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始写序言
界定问题框架按照逻辑顺序介绍了绝大部分问题的构成要素,因此很容易把这些要素用于序言中。只要遵循从左到右、再往下的原则,读者最后看到的通常是冲突部分。
下面举例说明在如图8-10所示的7种情况下,应该如何写序言和构建“金字塔”,如图8-11到8-17所示。为了突出结构的脉络,所举的例子比较抽象,不过你可以在附录2“序言结构范例”中,读到每种序言的全文。
我们应该做什么(1)
· 背景(S)=现釆用X方法销售。
· 冲突(C)=希望更髙的增长率,
图8-11 应该做什么
这种结构是所有分析和写作的最简单的一种。背景描述的是正在发生的事情,冲突是指读者处在R1,希望到达R2。这种结构也可以用来讲述如何调整和升级正在使用的系统。在这种情况下:
· 背景(S)=系统目前的工作情况。
· 冲突(C)=它不做它该做的工作。
· 疑问(Q)=如何让它做它该做的工作?
上例中的关键词是“变革”。它与你准备告诉某人如何做某事的结构稍有不同,那种情况下的关键词是“步骤”:
· 背景(S)=这是我们准备开展的活动。
· 冲突(C)=我们没能力开展该活动。
· 疑问(Q)=我们如何有能力开展该活动?
我们是否应该做我们想做的事(2)
· 背景(S)=我们可能遇到困难,原因是本行业正在实验一种新的方法
图8-12应该做想做的事
这种结构还有几种有意思的变形:
· 背景(S)=我们存在问题。
· 冲突(C)=我们计划采取行动。
· 疑问(Q)=该行动是否正确?
· 背景(S)=我们计划采取X行动。
· 冲突(C)=除非出现丫情况,否则我们不希望采取X行动
· 疑问(Q)=丫情况会出现吗?
我们应该如何做我们想做的事(3)
图8-13 如何做想做的亊
该结构也适用于向某人解释如何完成某事:
· 背景(S)=我们曾经存在问题。
· 冲突(C)=通过X行动我们解决了问题。
· 疑问(Q)=你是如何进行x行动的?
· 背景(S)=我们有(过去有)一个目标。
· 冲突(C)=我们正在安装一套系统或流程来实现该目标。
· 疑问(Q)=该系统或流程是如何运行的?
解决方案行不通,我们应该做什么(4)
图8-14 解决方案行不通该怎么办
该结构是第一种结构的延伸,问题都是我们应该做什么。唯一的区别在于针对该问题已经釆取过两次或三次措施,需要追溯其过去的历史才能发现真正的问题。
我们应该选择哪种方案(5)
图8-15应该选择哪种方案
备选方案一般归在冲突项下。不要一一列出所有的备选方案,除非读者事先已经知道,否则读者会误把它们当做选择某种解决方案的原因。尤其要避免把备选方案罗列出来,然后否定。例如,“我们有3种方法可以解决该问题”,关键句要点为:
A方法不好→ B方法不好→ 因此采用
是因为 是因为 C方法
采用C方法的原因其实并不是A和B不好,而是C方法行之有效。(附录2对备选方案的产生和讨论有更详细的介绍。)
我们应该采用哪些战略(6)
有时候,管理咨询的客户面临问题或机会,觉得应该采取行动,但由于不熟悉情况或者知识水平有限,不知道应该怎么制定明确的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措施。例如,客户可能处在一个技术和市场变化很快的行业,客户认为目前多变的局面,正是他从不景气行业脱身进人成长性行业的机会,但他并不知道他进入后会变成什么样。
在这种情况下,客户请咨询顾问对其所在行业进行分析,确定哪些是成功的关键因素,自己在哪些方面有优势,以及参与竞争的成功率和盈利能力,并制定最明智的战略。
背景(S)=我们目前是大市场中的小企业。
图8-16应该采用哪些战略
因此,战略是文章的主要思想,关键句要点则描述制定战略的步骤,或者如上图所示,可以釆用归纳法解释战略,上面的方框是结论,下面的3个方框是步骤。
我们存在问题吗(7)
背景(S)=新的市场划分带来很大变化。
图8-17是否存在问题
文章关注的是处于变化中的行业。使用该结构最典型的情况,是当客户希望瞄准同行业竞争对手,或其他行业中釆取同样措施的企业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