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选
  • 会员

“辩证法”:理性逻辑的初始形态

2016年8月16日  来源:西方哲学课讲义 作者:王东岳 提供人:自诩玫瑰的凋谢
摘要:辨证法也叫辨证逻辑,它实际上是人类最古老、最原始的理性思维模式。换句话说,它是理性思维逻辑的最低级阶段。越低端的逻辑或者越低端的感知方式,才是越有效且越多被调动的感知方式。辩证法之所以最常被用,正因为它是最低端的逻辑,也惟其是最低端的逻辑,它才是最有效的逻辑。

辨证法:理性逻辑的原始形态

马克思主义给中国人带来了辨证唯物主义。许多中国人到现在都认为,辨证法是一个最高级的逻辑思维方法,这其实大错特错。辨证法也叫辨证逻辑,它实际上是人类最古老、最原始的理性思维模式。换句话说,它是理性思维逻辑的最低级阶段。中国文字出现以前,古人就已经用符号概念运行理性逻辑。最早的易出现在周易以前至少六千年,那时候人们用两个符号图解世界——阳爻和阴爻。这种辨证关系的阴阳观念之所以成为中国所有文化的最基础观念,就来自于中国人最古老的一个思绪。那是在生殖器崇拜阶段,阳爻象征男根,阴爻象征女性生殖器。后来,阳爻派生出天、太阳、男性的象征意义,阴爻派生出大地、月亮、女性的象征意义。这种阴阳辩证的思维,在人类任何其他逻辑模型观念问世以前就已经出现了。此后,老子的哲学充满了辨证法,而正是因为辨证法导致了老子的理论发生重大失误。再后,孔子的中庸也充满了辨证法。

回望古希腊,巴门尼德、赫拉克利特、柏拉图都是辨证法家。亚里士多德发现了这类“诡辩术”的混乱,这才引导他去探索或回溯逻辑的确定性,即“必然的导出”和“形式逻辑”。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这本书,第一次建立了逻辑学,而逻辑学是在否定辨证法的过程中建立起来的。亚里士多德给逻辑下定义为必然的导出,即三段论的论证方式。亚里士多德随后发现逻辑有三格,这三格由48个前提条件组成,其中34个是无效式,14个是有效式。他然后在逻辑学上逐层推导,导出了最早的形式逻辑系统。形式逻辑是一个很复杂的逻辑学科,详见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

我们来看看这个逻辑的现象,作一点点剖析:什么叫辨证法,叫循环论,就是你要知道A是什么,你就要知道B,你要知道B是什么,你又就要知道AA是什么?A是非A,或者说B不是非A。或者说非A可以转化为A。那么B是什么?B是非B,或者B是非B的转化产物。反正说来说去,A还是不知道是啥,也不知道B是啥。因为A就是BB就是A,所以永远只知道AB而不知道AB是什么。

其粗略二分法(如矛盾说)表达着人类早期的简单依存方式。扁型动物只能看见他要吃的食物,所以无需选择,用不着辨证法。而高等动物如猴子,面对着红色的桃子、褐色的核桃、满长刺的毛栗子,飞过的鸟儿,可一回只能依存一个东西,所以它必须设定一个东西叫A,其它都设定为非A,才能最简单地建立自己有效的识辨系统。注意,你的一切感知过程只不过是为了解决你的依存而必需的思辨系统。所以当你多项依存的时候,你如果没有A=A这样最简单的依存度,你就会发生依存混乱。但是呢,你怎么把其他东西抛开?当然只有把其他东西设定为非A。但是非A包含很多东西,你却把它视为一样东西。说得更形象一点,叫矛盾。中国人很崇拜矛盾论,如果把A设置为矛的话,那么非A就是盾。“非A”是一种统称,“非矛”并不全是“盾”,但对于求“A”者,这种混沌的排除法当然是最简捷有效的。

再比如,面对一只鸟,你投石前必须大致确定它的高低、远近、左右等,但此纯属以你为中心的相对定性关系,这种相对关系基本上都是时空关系,这就是芝诺、康德、牛顿、爱因斯坦不得不一再讨论时空问题的原因,也是康德“先验时空”论的由来。

“辩证逻辑”的普世有效性问题

辩证逻辑的长远有效性,正在于它的原始简约性。譬如黑格尔曾讲:“生命的每一瞬间,是生,同时也是死亡”。这样含混地讨论问题,你尽可以认为你已经知道了有关生命的全部真谛,但你永远也不会知道生命的特质到底是什么。但读者一定要注意,越低端的逻辑或者越低端的感知方式,才是越有效且越多被调动的感知方式。辩证法之所以最常被用,正因为它是最低端的逻辑,也惟其是最低端的逻辑,它才是最有效的逻辑。瑞典科学家做过一项研究,让一组逻辑思维能力特强的数学和物理学教授,和一组是文化水平适中、大多是家庭妇女的普通百姓,判断一百个中等难度的问题。我们的一切知识最终都是为了判断,逻辑上的判断含义请读者自己参阅哲学书。研究结果是这样的,高智的这一方正确率约为30%,低智的这一组正确率约为70%。这说明面对相对简单的问题,调动高端逻辑反而会使思想混乱。

黑格尔后来将辩证法体系化,并为此而盛赞老子;但为时太晚,也太粗糙。把形而上学和辩证法对立是黑格尔做的错事,而马克思出于对黑格尔的崇信,把黑格尔讨论问题的这个局限方式传承下来。黑格尔认为,此前的哲学都是静态地的看问题,而他的哲学是要动态地看问题,于是他运用了辨证法,而且他是唯一在逻辑学对辩证法上分述和刨析的人。黑格尔否定辨证逻辑以外的逻辑和理性,并把此前不用辩证法方式看待问题的哲学都叫形而上学。康德代表西方古典哲学的高峰,黑格尔的辨证逻辑乃至他的哲学都是相当失水准的。

黑格尔提出辨证法源于康德提出的一个问题。康德发现,知性——即比理性低一级的感知方式是最有效的感知方式,因为如果运用高端理性,一定带来悖论。康德给这种悖论起了一个专门的名字,叫二律背反。也就是说,把逻辑运用到极致一定会带来矛盾。比方说,说时间有起点是对的,因为我们无法想象能无限前溯的时间;然而,说时间没起点也是对的,因为我们无法想象时间的起点。这两点说法,在逻辑上追究到终极都是对的,都是成立的,而且都是有破绽的,两者构成矛盾谁也不能化解谁。再比如这个世界是有边界的和这个世界是没有边界的,在逻辑上用到尽头,两种说法都成立,但是都有破绽。我们今天知道爱因斯坦的学说,宇宙是有限的,叫有限无界。大家可以读一点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可见你要了解哲学必须要了解自然科学。爱因斯坦所说的有限宇宙是一个物理学模型,它没有回答一个问题,就是这个有限宇宙外面是什么。爱因斯坦认为这个问题,在物理学上不能回答。因为空间本身是物质本身缔造的,而在137亿年以前,宇宙没有出现以前,没有物质也就没有时空。时间和空间是随着能量转化为质量的过程才发生的。从物理逻辑上将,这个说法在现代宇宙论上成立。可是它没有解决在哲学上把理性运用到极致的问题。所以康德提出把理性用到极致这一点一定发生悖论是颠扑不破的。

结果就出现了一个问题,就是怎样化解这个悖论。黑格尔就是为了这个问题,建立了他的哲学体系。黑格尔只是用了一个狡猾的辨证逻辑,他的目的不在于讨论辨证法,而在于要讨论终极理性——绝对理念。这才是黑格尔哲学的真正目标,辨证法只是他用的一个工具,而且用得很拙劣。当代最著名的现代逻辑创始人之一罗素在他的西方哲学史这本书中,给黑格尔了这样一个评价:“黑格尔的哲学几乎全部是错误的”。还有更苛毒的评价,应该说,这表明评论者尚未理解黑格尔到底干了一件什么事情。凯尔德的《黑格尔》中说他“大胆妄为地提出完全是一派胡言乱语的东西,把毫无是处、夸夸其谈的词语的种种迷魂汤混合在一起,原先只是在精神病院才出现的,最终在黑格尔身上达到了无以复加的境界,还竟然成了迄今出现的最无耻的、完全神秘化的工具,结果呢,这些好像就被后人当成了德国人笨拙愚蠢的、荒诞滑稽的标记。”黑格尔的书付梓后,引来过于晦涩的非议,他抱怨道:“只有一个人懂得他的作品,而且甚至于这个人也不懂。”【有人说,黑格尔是哲学的终结,此言不错。因为黑格尔确实将传统经典哲学表面上的所有漏洞都填补起来了,相应地,他同时也就将既往哲学的深层不足暴露无遗:那就是,他不能说明逻辑本身为什么会存在(所以他就只好乞灵于一个独断的“绝对假定”),以及,相应的,他也就不能真正说明逻辑本身如何存在(所以他就只好乞灵于那个陈腐的“辩证方法”)。】(《物演通论·卷一》第三章)

【黑格尔在《小逻辑》一书的导言里亦有此叹,然相对而言,他的逻辑起点还算比较好找一些,因为那个起点可以直接就被“假定”为是逻辑本身,所以他的逻辑体系(也就是他的哲学体系)终究是一个被复杂化了的同语反复,好比有人问:精神是什么?答曰:精神就是……精神(所谓“绝对精神”或“绝对理念”是也)。为此,黑格尔必须将自己的出发点(也是终点)设为“绝对”,也为此,黑格尔还必须将有限存在者所不能直接企及的“无限”诅咒为“恶的无限”。好在黑格尔自己也承认他只是在不停地兜圈子,不过无论把那“无数小圈子构成的大圈子”弄得何其“自圆”,“圆”本身终究是有限存在者实现自存的一种必要而又不可得的追求,而且,“圆”本身仍是一个被爱因斯坦称之为有限无界的有限模型而已。也就是说,黑格尔的成功之处正在于他无意中证明了辩证逻辑本身的有限结构状态,犹如爱因斯坦有意要证明宇宙本身就是一个有限无界的相对存在一样。】(《物演通论·卷一》第二章)

总结两点:第一,辨证逻辑是人类理性逻辑的最低阶段;第二,辨证逻辑是日常生活中最多被采用的逻辑形式,这恰恰是因为它是低端逻辑,因为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所面临的都是简单问题。总之,辩证逻辑惟其低级而具长存之效,高端问题的处理自需高端理性逻辑之问世。这里要补充评价一下“方法论”这个说法。这个说法是从马克思那里带进来的,这源于我们通常认为思维方法是可以选择的。但读者要特别小心,我们的思维方法是不容选择的。诸如老子、赫拉克利特、柏拉图这样的大哲、当时最有智慧的人,也只能用辩证逻辑,因为人类那个时候的思维方式只有辩证逻辑。换句话说,你不面临那个超过辩证逻辑的问题,新的逻辑形态就不会派生。如果你面临了那个问题,即使你没有学过,你也不会用辩证逻辑,你必然会用到高端逻辑。现代科学家研究现代科学,不会运用辨证法,可科学家不需要学现代逻辑,只要他面临了那样复杂的问题,他就必然会用高端逻辑而不是辨证逻辑。比如AB,但他不会把所有东西都归到B里面,他会把非A归为B,然后CDE …同时他会观照从BCDE的相关关系,并且精确地量度和把握它的定性和定量关系,这叫现代逻辑。这些逻辑不是自己选择出来的,而是面对复杂问题时必须采取的,而把辩证逻辑丢掉。而反过来即使你对高端逻辑非常熟悉,而当你面临简单问题时,你用的必然是辨证逻辑,因为越低端的逻辑越有效。这就是辩证法使用最广的原因。因为我们日常所碰到的事情,极其复杂的需要调动高端逻辑的事情非常少,也就是需要用数学计算的事情是非常少的,我们一辈子都遇不见几次,我们大多数的生活问题和工作问题都是简单问题,因此我们通常停留在辨证逻辑的使用层面上,但这并不标志辨证逻辑是高端逻辑,而恰恰说明它是最低端的逻辑。所以黑格尔说过一句话,逻辑学你不知道它,一点都不妨碍你使用它。他举了一个例子, 学术再精的生理学家也不知道如何支配食道蠕动。同样,没学过生理学的人也不至于咽不下去饭。所以方法论这个说法是不成立的。

 

“理想逻辑”简述

现代数理逻辑精确而繁复,近乎于技术化的工具,故不详谈。以下仅就“高级理性逻辑”的基本特征加以说明。高端逻辑在逻辑学上叫现代逻辑,王老师在哲学上把它叫理想逻辑。

注:此“理想”与“乌托邦式的愿望”无干。所谓“理想逻辑”,是指“纯粹推理之想”,即“超然于感性直观和知性判断之上”的一种思维方式,其特点是:起之于“理”、又终之于“理”的纯思想过程。它在极其复杂的对象两端或多端对象之间进行细致入微的定量分析和定性判断,就像伽利略用归缪法的“逻辑实验”来证伪亚里士多德的落体原理,或像爱因斯坦用虚拟法的“理想实验”来建立相对论那样。

“理想逻辑”有四大定理:(由感性的点、到知性的面、再到理性的体)

1、简一律(相对于“同一律”;A=A,转化为“A=A理”;附谈马赫的“思维经济原则”或“自然简约原则”,即“奥卡姆剃刀”。)

2、排序律(相对于“排中律”;AB或不是B,转化为“AB以及C以及D……”)

3、消矛盾律(相对于“矛盾律”;A不是非A,转化为“A之为A正在于它源自非A或导致非A”)

4、追本溯源律(相对于“充足理由律”;追索各个相依单元的存在因、联动因乃至第一因;由此回归“简一律”)

可见,“理想逻辑”沿袭着“形式逻辑”的轨迹代偿发展,辩证逻辑属于从知性逻辑向理性逻辑的中间过渡逻辑形态。本文在此给读者提两个建议:第一,辨证法无需太多了解,但形式逻辑必须知道;第二,最好学一点现代逻辑。

如涉及版权,请著作权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或支付费用事宜。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