我们的真社会性,是令当今世界如此丰富又复杂的主要因素之一。
因此,我们走到一起形成群体的动力,为我们带来了生存优势,但它也有阴暗的一面——既然有了群体,就必定有了内外之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