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选
  • 会员

竞争宜“黑”(4)

2018年10月28日  来源:厚黑学 作者:李宗吾 提供人:lofete998763......

商场如战场,成败论英雄

商场如战场,二者有着最大的共同点———仅以成败论英雄。在这个商业竞争越来越激烈的世界,也许昨天的你还在商界叱咤风云、风光无限,一步昏招就能让你在明天黯然“下岗”、备受指责。最近被迫辞职的波音商用飞机集团公司总裁———罗纳德·伍达德就很不幸地用他的亲身经历验证了这种假设,再次让我们知道了什么是“成者为王败者寇”。

曾经有一段时间,在伍达德的努力下,随着世界航空业的逐步复苏,波音迎来了新的高峰。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在波音最灿烂的时候,欧洲四大工业化国家英国、法国、德国及西班牙共同组建了空中客车公司,该公司生产的A300系列空中客车占领了相当大的世界市场份额,对波音公司的霸主地位构成了巨大挑战。

1997年,波音公司与航空业的另一巨头麦道公司冲破了美国国内《反垄断法》和欧盟的阻挠,实现了航空业的“世纪合并”。理论上,新公司在全球飞机市场上所占份额达到了77%,这一空前的垄断优势使所有的人都认为,这艘新的航空巨舰将成为这一行业的“巨无霸”,稳坐头把交椅,甚至可能挤垮惟一的竞争对手———空中客车集团。然而,出乎人们的意料,一年后的波音公司手中的订单首次被其最大的竞争对手———欧洲空中客车集团超过。

根据1998年8月公布的年报,1997年财政年度波音出现了50年来的第一次赤字,亏损额高达1.78亿美元,1998年第一季度,利润额再次下降了90%。这种糟糕的状况在股市上的反映一览无余,波音公司的股票在一年中下跌了26%。要知道,无数专家指出,“航空业现在是传统工业中的最后一个增长行业”,在一片大好形势下,波音却像那号称“永不沉没的泰坦尼克号”,在首航中即遭遇冰山。

伍达德作为波音商用飞机集团的总裁,自然难逃其咎。但是客观分析原因,生产能力的不足、行业管理者出乎意料的要求等问题,并非一人之力就可扭转。

虽然很多行家包括伍达德都预测到世界飞机市场将繁荣起来,但谁也没料到高潮会到来得如此之快。波音的订单曾一度令人兴奋地由1994年的124架跃升到1996年创记录的754架,但是,供不应求的欣喜,很快变成了苦恼。

在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经济和世界航空业萧条时期,波音削减了大量的员工和部分承包商,以减少中间环节,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可是现在情况一下子变了,波音始料不及,熟练的员工被解雇了,再也招不回来。承包商也难以适应,缺乏零部件的飞机只能躺在生产线上干着急。而新征召的新员工不仅工作速度慢,还极易出错。波音推出的“波音NG777S”很被市场看好,但生产质量有问题,1998年7月初,由于两架欧洲公司的此型号的客机在飞行中发生了发动机突然熄火的故障,美国联邦航空局命令美国航空公司更换这种飞机的动力系统;有的交付使用的飞机洗手间里忘了安装电灯。这给产量好不容易刚刚在六月份达到了历史最高纪录的波音当头泼了一盆凉水。

面对波音出现的种种情况,许多忠实的老客户纷纷另找在交货上更有保证的空中客车集团订货。英国航空公司刚刚与空中客车签订了一笔38亿美元的订单,而七月初,已经答应购买400架飞机的美国航空公司又退购30架。失去客户不说,波音仅赔偿延期的损失费就高达4.37亿美元。

成本也是波音的“瓶颈”。不景气的时候,波音为了与空中客车和当时的麦道争夺客户,不惜以低价格、高回扣打“价格战”。在1995年争夺斯堪的纳维亚航空公司55架飞机的角逐中,波音虽然赢了,也付出了高额代价。不仅付给对方高达38%的回扣,而且形成了一条不成文的规矩,只要是大宗订货,售价可低于标准价至少5%。这种竞争对波音来说就像明摆着前面是冰山,也只能眼睁睁地撞上去。

伍达德当然也了解目前的形势,他已经从降低成本入手,计划把制造成本降低25%。在对“波音777”宽体客机的设计过程中,波音全部采用了计算机,去掉了所有不必要的构图和大模型,并去掉了那些过多的配置选择。为了增加产量,消除内部生产管理结构的混乱,在1997年10月,波音甚至暂停了“波音747”和“波音737”的生产线近一个月。这进一步加剧了延期交货的情况,可是,不这么做又有什么更好的办法呢?

伍达德作为波音这艘巨轮的船长,对于眼前的惨淡局面,导航和驾驶的错误也是很明显的。

伍达德本身是个井然有序的人,他的办公桌一尘不染,喜欢的是巴赫和莫扎特合乎逻辑的音乐,他的谈吐中充满“接近理论上的完美”的工程科学语言。他确实相信世界是理性的,只要有足够多的工具、策划、计算和问题处理,就能克服困难。他看不起他的欧洲对手,认为空中客车不过得靠打折和拉关系取得成功。这使他错误地估计了形势的发展和对手的能力。

在与对手进行“价格战”的同时,他力主开发新产品,并尽可能地把这一切做得更完美,成为“以技术和服务占领市场的另一个成功典范”。但是世界航空业市场的迅速变化,使得他倡导的波音生产方式很不适应。波音赖以自豪的是世界最大的“波音747”客机,波音称之为“6000万个零件在飞机中融为一体的完美结合”。波音为客户们提供的是38种花样的仪表盘和109种白色机身诸如此类的设计,这样过分慷慨的设计耗费了波音大量的生产时间,费时费力、加大了成本,并且一点儿都不招买家喜欢。时间的丧失,就意味着机会和金钱的丧失。但伍达德强烈的自尊和过分的自信使他坚信,只要工人足够、加班加点、合理安排,应付眼前产量的问题不在话下。他虽然也采取措施增加产量,但主要着眼点还是在重新设计基本生产流程,他试图以这种方法从根本上降低成本,加快制造速度,从而一劳永逸、赢得未来。这种想法,不可谓不对,但他还有足够的时间吗?直到1998年年初,他才充分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转而全力投入增产,可是为时已晚。伍达德终于在他“治本”疗法还没奏效之前,就倒下了。

9月4日,波音集团董事会决定,撤销伍达德的波音商用飞机集团公司总裁的职务,伍达德黯然“下岗”。

商经 / 厚黑学

如涉及版权,请著作权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或支付费用事宜。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