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选
  • 会员
人类进化+人类除了聪明就一无是处?能跑死你家的狗也是一种能耐-细说人类进化过程为什么失去了大部分毛发?从自然选择到人类意志-人类起源异说:大脚怪们或许才是地球真正的主人-新观点:现代人类是一个物种多种起源-创造是人类的天性-创造是人类的天性——从树上下来的精灵-创造是人类的天性——石器时代-创造是人类的天性——火焰点燃了创造力-人类进化背后的万年相亲博弈-人类可能正变得越来越蠢,因为大气越来越“闷”-人类起源的故事+中文版序:古DNA即将解开东亚人类历史之谜-推荐序一:古DNA——听DNA说前世今生-推荐序二:令人拍案叫绝的书-译者后记:内行看门道+人类的历史深处-我们是谁-写在基因组里的人类编年史-“古DNA之父”帕博的新发现-十万个亚当和夏娃-我辽阔广大,我包罗万象-“我们是谁”没有简单的答案-尼安德特人-不期而遇-尼安德特人的DNA-尼安德特人和非洲以外人群的密切关系-从将信将疑到确信无疑-融合于近东-自然选择在抹除尼安德特人血统-正反合-丹尼索瓦人-一根指骨里找出来的丹尼索瓦人-混血,原本就是人之常情-突破赫胥黎线-认识一下南方丹尼索瓦人-丹尼索瓦人血统帮助了现代人-“走出非洲”还是“走回非洲”-迄今最古老的DNA-人类的演化之路+幽灵人群-推断出了个“古代欧亚北部人”-马耳他男孩-基部欧亚人-早期欧洲采猎者经历的五大事件-当代欧亚西部人是怎样炼成的+现代欧洲的形成-奇怪的撒丁岛-建造巨石阵的人都去哪儿了-横空出世的颜那亚人-草原人闯入中欧-英国陷落-印欧语系的起源+碰撞中诞生的印度-印度河文明的衰落-交锋之地-小安达曼岛上与世隔绝的人群-都是混血儿-文明暮色中的人群融合-历史悠久的种姓制度-击退遗传厄运-两块次大陆的故事:印欧的平行历史+追寻美洲原住民的祖先-人类起源的故事-遗传学研究陷入困境-为争夺遗骸对薄公堂-第一批美洲人的遗传学证据-基因组学“复活”了约瑟夫·格林伯格-Y群体-第一批美洲人之后+东亚人的基因组起源-“南方路线”假说的失败-现代东亚人的早期历史-长江和黄河流域的“幽灵群体”-东亚周边的重大混血事件-不可或缺的非洲人类史-造就现代人的一次混血-农业文明的扩张和语言的传播-重建非洲采猎者的历史-非洲人类历史研究的前景+颠覆性的基因组-基因组中的不平等-开国元勋-基因组里的“不平等”信号-人群融合过程中的性别偏差-社会不平等的遗传学研究前景-基因组中的种族和身份-描述血统的语言-真实的生物学差异-来自基因组革命的独到见解-个人身份的新基础-古DNA的未来-建立全人类的古DNA地图集-助人类生物学一臂之力-古DNA实验室开疆辟野-尊重古人的遗骸-从物理角度谈人类的起源:构成人体的元素是怎么来的?+适者降临-适者降临:前言-01 达尔文进化论的局限-遗传和变异不仅仅发生在个体中,同时也是一种群体现象-表现型与生物进化的关系-表达突变于表现型变化-生物学的发展总是受制于数据处理能力-02 新性状的起源-新性状的出现有赖于新的分子和合成这些新分子的化学反应-生命的开端是一张新陈代谢的网络-一张自催化反应网络-自组织生物膜模型-数千种类似纳米机器的酶-三磷酸腺苷为通用的标准能源物质-03 宇宙图书馆-生物的新陈代谢模式-反应的每一步都需要代谢基因型中一段特定的文本作为指导-生命在尝试每一种可能的基因新组合-代谢表现型的数量越多,生物的进化潜力就越大-代谢进化-代谢的随机游走-代谢型基因型网络-代谢图书馆中社区内性状的高度多样性-04 构型之美-能让细胞存活的蛋白质就有意义-进化利用生物体对蛋白质图书馆进行探索-蛋白分子拥有进化成为功能不同的新蛋白质的巨大潜力-基因型网络可以加速生物种群进化的速度-05 命令与操控-新的细胞种类是调控下的基因表达的新形式。-调控基因的表达-积累的微小变化就能够逐步改变环路里的调控模式-单个基因对的改变不一定会引起调控环路表现型的改变。-06 神秘的建筑师-能带来生存优势的突变就具有保留价值,自然选择则是新性状的保留者-发育稳态使得生物体对错误有了一定的耐受性-多变的环境和生物的复杂性及发育稳态-07 从大自然到工程技术-标准化的过程-与、或、非以及很多其他独特的布尔函数-利用有限的原料和有限的规则,创造出世界万物-后记:柏拉图的洞穴-译者后记

不可或缺的非洲人类史

2019年9月23日 字数:741 来源:人类起源的故事 作者:大卫·赖克 提供人:wojiao67......

重新审视我们的非洲家园

我们对“非洲是人类起源故事的中心”的认识,反而让我们忽视了它最近5万年的史前史。很不可思议,是不是?非洲5万年前的历史得到了非常细致入微的研究,因为许多学者都认识到发生在非洲石器时代中期到晚期的过渡(Middleto Later Stone Age transition),以及发生在非洲门口、欧亚大陆西部旧石器时代中期到晚期的过渡(Middle to UpperPaleolithic transition),对人类文明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考古学证据表明,这些过渡阶段正是一些现代人类所特有的行为特征出现的时候。但是,学者们对这一阶段之后的非洲历史基本没有什么兴趣。在不同的学术会议上,我都常常听到这样一个说法——“我们离开了非洲”,好像现代人类历史的主角从此就离开了非洲,去了欧亚大陆。一个错误的印象是,在非洲孕育了当今非洲以外人群的共同祖先以后,人类在非洲的演化故事就了结了,留在非洲的人群只是保持着过去的样子,在过去的5万年时间里没有发生任何变化。

相比较对欧亚大陆过去5万年人类历史的丰富认识,我们对同时期非洲人类历史认识的匮乏显得异乎寻常。欧洲是现有研究关注最多的地方,在那里考古学家们已经详尽记录了一系列文化的转变:从尼安德特人到现代人的前奥瑞纳文化,到奥瑞纳文化,到格拉维特文化,再到中石器时代文化(MesolithicCulture),然后到石器时代的农业文化以及这些农民的后代们所创造的铜石并用时代、青铜时代和铁器时代的文化。当下的古DNA革命,由于它非常不成比例地使用了许多来自欧亚大陆、尤其是欧洲的样本,更是进一步加剧了我们在认识史前史方面非洲与欧亚大陆的差距。

仅有的少数稍微深入点的研究都发现,留在非洲的人群跟迁徙出去的人群一样,也经历了非常复杂的演化。这其实是显而易见的。我们对非洲的人类历史所知不多的主要原因是研究的缺乏。过去几万年的非洲人类历史是我们人类整体历史中不可缺失的一部分。我们常常强调非洲是现代人的起源地,这反而让我们忽视了去研究留在非洲的人群是如何演化成今天这个样子的。现在,我们可以通过现代和古代DNA的研究来改变这种状况。

人类起源 / 非洲人

如涉及版权,请著作权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或支付费用事宜。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