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卫国/文
在美国加州的中央谷——重要的农产品产区,空气有一股怪味,这是在群山和海岸间无风区悬浮的毒雾;远方地平线上,一大片不同寻常的黄灰色雾霾——这是奶牛场的上空。在这里,成群的黑苍蝇伴随奶牛场而生。有些日子,温度和气压以某种条件结合时,作物上方飘着一层化学药云——垂涎这些水果的昆虫、蜜蜂、鸟儿、蝴蝶,消失无影。
作为世界农村动物协会的CEO,菲利普·林伯里担负了调查记者的角色,用了两年多时间,与其伙伴探访了美国加州、中国、阿根廷等国家。类似的描述,在林伯里走过的集约农业区,大同小异。
《失控的农业》以令人触目惊心的“集约农业”的场景,展开了对有关当下最流行的农业生产模式的批判。
集约农业及其伴随物
《失控的农业》描述了很多集约农业的恶劣场景。而这样的场景的形成是必然的。
食品的消费模式,是这种场景形成的重要推力。大规模、标准化、流水线……集约农业与连锁快餐店、超市,形成了完美的配合。不过,在消费者大快朵颐的时候,集约农业的弊端经常被忽视。
本质上,集约农业是对于生态链的剪切。比如,除了我们需要的小麦或牛奶,在这些区域出现的任何其他物种都是某种负担,这里不需要生物的多样性。如果需要小麦,就将一片地里的所有植物都消灭掉,再将小麦的种子撒播在这里;如果需要大量的牛奶,那就尽可能多的在这个地方放牧更多的奶牛。
对于生态链的剪切,在自然的力量下,很多事件是一定会发生的。这个系统的一个根本动力是:无论何种生物,一个充满了食物的区域,吸引力是致命的。如果不加干预,在成片的小麦地里,对以其为食的虫子而言,这里就是天堂;杂草的种子即使被完全清除,风也会将它再送到这里,阳光和肥料,是其生长的胜地。
当杂草干扰其生长时,人们用各种办法除掉他。最为省心的方法,就是用转基因构造某种抗药性,然后用除草剂将其他的植物消灭。当出现虫害时,采用同样的方法。这就是农药大规模消费的必然逻辑。在养牛场这个系统里,问题以同样的逻辑涌现。
很容易理解,大规模集中养殖/种植之后,形成了其食物链上游的致命诱惑,为了更大的产能,人类会驱逐这些竞争者,转基因技术、农药、药物等就不可避免的大量使用。而这些手段的大量使用,伴生了超级细菌、新型流感病毒等诸多甚至会威胁人类生存的问题。
集约农业另外一个重要伴随物,是转基因技术、克隆技术等能够使得“生态链的剪切”更富效率的科技革新。
类似肥料、农药和药物等化学品的大量使用,是基于石油化学工业体系。一公顷谷物一年要消耗的肥料和农药,平均要用掉两桶石油。
而灌溉作物、喂养动物,都会消耗大量的水。林伯里引述联合国的警告:农业已经成为全球水资源耗竭的主要肇因。
在这里,可以观察到集约农业体系是从单一的规模化种植,一层一层涌现出来的“体系”,以上列举的各种现象的出现,都是不可避免的。最终,围绕集约农业的人的角色都被异化了。
农耕是劳动密集型的,但集约化的农业是资本和能源密集型的。在印度的很多自杀事件中,集约农业的推广是重要原因,采用新的农业技术:肥料、除草剂或转基因种子,让很多农民破产。
厂商也是异化的,他们声称,只有转基因作物才能喂饱人类。实际上,保留种子这样的行为,在转基因作物专利法律下,成了一种偷盗行为,厂商进而研发出只能收获一次的种子。类似的技术,赋予了公司更强大的权力,并驱动他们在更多的地方普及集约农业。
厂商们推送多样化的田园景色的广告,但当下正在持续上演的故事是,集约农业对野生动物、生物多样性和农民的伤害在持续。
新的可能性
集约农业并非没有好处,但当其伴随物已经成为威胁人类生存的问题,并为越来越多人所认知时,革新的时机到了。《失控的农业》提供了很多可能让我们摆脱这种方式路径的描述。
生产方式的调整,是一个路径:比如采用轮牧制度的农场。“大自然憎恨单一栽培”,林伯里介绍了哈里斯的轮牧农场。“不同的动物轮流在牧场上移动:先是大型动物,然后是小一点的动物,最后是家禽;他们轮流在草地上大快朵颐,然后各自留下排泄物来回馈土地”。“因为牛、羊和鸡各有不同的寄生虫和病原体,一块土地上只要轮流放养不同种类的动物,这些寄生虫和病原体就很难壮大起来”。
利益相关者是作者努力说服的对象,并对消费者抱有极大的期待,他希望“政府、消费者及企业组织的全力配合”:他希望消费者去“购买产品来自真正在土地上生长的动物”,“避免浪费食物”以及“停止过度吃肉”;他希望政府能够“立法、补助奖励、购买原则、进行研究及咨询建议”。
消费层面的“少吃肉”,是一个重要的建议。这基于更加健康的生活方式:“有节制的肉食者”有益于环境保护和人类健康。
林伯里观察到了科技的力量,但并没有予以足够的重视。这本书仅用半个章节,4页纸,讲述科学“在未来菜单上扮演重要角色”。作者说“试管肉真要大规模生产,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现实中,这股力量会不会是解决问题的终极力量?我相信是如此。这条路有多长?可能并不遥远。
利益相关者行为的改变是艰难的,消费行为的底层,是技术对于社会的决定性影响。就像移动互联网技术颠覆了从制造到零售的整个链条,摧毁了工业时代的流通模式一样,新的技术进步将使集约化的既得利益者,在新的科技浪潮中被颠覆。
如比尔·盖茨所言,过去百年来肉品的生产方法“并未改变多少”。而改变的可能即将到来。2013年8月,资助了人造肉项目的谷歌创办人谢尔盖·布林,在试吃了实验室的人造肉之后宣称,“证实了这个概念的真实性”,并对未来“突飞猛进,有乐观的期待”。
现在,人造肉第一股公司BeyondMeat已经登陆纳斯达克,市值已经高达120亿美元。自今年IPO以来,股价累计上涨了7倍。
BeyondMeat并不一定代表了终极的解决方案,但其产生的影响已然发生。市场表现代表了投资人用钱投票的见解。瑞银集团(UBS)的观点是,未来10年,“能够复制肉类、鱼类、蛋类和乳制品、而且碳足迹更低、不需要屠宰动物”的食品,很可能成为商业上可行的选择。
利用酵母菌制造人造肉的技术路线,也在突进。这有可能是更有颠覆性的创新,一种技术路线是以工业合成的氨基酸为原料。显然,当这种来源的蛋白质能够大规模量产的时候,新的时代就到来了。
农业的远见
即使林伯里低估了技术革新的可能性,但他的观察不无价值。《失控的农业》给我们最重要的启发是:“我们食用的每一种食品背后,都有故事。”
这里面有人的悲剧,有惨剧。就像集约养殖,伴生的高致病性禽流感、猪流感、抗药性细菌所带来的病痛和死亡。操盘集约农业的老板,再心底善良,也无法抵抗这种情景的出现。
本书告诉我们,每一种不同的方法背后,都是一整套体系。当我们选择了某种体系的时候,既获得了这种体系的好处,也必须忍受这种体系所带来的各种问题。
这样的视角,有助于我们厘清对很多重要事情的看法。在农业的田园时代,农庄里有各种动物,鸡犬相闻,黄鼠狼和狐狸不时会过来捣乱。这是广告里的农业。
工业化的农业,用截取食物链中间的一个环节来满足人的口腹之欲。集约农业摧毁了田园生活,形成工业时代的各种典型形态。
当“不需要屠宰动物”、也不需要大规模单一种植为前提的食品,在商业可行的时候,我们可以看到整个集约农业的崩溃。而根植于其上的体系也注定要崩溃:饲料产业会崩溃,我们再也不需要抗生素了、更遑论农药,新的蛋白质来源足够充裕,关于耕地保护的各种政策,变得没有必要……
当然,我们依然要充分估计这种未来所带来的各种问题。这种营养来源,对于人类究竟会产生何种影响,还未可知。但这看上去是一个更光明的未来,所有集约农业的弊端都将迎刃而解。
当集约农业边缘化之后,就是这些资产的沉没之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