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段话其实是想说明,如果读者看了前文对唯物论的批驳,包括“逻辑反思”部分中对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不可靠性的揭露,继而产生了“唯心论正确”的认知,这也是不对的。唯物论虽然幼稚,唯心论也不成立,因此从笛卡尔开始,西方哲学就进入既不是唯物论也不是唯心论的阶段,哲学家们开始探讨“心”和“物”、精神和存在、“知”和“在”的关系问题。所以现在我们要把“唯”字去掉,已经不存在唯物论和唯心论斗争的问题了。唯心论是唯物论发展到高级阶段的产物,而唯心论这个阶段也是必须超越的。“心”是什么?感知能力由何而来?为什么我们的感知能力越来越强?“物”是什么?“物”跟“心”是什么关系?诸如此类的问题,西方传统哲学发展到今天,仍然不能回答清楚。所以柏拉图“知道自己一无所知”,也就是说,要是连“知”是什么都不知道,那还谈什么知识。
“在”与“知”双双迷失的产物
现在回过头来看,唯物论、唯心论、不可知论,它们各自的局限。
先说“唯心论”:依我所见,唯心论属于比较浅层的哲思,它只看到了“心”,却找不见支配着“心”或决定着“心”的那个深在要素,或者说,它完全找不到“精神”的由来,因而也就不可能澄清“精神”的规定性或精神存在方式。
再看“唯物论”:唯物论有两种可能:一则是它比唯心论还要浅薄,居然连“心”也视而不见,其情形就像隔着玻璃乱撞而又不能将玻璃纳入视界的苍蝇,它的最大特征就是总想去批判唯心论,仿佛那只苍蝇指着玻璃外面的景象作为证据,便硬说玻璃不存在一样,殊不知那玻璃可能是一片儿花玻璃,所谓“玻璃外面的景象”其实是将玻璃本身的图案重叠在上面的。二则是它比唯心论远要深刻,即它不仅想隔着雾蒙蒙的玻璃来澄清那景致成象的原委,而且尤其要解析这玻璃内外的总体存在如何使玻璃得以生成,所以它决不会妄想打掉这块儿玻璃,自然也就不会与唯心论本身发生无谓的争执。所以那个“唯”字也就全然失去了意义。
至于“不可知论”:它只能从休谟那里引出独断论,然后康德还无力化解它,由此引出了黑格尔的胡搅蛮缠。关键在于,它不能回答“知识”是什么?以及“知识的效用”是如何产生的?
“感知”的意义与动态
于是,我们必须回答:什么是“知”?(如前所述,这一问题的下面是一个巨大的“武断”的空洞。它的实质就是建立生物依存的“识辨系统”。)
必须讨论“感知”或“精神”的由来,也就是“精神哲学”或“精神现象学”的根本问题。(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知”与“在”的关系到底是什么?)
谈:自然哲学的“递弱代偿原理”及“熵增原理”。(Fr :感应函量)
结论:“知的程度”(“感应度”或“感知度”)与“在的程度”(“存在度”或“生存度”)呈反比相关。而且,它有一组上限(代偿度)与下限(存在度)的规定。即“所知”受“能知”之规定,“能知”受“能在”之规定。(马克思曾说:“存在决定意识”,几乎一语道破天机,可惜失之交臂。注意:这里暗含着“主体的存在”决定意识,此点与唯物反映论相矛盾。)
放在物演史或生物史的大尺度上,重新界定“感知动量”、“感知进度”及其意义。(从“感应”到“感知”的递进:感应——感性——知性——理性,即所谓的“感应属行增益原理”。谈“本性”与“属性”的关系;谈“分化效应”。)
任何形式的感知都不过是为了建立某种与其载体存在或存续相适应的识辨系统而已。(即“惟求存在”与“维系存在”)
“感知”的意义与动态——感性、知性与理性分析
在上述基础上,才有望看清“感知”的内部结构及其联动关系。
感性:(从单细胞的质膜受体、到扁形动物的视觉器官、如此递进而不止。譬如,无需选择判断的视觉与听觉:昆虫如蜜蜂、鸟类如鸿雁、哺乳动物如猕猴等能看见紫外线;许多水生动物如海豚、鲸等听见次声波,蝙蝠能感受超声波。)
知性:(可见,所谓“知性”,是指脊椎动物面对分化物的“判别求断”,即“应式判断”是也。附谈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一书中有关“本能”和“特种本能”的描述,如蜜蜂筑巢、蚂蚁蓄奴、等等。说明“知性”是自然选择的下中枢之本能。)
理性:(灵长目的大脑皮层和新皮层,在超感官的概念上推导,借以形成复杂的推理判断和应对操作系统。至此仍然递进不休,是乃前述的“理性逻辑层级”。问题在于,如此层层超越所为何来?
可见,“感知系统”是一个逐步趋向于复杂化和结构化的过程。
即,“感知动量”导源于“生存动量”;“感知进度”匹配于“存续进度”;二者固然相辅相成,却使代偿属性在有所增益的同时趋于动摇,由此造成“理性不如知性有效、知性不如感性稳妥”的衰败之局。
“逻辑”的定义与缺陷
既然如此,就必须重新界定“逻辑”的内涵,因它暗含着来源和基础问题。
“狭义逻辑”的概念已如上述,乃通常所谓的“推理的格式或方法”。
现在必须加入“广义逻辑”的新概念,因为,既然理性是感性与知性的后衍派生形态,既然理性的边界(包括一切概念边界)又无从确定,则“逻辑”的起点自应从感性乃至感应的初始点计起。
谈“广义逻辑自洽”或曰“广义逻辑融洽”。(即非哲学性的常规思维或科学理性不能纠察低端感性逻辑的失真)
它涉及两个有待证明的问题:
1、“感性”甚至“感应”是否具备某种“逻辑格式”或“逻辑程序”?
a.用“电脑图像程序”比拟“视觉要素成象”和“胞膜极化反应”过程,说明“感性逻辑”乃至“感应逻辑”是潜藏在显意识之下的神经生理结构逻辑。
b.它的内在结构或程序复杂度,与其进化层级成正比,与其低端位格成反比,此乃“广义逻辑”难能揭示的原因。
c.然而,它所具有的基层性和决定性,类似于弗洛伊德所谓的“潜意识”和荣格所谓的“无意识”深层。
2、“广义逻辑”的递进过程是否可以得到证明?
a.“从感应到感知”的生物生理进化全过程;为此有必要谈如下问题:两胚层、三胚层、N细胞、神经网、神经节、下中枢与植物神经系统、丘脑与网状情绪系统、大脑皮层高级中枢。从原始动趋反应(分子运动到生物运动的过渡形态)→趋性(原始“感性”初步发生)→反射(神经系统业已形成)→本能(此时“知性”开始确立)→“动机”行为(自主意向渐次萌芽),发展到这一步,“自由”已经从“生物自发能动性”朝着“精神自主能动性”的方向逐步转变了。(罪恶开始:黑头鸥偷雏;帝企鹅排挤)
b. 从后天学习层面上看,它的进化步骤如下:(碛鹏学唱;鸟岛异声)
惯化学习(学会对反复发生的无关刺激不予反应以节约体能;音叉与蜘蛛)
印随学习(记忆能力渐增并对日后行为产生指导作用;小鸭与绿盒)
联系学习(被若干相互关联的刺激诱发形成预备反应程序;如条件反射)
试错学习(通过行为效果的体验反复调整自身行为方式;如迷宫试验)
洞察学习(依据既往经验达成处理当前陌生事态的能力和方法;玻璃隔板)
推理思维(借助概念和一般原则来应付愈益复杂的具体境遇和问题)
至此,“理性”崭露出头角(它标志着“智能”从实物对象的束缚中摆脱出来而进入逻辑变塑的异想天开之境界)。整个过程从软体动物蜗牛和章鱼就已开始。(白色卡片加电击,24次后则躲避白色卡片)
让我们从“广义逻辑”的角度,来探究“逻辑”派生或“感知属性”的意义和效应。试看低智状态的保护机制,即可一目了然:
蚊子低智保护效应分析
怯鼠僵态应激反应评析
反倒是高端的“狭义逻辑”处处显示出不可克服的局限性:
“哥德尔定理”简介:(可见理性逻辑的先验或先天缺陷性质)
1、任何一个自洽的(一致的不矛盾的)逻辑系统(指含数论的形式系统)都是不完全的。(哥德尔第一定理;也叫“不完全定理”)
2、任何一个逻辑系统(指含数论的形式系统)的自洽性,不可能在本系统中得到证明。(哥德尔第二定理;也可表述为:任何一个完全的逻辑系统,都是不自洽的。)
结论:
“广义逻辑”表达着“狭义逻辑”的基础和进程,“狭义逻辑”表达着“广义逻辑”的极致和进度。
只有贯通“广义逻辑”的来龙去脉,才能看清“狭义逻辑”的本质。
哲学性的思辨难点在于:“广义逻辑自洽”或曰“广义逻辑融洽”问题;以及,相应地,还有更为重要的“广义逻辑失洽”之倾向性问题。
说到底,它们都不过是维系生存的自然代偿现象或自发派生属性而已。
“逻辑变革”的自然态与文明态
从表面上看,人类文明的演进是以“逻辑变革”为原动力的。(附谈“劳动”:无非是“生物以其自体性状达成自存的行为之总和”,生物不会因后天“劳动”而进化。再则,“阶级斗争”更不会成为历史发展的动力,它甚至是历史动进的摩擦阻力,就像“分蜂热”不能成为蜜蜂进化的动力一样。毫无疑问,只有逻辑变革才能引导文明形态变革。)
从根本上讲,“逻辑变革”是因变量,“载体弱化”是自变量。(说到底,逻辑变革的前提是载体生存形势的衰变使然,就像畸变堕落于树下的古猿不得不配套发展出感官、脑容量和双前肢的相应再畸变一样,否则它们就会被自然选择淘汰,14万年前问世的现代智人取代了300万年来的直立猿人,就是某种基因突变导致的逻辑变革产物。而正是这项逻辑变革又造成该生物载体的进一步弱化,从而引发下一轮逻辑变革势在必行。)
逻辑变革的自然态。(基因突变引致感官和神经系统的性状改变。)
逻辑变革的文明态。(从现代智人开始,逻辑变革不以基因突变为前提,而随生存形势的恶化或弱化自发代偿之,结果导致人类逐步远离了一般生物界,也造成人类对自身的认识越来越离奇。)
1、文明态逻辑变革是自然态逻辑变革的直接继续,非此不能澄清本原。
、文明态逻辑变革是人类文明形态演进的直接动力,但不是根本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