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选
  • 会员

为什么放着“他”和“她”不用,却要写成“TA”?

2019年9月11日  来源:果壳网 作者: 提供人:huilu50......

除了“她”、“他”,我们偶尔还会写“TA”,尤其是在需要泛指的时候。“TA”使用起来很方便,但不是规范的用法。那在正式场合,有什么中性的第三人称代词方便使用呢?这问题估计让不少人感到为难。

有些地方的人就没有这个困扰,例如芬兰有一个中性的第三人称代词“h?n”。瑞典也有一个类似的词——hen,不管生理上是什么性别,是否做过变性手术,也不管心理上自认为是什么性别……只要对方是个人,就可以使用“hen”。

为什么放着“他”和“她”不用,却要写成“TA”?

在瑞典,han表示男性,hon表示女性,hen不指明任何性别 | Wikipedia

据说早在1960年代“hen”就出现了,但其直到2015年才被纳入瑞典学院字典。而在那之前,“hen”一词也曾引起不少的争议

有的人表示反对,例如瑞典知名作家杨·库卢(Jan Guillou)把“hen”的支持者称作是“试图破坏瑞典语的女权主义者”。还有的人则表示担忧,认为这样一个非男非女的词会让孩子们感到困惑,不利于孩子们探索自己的性别和性取向。[1]

目前来看,当初呼吁推广hen的努力似乎并没有白费。最近,一项研究发现,使用中性的性别代词能够减少人们在无形中对于男性的偏爱,改善对女性的态度,同时,使用者也更能接受LGBT群体

中性的第三人称是有意义的

在研究正式开始前,实验参与者们收到了一张画,画中有个人正在遛狗。画中的人物没有给定的性别,实验参与者需要尽可能准确而详细地描述“画中的这个人在干什么”。

为什么放着“他”和“她”不用,却要写成“TA”?

实验参与者需要描述这幅画 | 参考资料[3]

实验参与者们被随机分成了三组,分别面临着三个不同的要求:使用男性的第三人称代词han,使用表示女性的hon,以及使用不需要指明性别的人称代词hen

之后,实验参与者需要运用想象力,发挥写作的技巧,完成另外一个小故事。故事人物的性别不详,正打算竞选政府职位。如果编故事时给人物起了一个男性名字,就标记为“0”,如果是非男性的,则标记为“1”。

最后,实验参与者还得回答一些问题,评价一下非男性群体,并讨论“他们”(非男性群体)在社会与政治中所扮演的角色。

研究的重点在于对比男性人称代词与中性人称代词的使用效果。实验结果显示,在描述画中人物时使用中性第三人称代词“hen”的人,更有可能在之后的政府竞选故事中给人物取非男性的名字。而使用女性代词也有类似的效果。

为什么放着“他”和“她”不用,却要写成“TA”?

讨论hen的杂志,使用hen的童书 | Nina Porzucki

研究人员认为,相比男性代词,中性代词能够减少说话者心理上对男性的偏好,并且加强其对女性与其他非正统性别群体(heterodox gender groups)的认识。

重要的是,实验结果表明造成这一效果的原因在于语言,而不是文化。过去人们常常把文化和语言的影响混为一谈,但这次实验进一步证明了语言确实会影响认知。另外,该研究也从理论上证实,中性语言的使用,能够影响人们对性别平等、LGBT群体的看法和态度。

语言中的性别问题无处不在

中文里,暗示性别的词其实也常常出现,不知不觉地影响着我们的认知。在描述上述的实验设置时,我最初想写故事中的“主人公”,但由于实验中的人物是不限性别的,这就让“主人公”中的“公”字似乎显得不那么恰当。

接着,在描述研究中的“非男性群体”时,这个明确排除了男性、既包含了女性又包含了其他非正统性别人士的群体,一般也是称作“他们”。

英语也有类似的问题。英语单词“they”是复数的第三人称代词,一般翻译成“他们”、“她们”或是“它们”,但有的时候,“they”也被用作单数的、不表明性别的人称代词。虽然“they”的这一用法可追溯到1375年,但一直都有人认为这样的用法是错的。

19世纪中期,美国作家就曾试图新造一些词,用来指代不说明性别的第三方,然而,100多种尝试最后都失败了。现在人们仍然在想办法,例如结合he和she,写成(s)he或s/he。

而有些地方则不只是讨论中性的第三人称代词这么简单,因为有些语言有语法上的词性,例如德语、法语、西班牙语,名词通常还区分阴性、阳性或中性而同样一个东西,在不同的语言中可能有不同的词性。比如说,太阳在德语里是阴性的,在西班牙语里是阳性的;而月亮在德语里是阳性的,在西班牙语里是阴性的。

为什么放着“他”和“她”不用,却要写成“TA”?

同样的东西,在不同的语言中可能有不同的词性 | TED

这就会有不同的影响,如在描述一座桥的时候,说德语的人倾向于形容桥“美丽”或“优雅”,而说西班牙语的人则更倾向于说桥是“强壮的”、“长的”。大概是因为桥在德语中是阴性的,而在西班牙语中是阳性的。

中性的人称代词、“语法性别”都可能影响我们的思维方式,因而,平时注意使用更具性别包容性的语言非常有必要。

使用更加包容的语言

性别包容性语言(gender-inclusive language)的使用意味着,口语和写作都不得歧视某一种性别,也不得带着性别偏见。联合国为此还制作了《性别包容性语言指南》,旨在帮助各国以一种包容任何性别的方式交流。

6种工作语言(汉语、英语、法语、俄语、阿拉伯语与西班牙语)分别对应了6个版本的指南。其中就使用中文时如何实现性别包容,指南提出了多个建议,例如“如不需要,不要强调被指称对象的性别”,具体包括:

1. 使用性别中性代词

避免使用区分性别的所有格(如“他的”、“她的”、“他们的”、“她们的”)。使用“其”、“此”、“该”等性别中性代词

2. 重复相关名词

如需指代前文提及人员时,可重复此人的姓名、职称或所属组织等相关名词,而非使用人称代词“他”、“她”、“他们”或“她们”。

其他实现性别包容的建议还包括“使用非歧视性语言”,如果不知道是否为歧视性语言?可以试试转换性别——将句中的女性改为男性,或男性改为女性,然后看看表述是否变得奇怪。例如,把“女强人”换成“男强人”,“男强人”是不是就听着很别扭?[2]

用词恰当,促进平等

有些反对意见觉得,在用词上小题大做,真的有必要吗?这种行为是不是对语言政治正确的苛求?

然而,语言不止是我们用来交流的工具,也是我们塑造自身思想的工具

罗马帝国的查理曼大帝曾说:“学会了第二种语言,就拥有了第二个灵魂(To have a second language is to have a second soul)”。而对于同一种语言,仅仅是一个词的变化,长期存在的性别问题或许就能得到一些改善。

如果大家都希望改善社会对女性的态度,提高对LGBT群体的包容,那么,“我们选来表达的语言可以让我们离那个理想的社会更近一点,”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政治学系教授艾弗伦·佩雷斯(Efrén Pérez)说道。

芬兰是个非常重视平等的国家,而芬兰语的第三人称“h?n”则被一些人认为是芬兰性别平等的最佳代表。不分性别、社会地位的“h?n”,代表了一个人人平等的身份。瑞典的“hen”现也被积极看待,并得到了媒体和大众的广泛使用。

为什么放着“他”和“她”不用,却要写成“TA”?

在芬兰,每一个人都是h?n | finland.fi/han/

我们使用的语言很重要,尤其是在描述或提及某个人的身份时,”英国LGBT组织Stonewall的劳拉·拉塞尔(Laura Russell)说道。一个中性的、不特指任何性别的第三人称代词,不仅能够避免反复书写“他/她”,还可能打破刻板的二元性别认同,形成更加包容的性别观念。

语言的使用反映了当下的环境和思想,而改变当下的一些语言习惯,或许有助于创造更平等、更包容的未来。

参考资料:

[1]https://slate.com/human-interest/2012/04/hen-swedens-new-gender-neutral-pronoun-causes-controversy.html

[2]https://www.un.org/zh/gender-inclusive-language/guidelines.shtml

[3]Tavits M, Pérez E O. Language influences mass opinion toward gender and LGBT equality[J].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2019, 116(34): 16781-16786.

[4]He, she, or ... ? Gender-neutral pronouns reduce biases – study. https://www.theguardian.com/science/2019/aug/05/he-she-or-gender-neutral-pronouns-reduce-biases-study

作者:Cloud

编辑:游识猷

本文来自果壳,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如有需要请联系sns@guokr.com

第三人称 / 人称代词 / 中性代词

如涉及版权,请著作权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或支付费用事宜。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