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选
  • 会员

陪审团最怜悯的人

2019年6月12日  来源:乌合之众 作者:古斯塔夫·勒庞 提供人:qiaoshi48......

(4)陪审团最怜悯的人

关于陪审团究竟会对怎样的罪犯产生怜悯之情,历史上著名的弗朗索瓦·布瑞威利斯夫人的故事,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个这方面的好例子。

这个女人的出身与婚姻都与法国的贵族有关。她先是嫁给了布瑞威利斯伯爵,两人共同生活了多年,但生活却并不幸福。这位侯爵是个荒淫无耻的人,正是他将同样荒淫的拉·齐斯介绍给了自己的妻子,在精神上和行为上都陷入了罪恶的深渊。

几年之后,拉·齐斯另结新欢,于是便将布瑞威利斯夫人抛弃了。这使得布瑞威利斯夫人非常愤怒,产生了杀人的念头。于是她秘密地学会了配置毒药,为了测试毒药的效力,她常常用狗、兔子、鸽子做试验。为了进一步了解药力在人身上的反应,她经常访问医院,假装成慈善的面目,带给那些可怜的病人一些肉汤,汤里面混杂着毒药。由于她配置的毒药不会立即致人死命,所以她可以放心地把它们用于某一个病人身上,不必担心背上谋杀的罪名。在和家人共同进餐时,她又在客人们身上继续这一阴险的试验,在客人们的菜肴里下毒。为了更加准确地了解毒药的效果,她甚至还拿自己作了一次试验。

于是,在试验成功之后,布瑞威利斯夫人开始对自己的情人下手。她在拉·齐斯的巧克力里下了第一剂毒药,效果很是显著,这位荒淫的情人很快便病倒了,而夫人则在床前殷勤侍候,看上去无比关切和焦虑。第二天,她端来了一碗肉汤,汤里又含有剧毒,通过这种方式,拉·齐斯体力逐渐耗尽,十天之内就送了性命。

在这之后,为了报复丈夫为她介绍了这样一个错误的情人,以及出于贪图遗产的心理,布瑞威利斯夫人又将毒药下在了她丈夫的饭食里,不到六个星期,布瑞威利斯侯爵也被送上了西天。

像这样一个罪恶滔天的女人,却得到了大多数人的怜悯。许多人帮她寻找住所,隐瞒身份,她最终在一座修道院内被发现,负责抓捕的总督多次与修道院院长交涉,要求把她交出来,但是却毫无结果。那个修道院长得到了地区大主教的支持,坚决拒绝交人。

总督的忍耐已经到了极限,在他看来,一个如此凶狠残暴的罪犯,是不该受到教会保护的。于是他打破了教会的特权,派上一队士兵破墙进入修道院,抓走了布瑞威利斯夫人。

然而,在随后的审讯中,陪审团却并不认同总督的看法。在他们看来,布瑞威利斯夫人之所以会成为投毒犯,全是因为她荒淫的丈夫,而那个情人拉·齐斯先生也是罪有应得。政府为了平息总督冲进修道院而引起的教徒的怒气,也为了将这个罪犯绳之以法,不得不对外散布消息说,布瑞威利斯夫人已经在全城的水井和泉水里下了毒,这样,这个女人才被获准绞死。

和任何群体一样,陪审团在许多时候也深受名望的影响。

尽管从外表上来看,陪审团的成员囊括了形形色色的社会成员,甚至有来自社会底层的小人物,这种构成看上去虽然十分民主,但是却无法掩盖陪审团在好恶态度上的贵族化。

比方说,一个有贵族头衔的罪犯,总是能得到陪审团的宽宥。

在十八世纪之初的法国,道贺纳伯爵是道贺纳亲王的弟弟,此人放肆而狂妄,是个有名的浪荡子弟。

有一次,他和两个狐朋狗友计划抢劫一个非常富有的股票经纪人,他们得到消息说,这个人总是随身携带着大量的现金和股票。于是道贺纳伯爵与他的两个朋友商定,由伯爵出面来会晤此人,假装求购印度群岛公司的股票,并约定在一家酒吧见面。

见面之后,谈了没几分钟,道贺纳伯爵等恶棍就突然跳了起来,扑向那个经纪人,把皮包里价值10万克朗的股票席卷一空,并用短剑猛刺对方的胸口,直到把对方活活刺死。由于这起案件是在光天化日之下发生的,这使得整个巴黎都笼罩在一种恐怖的气氛下。

像这样穷凶极恶的杀人罪犯,只要事实明确,在当时是要被判处车裂之刑的。然而在第二天开庭的时候,考虑到车裂有辱伯爵的贵族身份,会使罪犯的亲属蒙羞,因此陪审团决定只对道贺纳伯爵处以砍头的刑罚,就连摄政王也同意这个看法。直到在一位愤怒的权势人物的坚持下,法庭才不得不依据法律做出公正的处罚。

除了头衔之外,出身、家财万贯、名望或是某位著名律师的出面帮助,也能够起到非同凡响的效果。总之,一切不同寻常或是可以给被告增光的事情,都会让他的处境变得更为有利。

陪审团

如涉及版权,请著作权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或支付费用事宜。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