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这个父母子的三角结构是人类社会生活中一个极重要的创造。这个社会的基本结构在人类历史上曾长期地维持着人类种族和文化的绵续,它现在不但存在于任何地方的社区里,而且至今还没有发现根本的改变。它这样的普遍和悠久,也许是任何其他社会结构所不易比拟的。从个人说,我们也不易想象出一个和家庭完全没有发生过关系的例子。普通的人总是生在家庭里,长在家庭里,死在家庭里。因之,我们要了解个人,自不能不从家庭生活人手。家庭结构的内容总是很深刻地影响着一个地方的文化和一个人的性格。现在让我们检讨一下这三角父母子结构的内容罢。
若是这三角是从人类生理上自然发生的结构,好像一般本能论者所想象的,它很可能是一个天衣无缝的配合,各分子间融融洽洽,是一幅十足的天伦欢聚图。可是事实上不管社会学家怎样尽力指出这个结构是如何巧妙,如何有用,更如何能满足我们人类社会生活的需要,如何使社会文化得以绵续,他们还是一手掩不尽这三角结构中不断发生的错综悲剧。这些悲剧虽则不常为社会学家所重视,但是到了小说家手上却成了写不完的题材,随手都是很好的例子:屠格涅夫的《父与子》,曹雪芹的<石头记>,以及近代巴金的<家>,都是取材于这三角结构的裂缝,加以渲染抒述的。这个三角结构固然是人类个人间合作的最高表现,也许还不能算是个尽善尽美的杰作。
文化本来是人造的,凡是人造的,并不是我有意小视人类的创造力,不完全是常事。我已在以前几章中说明了在这三角的结合伊始,夫妇的配合上,已经碰到过不少不易克服的难题,夫妇之间已留下了悲剧的种子,亲子之间也是这样。以下几章我将转到亲人间的关系,加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