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
脊柱成年人的脊柱由33个椎骨节段组成,其功能以及相关有:保护、稳定、支撑、运动、造血等等,为我们身体的重中之重
核心中的核心,王牌中的王牌
你可以了解到更多关于脊柱的相关讯息,还不快去翻翻老本
既然它这么重要,那我们今天继续来说脊柱的稳定性以及相关运动,如果你有脊柱问题、颈部、背部不适,那么与其看一些花里胡哨的动作,不如去真正了解不适的真正原因
记住
疼痛从来都是不是一件坏事情,疼痛是好事,导致疼痛的原因才是坏事,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找到真正的原因
脊柱中立位
对于中立位的定义,Harrison M Fryette(1876-1960)早就已经提出
Harrison M Fryette(1876-1960)是整骨疗法的开辟者,生平研究了许多年的脊柱运动。并且在1918年向美国骨科协会送出了一份可称为开创性的关于脊柱运动原理的文章
中立位即:关节处于空载无负荷的任意位置
当处于中立位的位置,我们的身体是最为自然与舒服的姿态
如果失去中立位
头部的重量约占全身重量的7%,这意味着如果一个人的体重为80kg,头部重量为5~6kg,如果头部和肩膀向前(背离中立位)颈部的伸肌被显著激活,导致血流不畅
有学者指出,头部每向前2.5cm那么头部的重量对脊柱造成的负荷可增加4.5kg
如果头部的重量为4.5kg,头部前伸姿势增加2.5cm,将潜在的产生9kg负荷;前伸7.5cm,负荷将增加到令人难以置信的18kg(1),注意这只是无负重的情况下失去中立位
脊柱力学定律
今天我们来了解脊柱这玩意究竟是怎么运转,对我们如此重要的它如何运动,这可不是一两个人一拍脑门,或者训练几年就可以想出来的
也不是任何人可以用所谓的经验总结出来的,它需要大量的案例积累与知识沉淀,对于骨骼解剖,骨关节功能解剖,以及从业的人员的大量案例与治疗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牛顿曾经说过:如果说我看得比别人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拒绝健身毒鸡汤,不开经验主义车——我是孟生,我们开始吧
Fryette定律
Harrison M Fryette老爷子的成果因其长远性和洞察力而广为推崇,并被尊为是整骨疗法的鼻祖
直至今日许多机构都会研究Fryette定律,Lovett徒手肌力评定,耦合运动,整骨师,整骨疗法,运动生理,脊椎动力学,脊椎的运动等
定律从何而来?(1)
脊柱的生理运动一定程度上可参考Fryette定律准确的预测出来,鉴于这个法则是差不多100年前才形成雏形,可以说 Fryette老爷子奠定了脊柱力学整骨疗法的基础,其本人也是整骨疗法的开创者
一名叫做 Robert Lovett的医生据说是第一位确定脊柱耦合运动的,他定义了不同的脊柱运动力学定律
在20世纪初期,整骨医生Fryette研究Lovett在1903年进行的许多工作,比方说:尸体研究和通过胶纸在活体椎骨的棘突上,观察运动得出相关结论,只能说老前辈条件艰苦啊
1918年向美国骨科协会送出了一份可称为开创性的关于脊柱运动原理的文章,牛逼吧
不过没人理他,Fryette的论文并不被接受和认同
一晃二十年,在20世纪40年代,Fryette老爷子被Edward Hall 邀请到英国展示他的工作成果,他谈到了“整体整骨医学功能障碍”并对Hall产生巨大影响,他的脊柱运动力学观点至此才被定义为Fryette脊柱力学定律
直至今日(2)
故事传奇吧,抛开故事不谈,其本人的理论真的非常牛逼的
从Fryette老爷子使用贴纸观察到现在使用计算机断层摄影(CT)、磁共振成象(MRI)、动态摄影放射学技术研究脊柱力学,这一百年的科学进步让人感到惊讶,这些技术也让我们发现:脊椎各部分关节的旋转以及各区域部分之间互相调动的精确性是多么的复杂以及难以预测,由于个体差异,准确的预测所有脊椎运动行为的模型是不存在的
但是这个定律仍然是值得我们学习的(3)
虽然有些人认为这个定律已经过时,但是作为初学者仍然是值得学习与研究的,并且这个定律仍然被全世界各地的整骨、康复、物理治疗师所了解与应用,让我们为Fryette老爷子鼓掌吧
快速了解——Fryette脊柱力学三定律
前两个法则由Fryette医生在1918年建立
而第三个法则由C.R. Nelson, D.O于1948年建立
中立位
首先我们要在确定一下,中立位到底是什么?
中立位
脊椎小关节处于空载无负荷的任意位置,位于屈曲开始于伸展开始,小关节既不处于伸展位也不处于屈曲位置,而是单纯地空载处于屈伸之间的休息位
快速了解 Fryette脊柱力学三定律——法则一
正确的机制——中立位力学机制:脊柱在位于中立位时,其向一次弯曲会伴随着向另一侧旋转
快速了解 Fryette脊柱力学三定律——法则二
错误的机制——非中立位力学机制:当脊柱不处于中立位时,其向一侧弯曲会伴随同侧旋转
这说明当脊柱处理中立位的时候,脊柱发生了旋转移位
快速了解 Fryette脊柱力学三定律——法则三
Nelson的观点:当运动在一个平面发生时,其他两个平面的运动会改变
即一个运动平面的功能障碍会使其他的所有平面的运动减少,活动度下降了
你的活动度
这对我们意味着什么
简单说:
第一、当单一椎体发生功能障碍的时候,即一侧弯曲伴随同侧旋转,在中立位的时候椎骨处于旋转位置
这有可能引发群组中立位功能障碍,即至少涉及三个椎骨的群组在中立位的时候,椎骨处于旋转位置,这会影响我们整体的活动度,并造成肌肉群紧张
第二、椎体与向椎体侧屈相反方向旋转,这样椎体与骨盆能够把应力平衡分散,有效地减少运动中的损伤,当发生中立位功能障碍的时候,我们的椎间盘、其中的软骨、韧带将受到巨大应力
第三、关节的异常错位引起我们肌肉的肌力不平衡出现,进而产生肌痛点,按照医学统计,人体骨骼肌占体重的40-50%人体85%疼痛的根源来自与骨骼肌
对于运动员来讲,大多数的慢性疼痛与肌筯膜有关。这并不奇怪,因为运动员要比普通人使用肌肉和肌腱的强度更要频繁,肌痛点常被误诊为:肌腱炎、滑囊炎、关节炎,吃些消炎药,盖住了表象,殊不知情况一再恶化
肌痛点是很小的,属于局部的肌肉痉挛或者挛缩,我们可以把它理解为一个黑洞,它的出现会影响我们周边所有的肌肉群,进而影响全身,当触发点存在的时候,无论你如何拉伸、运动都无法缓解它的不适感
肌痛点的出现可能会存在几年甚至几十年,如果你存在着慢性疼痛,以及过劳损伤,那么你肯定存在着肌痛点,而运用正确的手法进行治疗,
经过治疗,你会得到全新的改变
当肌痛点的出现而你置之不理的时候,你的肌肉慢慢会呈现条索状,进而会演变成肌筋膜炎症,局部乃至整体功能退化,当到了这个时候很多人如果找不到正确的治疗,那么已经无力回天了,而这个阶段就会出现肩周炎、冻结肩,下背慢痛、椎间盘突出等等
肌痛点可以不仅仅引起疼痛,也可以引起:麻木、局部怕冷、少汗或多汗、胸闷、失眠、不尽等症状,不少临床上的疑难杂症因于肌痛点
运动疗法不是万能,大多数的问题需要专科医生诊断治疗,但是术业有专攻,在某些方面运动疗法确实可以解决一些“疑难杂症”
肌痛点产生是由于我们不良姿势、运动、动作等等等造成的,失去脊柱中立位的运动会造成我们的小关节错位,进而引起整个关节的错位,长久以往会放生脊柱侧弯、背部慢疼、椎间盘突出等等背部疾病
快速解决可以先解决肌痛点,但是长期痊愈还是需要恢复关节中立位
并且在接下来的生活、训练之中始终保持在正确的关节角度
如果你已经有相关的情况
如果你已经有相关的情况,我推荐你停止训练,去专业的医疗机构进行诊断,继续训练你得到的
1、进步缓慢 与平台期2、关节疼痛增加 3、关节异响声4、关节炎,相关疾病会慢慢的找到你
总而言之:继续训练你将失去健康
不同人群的安排
竞技项目
如果你真的是一名竞技项目运动员,你的队医和康复师会对你做出合理的安排,随着知识的更新,成绩的不断提高与刷新更多的是由于科学的进步与应用
如果你是一个狂热爱好者,并且自诩为一名运动员征战赛场,请爱惜自己的身体,并且真的把自己当做一名运动看待,合理安排你的饮食、训练,并且与物理治疗师交谈你的放松计划
如果你是一名普通爱好者,你需要的是自我不断的学习相关知识,如果你懒得去学,那么找个靠谱的教练带着你练,好的教练受益是终身的
如果你不运动,那么今天的知识同样适用于的,你是否有我说的以上糟糕的情况发生?你可以翻看我以前的文章,里面有调整站姿、坐姿、甚至呼吸姿势的(瘦脸那一篇)我相信他们同样能帮助到你
声明:本人系 Keep 签约作者,本文首发于 Keep
摘录(1)(2)(3)Funcitional Anatomy of the Pelvis and the Sacroiliac Joint A Practical Guide
骨盆和骶髂关节功能解剖手法操作只能 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Funcitional Anatomy of the Pelvis and the Sacroiliac Joint A Practical Guide
骨盆和骶髂关节功能解剖手法操作只能 北京科学技术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