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选
  • 会员

第二节:每个账号背后有力量

2018年11月27日  来源:社交红利 作者:徐志斌 提供人:Xiaotutuallin0_85......

单个账号及账号背后真实用户(或企业、团体)如何在社交网络中互相收听、关注,如何结成自己的关系网络和圈子,这些细微动作的观察与了解,便于企业尤其是创业团队发现自己在社交网络的切入点,同时也能节省无谓的时间与成本,如对社交网络账号登录体系及关系链的充分运用。

在移动互联网上,啪啪成长非常迅速。创立之初,创始人许朝军就摒弃了注册自有账号的做法,选择采用现有社交网络账号登录。产品推出3个月后,啪啪就已经跻身于最受欢迎的移动应用之一。

用户登录啪啪,不仅仅是使用一个简单的用户ID账号,他带入的是自己的整个社交关系链和朋友圈。在过去,如何快速获得用户,并鼓励用户之间互相关注、收听结网一直是个高难度动作。在这个阶段倒下了一大批SNS,即使是腾讯,也觉得这方面难度极大。但利用已有的社交网络账号,许多新兴应用回避了这个问题,在已有的关系链上迅速发展。在这个名单中,我们还看到了唱吧、抬杠等迅速崛起的无线应用。

已有好友及关系链,对于用户之间的再度互相关注收听有着实际而重大的意义,这些关系包括如现在已经沉淀并维护多年的QQ好友、MSN好友、邮件通信录、手机通信录等。

实际上,微信自身用户数的快速发展,也是充分利用现有关系链的最佳典范。观察过去的发展,“附近的人”与“摇一摇”这样两个有很强娱乐属性的新功能推出,为微信发展起到了里程碑式的作用。

2011年8月开始,这样的信息被许多用户发布在微博上,引发了很多新的吐槽。有些信息如今已经很难再查询出谁是原创者,如:“最近刚下载的微信,有个搜索附近的人的功能,挺好玩的,没事就乱搜。今天回老家了,农村的,到河边去钓鱼,然后拿起手机搜索了一下。‘附近有4个人,在100米以内’。我就四处看,只有我9岁的弟弟在我旁边玩。河对面是个墓地,哥迷茫了,彻底。”新功能在用户群中关注度的迅速上升及各种带有极强“槽点”的讨论,吸引了大批新用户下载使用新版微信。在QQ关系链、通信录的作用下,用户又迅速和已有的好友完成添加结网动作,现实中或过去已有的朋友在微信上再度结网。自娱情结在结网这一环节同样产生了巨大的作用。

好友之间的再度添加与结网又拉入了更多维度的好友,利用现有的社交网络、关系链网站的账号绑定和登录等功能,会减少新产品获得新用户的时间。今天的微信,有很大一个比重的关系链并非来自QQ好友本身,熟人结网要容易很多,这有赖于过去关系链的迁移。如过去QQ上好友进入腾讯微博,很大程度上这个关系也会在微博上相互收听(微信也是如此)。新浪微博在上线之初很好地利用了MSN关系链,迅速圈走了大批MSN的忠实用户,唱吧、抬杠等新兴应用都采取了社交网络的账号登录系统。

社交网络的特性,也为企业与创业团队在这些大型平台中聚拢自己想要的用户群提供了便利。已有的好友转化、现有用户转化总是最容易,当微博及微信自媒体公众账号希望在弱关系、陌生人群中获得大批拥趸时,做法就会艰巨得多。这时,企业官方账号可以优先采取的措施是将现有用户转化。

平台运营部门经常遇到这样的事情:一家网站前来接洽腾讯微博,希望能官方推荐自己的微博账号。微博发展之初,运营部门会习惯将一些优质的名人、内容及企业账号进行推荐,从某一程度上看,来自官方的推荐一定是增加听众的最有效途径。但随着时间的迁移,运营部门很快就发现推荐的听众与账号之间存在很严重的割裂现象,即账号发布的内容、定位与用户的需求存在很大脱节,这继而导致了用户与被推荐账号之间的互动关系并不是很好。在发现这个问题后,运营部门就减少了推荐,转而引导企业和自己真实的用户结网。

面对来访的合作伙伴,运营部门建议了如下几点:

·在网站上公开自己的腾讯微博官方账号,鼓励真实的用户收听;

·在网站每周固定群发的用户订阅内容邮件中,公开账号,鼓励用户收听;

·展开活动,和已经收听自己的真实用户进行互动,鼓励他们扩散这些活动信息,并继而引导收听。

当这些措施被有效实施时,不仅拥有微博账号的真实用户被重新聚拢在了微博之上,也通过他们的互动参与,将信息扩散到了更多好友之中,带来了更多志同道合的新听众。因此,这家网站的微博账号听众数量增长迅速,互动效果远远超过了同行。

微信公众账号试行之初,也意识到了微博官方推荐所带来的弊端,采取了自我滚动发展的方式,即要求希望认证的公众账号必须自我获得一定数量的真实订阅用户,才会予以认证。这一做法导致了在微信公众平台开放早期,大批餐饮企业将自己的微信号放在桌上引导用户通过读取二维码的方式订阅,以及其他公众账号不断在微博上、网站中与用户发生联系的现有渠道中不断公开微信号并引导订阅的现象。一些公开的分享案例中,部分创业团队甚至在线下通过和自己潜在用户一对一沟通过程中,邀请对方在微信上关注收听自己的公众账号。这些做法本质一样,也为后续的高互动数据奠定了基础。

以微信推荐的招商银行微信公众账号为例,招行自己就准备了大量资源:官方网站在广告、持卡人账单邮件等地方附带推广其微信账号。因此,短短两个月后,招行迅速获得了超过100万的微信粉丝。这些用户原本就是招行的顾客,只是在微信上结网,便于招行管理和服务。

在国内市场,QQ空间、人人网、开心网的发展让社交网络经历了第一个高峰,只是尚未进入到全民关注的地步,微博的出现完成了这一进程,而微信进入全民视野的速度更快,前行者总是为后续平台更快进入状态提供便利。当进入微博的账号所收获的先发红利迅速呈现在业界面前时,听众与粉丝的数量成为了众多企业和创业团队追逐的目标。这也是部分企业困惑于效果并不显著的根本原因,花在与自己真实用户群结成网络的时间越长,所能显露的效果越明显。企业面对微信时即已明确了许多。

企业与创业者在面对社交网络时,最先采取的做法是调动自己现有的资源及用户,再度在微博、微信、QQ空间上结网沉淀。这导致成熟企业如果愿意的话,绝大部分能够出现在第一波用好社交网络的名单和行列中,在粉丝/听众数量、活动效果、用户点击回流等多个数据上都能见到类似的结果。某种程度上说,社交网络一开始是企业和人们现有能力与资源在网络中的兑现。第一波红利的获得者会带给大家一个榜样,吸引更多企业与人群进来寻找其中的商业机会,比如微博草根大号、微信公众账号,前者是对用户在微博中内容需求的体现,后者是现实用户的迁移。

企业与创业团队也有另一个庞大的需求,是希望能够缩短这个过程,并获得更大的一个人群的回应与聚拢。没有基础及用户的公众账号、微博内容账号,就必须依赖于内容专业度。要想用户订阅关注,就必须有所贡献,用户订阅与收听一个非自己好友账号的首要动机,很大程度上就是“有用”或未来可能“有用”。不管是看着内容好玩,还是专业的内容筛选,都可纳入这个选项。另一个动机是兴趣与热点。每个用户身上基本上都有多种属性与标签,他们会根据自己的爱好来寻找志同道合者。在这一点上,同城概念、话题、搜索都在发挥作用。

搜狐新闻客户端微信账号运营就体现了这些特点,工作人员王璇在《新媒体如何玩转公众账号》中总结如何吸引用户添加搜狐微信账号时说道:

·内容独家。别的地方没有,要想看到这内容,你就必须关注我们的账号。比如我们在元旦和春节做的明星拜年送祝福,通过一线采访收录到很多明星的拜年祝福,如姚晨、韩庚、Angelababy等,然后把他们的祝福在合适的地方进行推广,吸引他们的粉丝来收听。

·内容够新奇。人都有好奇心,都喜欢了解一些自己不曾了解的故事和知识,我们就做一些未解之谜等内容来做引导推广,效果不错。

·内容有深度、全面。现在大家谁都不缺信息。作为一个资讯媒体类的用户订阅者,绝不是仅仅告诉用户发生了什么,更多要告诉用户为什么会发生这些事情,对他的生活、工作、价值观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一些比较有深度解析的、带有独特视角的文章大家会很喜欢。这时,去做适度的内容引导也会带来一定的微信订阅数。

“内容为王”是典型的编辑语境。在过去传媒中,以优秀的内容与编排来获得用户,这样的做法并不会过时,尤其是在手机上订阅过多、自媒体账号引发信息过载时,精准的内容是吸引用户打开和继续留在用户订阅列表中的最有效方法,而精彩的内容也推动着用户分享,这就进入了一个正循环。

目标用户的聚拢(关系链的建立及强大),形成了信息在其中往复流动的基础管道。账号,包括自媒体账号本身,就成为了大的社交网络中的不同大小的节点,就像实物渔网那样,每个人都是节点。一方面,信息通过他们的互动开始流动开来,到或大或小的人群面前,另一方面,关系链的黏性开始发生作用。在一个成熟的大型社交网络中,用户对账号的记忆与留存都是可观的。在QQ互联一份公开的视频中,详细介绍了利用QQ号登录、注册的网站和应用的相关转化数据。其中美丽说新注册用户提升比例为35%,回流与搜索引擎实现的数据齐平。唱吧新增用户中半数来自QQ互联。企业与创业团队创建新应用时,结合或采用大型社交网络的账号体系时,用户的转化与留存大幅优于自建账号体系。

通过关系链及现有的社交网络账号体系,用户覆盖变得精准(人以群分)。老用户的召回也将变得容易,成本也低。事实上,这也是许多企业拥抱社交网络的另一个关键原因:当前期时间、人力成本投入到这些平台,并建立起自己稳定的用户关系网络后,可以反复影响用户,并与用户沟通,可以不断通过信息发布、活动、账号之间互动或答疑解惑等方式将用户反复邀请回来,又在这些讨论、互动产生的信息流动中再度获得更多新用户。这些资源可循环再生,不同于其他渠道与平台的一次性流量分配模式。

越是刚起步的APP应用与产品,现有成熟的关系链及关系链中所释放的流量的价值与帮助就越大。在腾讯微博、QQ空间与微信的对外合作案例和数据分析中,这点指向极为明确。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社交网络的强势影响力也将通过这一个个账号来实现:当一个社交网络的账号体系被业界采用得越多,其账号中所蕴藏的活力及对其他平台的竞争力也越强。事实上,各大社交网络都在努力推行自己的账号登录体系原因就在于此。

企业享受的社交红利,从关系链的形成这一角度看,当一张社交网络形成时,一开始都会缺乏好玩、有用的内容,用户会积极主动寻找这些账号和内容,因此越早进入就越能聚拢足够大的人群,这体现在粉丝/听众的数量上,也能获得很好的数据转化。如冷笑话系列账号,今天任何一个团队再做,都无法超越现有大号千万以上听众的规模了。最早进入微信的自媒体在开始所获得的高品质用户群,以及60%以上的点击转化,也是后来者无法企及的。

不过,先发也意味着探索的成本高,如刚才描述的微博的关系链结网的几个阶段一样,还是具有相当大难度的,这会天然阻挡一部分用户沉淀与活跃,因此沉默用户(更多人将之称为“僵尸用户”)占据了很大规模。难度约束了享受红利的企业的数量规模,这就是今天将社交网络充分利用好的企业数量并不是特别多的原因之一。当网络已经到达一定规模,红利就开始迁移到另一方面,即企业与个人聚拢的人群数量虽然显著降低,却多是活跃而黏着的。在这一方面,成熟的服务体系、方式等都快速建立,也方便了后续进入的企业与创业者运用。

关系链 / 壁垒

如涉及版权,请著作权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或支付费用事宜。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