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古论今话管理之五十四
近几年来,影视上频繁出现关于锦衣卫和东西厂的题材,明朝厂卫的知名度有所提升,但大都是属于戏说的,并且还常有离谱的夸张和肆意的渲染,这让观众对于明朝的厂卫印象非常混乱,不知道真实状况到底是如何的,所以,关于锦衣卫和东西厂,很有必要进行真实地阐述,并客观进行评论,让大家对明朝厂卫有比较真实的了解。
首先,明朝的锦衣卫和东西厂是制约内阁,监控百官的重要组成机构,是强化皇权专制的很有效的统治工具。
明朝初期,朱元璋吸取历史上的经验教训,想方设法、竭尽全力地设置巩固皇权专制的中央集权体制,其重要措施主要体现为三个方面:其一,废除丞相职务。洪武十三年(1380年),丞相胡惟庸谋反伏诛,朱元璋便废去了丞相职务,命子孙不得复立,秦、汉以来实行一千六百多年的丞相制度自此被废除。明朝中央没有设丞相,六部直接向皇帝负责,如此一来,中央政府中,相权与皇权便合而为一,明朝皇帝大权独揽,这在世界历史上,或许只有法国的路易十四可以与之相比拟。其二,立军卫法。在全国建立卫所,控扼要害;中央设大都督府,后来又改为五军都督府,成为最高军事机关,掌管全国卫所军籍;可是,调兵权却不在大都督府,而是由兵部来掌管,遇有战事,兵部便奉皇帝旨意调动军队,任命领兵官员,发给印信,率领从卫所调发的军队出征,而战争结束后,领兵官便缴印于朝,官军各回卫所。如此的军权设置,使统军权(都督府)与调军权(兵部)分离开来,而且,将不专军,军不私将,尽可能保证皇帝对全国军队的牢固控制。其三,设置内阁。丞相被废,但国事繁多,皇帝无法处理,洪武十五年(1382年)九月,原辅佐朱元璋草拟文稿的“四辅官”被罢免,朱元璋仿照宋之殿阁制设立了内阁,皇帝开始有了正式的辅佐机构,皇帝不再被杂务缠身,身边又了秘书、顾问机构。
其实,明朝的内阁是建文四年(1402年)至崇祯十七年(1644年)的咨政机构,起初,内阁大学士只具有顾问身份,而很少有参决的机会,决策权仍掌握在皇帝手里,但是,永乐中期以后,内阁职权渐重,兼管六部尚书,成为皇帝的最高幕僚和决策机构,到了明宣宗朱瞻基时期,权力进一步上升,形成了比较完善的政务决策程序。其主要流程是,全国呈上来的奏章,经由通政使司汇总,再由司礼监呈报皇帝览阅,之后,便下转至内阁,由内阁负责草拟处理意见,再由司礼监把意见呈报皇上批准,最后由六科校对下发。此时,阁僚的地位日益受尊崇,内阁的权力不断增大,到明世宗中叶,夏言、严嵩等人执掌内阁,其权力之大可压六部,此后,内阁首辅成为事实上的宰相,“虽无宰相之名,但有宰相之实”。内阁权力的提升在某种程度上对皇帝产生了制约,同时,文官集团的崛起和成熟,也逐渐成为左右朝廷政策的强大力量,弘治之后,皇帝文官集团的意见会约束皇帝,皇帝没有像以前那么自由了,而且,以都察院御史和六科给事中组成的言官队伍,也变得很厉害,这些官员品位虽卑,但政治地位却很高,他们积极参与各种政事,对上规谏皇帝,左右言路;对下弹劾、纠察百司、百官,并巡视、按察地方吏治等,这也成了牵制皇权的一种力量。在此状态下,皇帝感到权力受到了抑制,于是,皇帝强化了情报机构的权力,用以对付内阁和言官队伍,而明朝的厂卫便是在这种状态下得到发展和壮大的。
皇权专制历来都是靠朝中力量的互相制衡来实现的,因为只有朝廷的各种力量互相牵制,才能防止朝中大权旁落的,在皇帝看来,内廷权力的扩大有利于制约内阁和言官,如此一来,在明代的政治管理中枢中,权力就分开了,内阁有票拟权,而司礼监却有批朱权,这是一种权力分离的内外互相牵制的双轨制。而在具体的朝局中,内阁与司礼监,首辅与宦官到底哪一方占据了权力的主导地位,这要看双方地位的特殊性和双方的本事大小,而其中,皇帝支持哪一方起来很关键的重要。朝廷中,皇帝,内阁首辅,司礼监掌印太监,这三方经常处于激烈的角逐中,他们竞争不断,但其间也有过维持相济,有结合也有分化,三方力量对权力的争夺是无休止的。当皇帝宠信司礼时,掌印太监便夺取了内阁的权力,专权朝政,不可一世,如刘瑾、魏忠贤时期,内阁力量变弱;而当权相受到了皇帝的支持,内阁首辅便胜过了丞相,独揽朝纲,权倾朝野,如严嵩、张居正时期,宦官相对没有那么强势。当然,内阁大学士的票拟最终要通过皇帝的朱批,而司礼监秉笔太监掌章奏文书,总的来说,内阁是越来越受制于司礼监,内阁为司礼监所扼制,所以,即便是如严嵩、张居正那样地位显赫的权臣,也还得讨好司礼监,张居正也只有与冯保联手,才能成就大事。这是明朝厂卫之做大做强的显著表现。明朝的厂卫是抑制内阁,打击言官,控制百官的极为重要的专制工具,是巩固皇权专制的有效工具,所以,明朝的特务机构特别发达,成了明朝政治体制的一大特色。
锦衣卫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