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选
  • 会员

揭开“鸡汤文”的面具

2020年3月25日  来源:光明网 作者: 提供人:tuili29......

作者:张向荣

说起“鸡汤文”,可能很多人都不陌生。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从美国先后引进了许多版本的《心灵鸡汤》,作者或者说策划者都是一个人:杰克?坎菲尔德(Jack Canfield)。这些原版的“心灵鸡汤”总能用一两个情节简单但温馨美好的故事,为读者进行激励、抚慰读者的心灵。在当时,从小县城的中学门口,到三四线城市的火车站报刊亭,随处可见大量正版或盗版的《心灵鸡汤》,其影响力可见一斑。与此同时,许多中文报刊和书籍也刊登了大量“心灵鸡汤”式的文字,有原创也有翻译作品。这些“鸡汤文”在当时还有一个更好听的名字:美文。

揭开“鸡汤文”的面具

早期的《心灵鸡汤》

追溯这段历史主要是想指出,“鸡汤文”虽然从一开始就带着虚假温情、思想浅薄、抹煞反思、给现实涂脂抹粉的本质缺点,但在当时是有着积极作用的。90年代的美文型“鸡汤文”撕开了当时图书媒体刻板面目的一个口子,对刚刚结束特殊年代所带来的人际关系紧张起到了抚平伤痕的作用,同时启发了刚开启城市化进程、走出国门的中国人心灵。这一时期“鸡汤文”的流行,反映的是当时普通人的审美萌芽,代表了他们对未来的憧憬。

然而,随着网络时代的兴起,大众审美发生变迁,人们的思想认知水平越来越高,接受信息的渠道日渐多样,自然对美文型“鸡汤文”的兴趣日渐消退。但奇怪的是,环视如今的媒体场域,不论是书籍出版、还是网络传媒,“鸡汤文”不仅没有消亡,反而进入了全面开花、类型多样、上下通吃的黄金时代。

何以见得?这就需要对当代“鸡汤文”进行解析。以前那种“美文型”已经不多见,读者对这一类型也不买账了,此时的“鸡汤文”便学会了戴上各类面具。前面已经说过,鸡汤文的本质是“心灵按摩”,意即通过将深刻予以浅薄化,从而对读者进行虚幻安慰。把握这个本质特征,就能识别出鸡汤文的真面目。

我们不妨看看“鸡汤文”都有哪些面具。

一是“传统智慧型”——这类“鸡汤文”仍然秉持“美文型”的本分,但不再讲述“老百姓身边的故事”,也不关注普通人的情感体验,而是以解读或“伪解读”各类经典文本的面目出现。比如市面上许多对《孔子》《庄子》《孟子》,马可奥、勒留、叔本华著作的“感悟”,就是通过将经典文本予以庸俗化,打着“传统智慧”旗号行“鸡汤文学”之实。

二是“青春型”——主要在青少年里流行,也正因为流行的原因,其代表人物可能隔几年就会变一次。“青春型”鸡汤文的特点是突出一个“小”字——小情绪、小感动、小确幸,给涉世未深的青少年空许未来。

三是“厚黑学型”——津津乐道于古往今来的各种厚黑故事:古代将相如何运用权术、手腕,历代名人怎样升官、发财、成功——将“成功学”伪装成古人的智慧,或衍生出“职场升迁XX条原则”之类。这类鸡汤文主要给那些野心勃勃但又不踏实耕耘的人。据说目前有些购物网站,还特意把这类书打包成“人生不得不读的四本书” “成功人士必读”系列进行销售,贩卖庸俗价值观,但销量却极为可观。

四是“时事新闻型”——热衷炮制大量“美国完蛋了”“日本害怕了”之类耸人听闻的标题,以时事新闻的面目出现,专门按摩一些抱有淳朴爱国心却对时事缺乏了解的人。

五是“知识干货型”——专门针对接受过高等教育的群体。当前,这类“知识中产阶层”往往具有一种“阶层下跌”的焦虑感,长期的学习生涯又催生了他们对知识的敬重。但受制于忙碌的职业生涯,他们不得不想方设法弥补短板,缓解焦虑。于是戴着“知识干货”面具的“鸡汤文”应运而生,这类文章或是转述新知、如“一句话了解某某理论”,或是缩写书籍、如“三分钟看懂某某书籍”,搞出各种思维导图。这种抽去了血肉和思考过程的所谓“干货”充其量只是“观点”而已,不过是高级一些的“鸡汤文”。

以上五种类型,基本上可以涵盖社会各个阶层:青年、中老年;低学历群体、高等教育群体;既能满足一些所谓的成功人士,也能抚慰一些自认为不够成功的“有为人士”——在受众层面,当代“鸡汤文”可谓“通吃”。而探究“鸡汤文”再度崛起的主要原因,是大众传媒“自媒体化”的结果。

自媒体给了每个人言说的机会,降低了发表言论的成本,这本是好事。但由于国内自媒体都是靠流量获利,在发言时会尽可能地迎合各个阶层群体——因为人数越多、种类越宽,流量就越大。这样一来,媒体最重要的品质——坚守、真实,则全然被消解。同时,自媒体时代“大数据”称雄,很多平台能够通过读者浏览的习惯“算”出读者的喜好,进行偏好内容推送。这样的新闻分发方式助推了“鸡汤文”发展,读者沉浸其中,毫无知觉。

“鸡汤文”的面具越来越多,识别难度也同步加大:比如有人虽能一眼识破“时事型”鸡汤,却沉浸在“知识干货型”鸡汤里不能自拔——“鸡汤文”如今已成多层次、多维度、针对社会各个阶层的庞大文体类别、涉及各种题材,再也不是当初报纸杂志上一篇小美文的羞涩模样了。书籍出版也在这种“鸡汤文”的攻势下沦陷。那些东拼西凑的非法“伪书”制造团体自不必提,当下很多正规出版公司也因为销量所迫出版类似书籍。即便书籍本身很优秀,出版机构也会在文案、腰封、宣传上刻意突出其“鸡汤”色彩。

当然,我们也不必悲观。“鸡汤文”的本质特征就是“精神按摩”——按摩既不治标也不治本,只是让人心灵上舒服。这样的文化产品也有用武之地,不可能消失,也没有必要消失。我们不需要对这种现象口诛笔伐,而是应该思考为什么人人都需要心灵按摩。

最重要的,是要对“鸡汤文”进行适当引导—— 90年代的心灵鸡汤之所以沉寂,是因为人们真正走出了国门,亲手建设了自己的未来、真正经历了成长的苦难,用生活的真实驱散了“鸡汤”的味道。所以,针对当下变种“鸡汤文”的整顿,应当引导、鼓励读者多反思生活本身,而不是一味说教。因为,当一个人逐渐意识到自己是谁、该如何生活的时候,他就已经走出“鸡汤”了。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文学博士)

来源: 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

鸡汤文 / 智慧型 / 青春型 / 厚黑学型 / 干货型

如涉及版权,请著作权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或支付费用事宜。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