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断加压才能长足发展
曾有外国记者这样评价王永庆:“他的行事手段近乎残忍,秘诀是对工作细节和工作时间毫不留情地苛求,他手下管理人员若换成西方人,恐怕早给他折磨死了。”
可以说,台塑公司王永庆取得的成功,全赖于其成功的管理,而在管理手段方面,压力管理是台塑最为突出的经验。
在王永庆的观念中,压力管理并不仅仅是管理层对下属施加压力进行管理,而是本身就要有一股压力感,只有在压力下,企业才会有长足的发展。在一次研讨会上,王永庆曾说:“如果台湾不是幅员如此狭窄,发展经济深为缺乏资源所苦,而台塑企业可以不必这样辛苦的致力于谋求合理化经营,就能求得生存发展的话,我们能否做到今天PVC塑胶粉及其他二次加工均达世界第一,不能不说是一个疑问。今天台塑企业能发展到营业额年逾1000亿台币的规模,就是在压力逼迫下,一步一步艰苦走出来的。”
他认为,经营条件恶劣,当然会给企业经营带来很多困难,台湾岛石化资源贫乏,基本原材料价格偏高,对台塑来说反而是一股不可多得的动力,迫使台塑改善经营,提高效率。这正是压力的作用。
王永庆对压力与企业发展的关系有非常深刻的研究,他曾撰文指出:“研究经济发展的人都知道,为什么工业革命和经济先进国家会发源于温带国家,主要是这些国家天气条件较差,生活条件较难,不得不求取一条生路,这就是压力条件之一。日本工业发展得很好,也是在地瘠民困之下产生的,这也是压力所促成的;今日台湾工业的发展,也可以说是以退一步即死的压力条件下产生的。”
由于业务方面的需要,王永庆经常进出美国,在谈到美国为什么在工业生产上往往竞争不过日本时,王永庆认为,美国的企业经过长期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以后,经营上的压力已经减轻,经营者也松懈了。他指出:“不过美国的资源丰富,科技、管理基础样样深厚,眼前最大的问题只是出于一时的放松而已,只要稍微施以压力的话,凭借较进步的科学、资源等有利环境,情况很快又会改变的。”
他又说:“游手好闲是制造无聊、罪恶、贫穷的根源,有人以为清闲是福,其实只有认真工作后的休息,才能得到心灵的安适,才是人生至上的享受。一个国家,如果人人都充满了工作的活力,就是无上的财富。世界上许多天然资源富裕的国家,一如非洲、印尼等,反而不如资源贫乏的国家进步,道理就在国民没有充沛的活力。”
在台湾这个特殊的环境里,台塑受着各种各样的压力,而台塑内部,在王永庆的管理思想统治下,更是人人都有压力感。王永庆曾说:“赋予一个人没有挑战性的工作,是在害他。我觉得人的潜能是无穷的,给予没有挑战性的工作,这个人的潜能根本无从发挥,他的一生就完了!”他认为,杰出的人才只有在强大的压力下才会培养得出来。
王永庆曾苦口婆心地奉劝志明工专的学生:“完成专科教育,只能为你们奠定做事的基本能力,你们要认清这一点。踏出校门之后,要有决心接受三年的辛苦磨练,惟有如此才能有成就。如果在座每位都能这样做,我相信百分之百会成功。因此,在工厂环境的选择上,我奉劝各位考虑去接受具有相当压力的工作环境,在这种环境中,才能真正锻炼出你的本事;否则,即使你懂得必须吃苦,有意接受磨练,可是在一个满足现状、以既有成就而沾沾自喜的环境中,任何人都难免因为处于安逸之中而逐渐放松,终究毫无成就。”
王永庆不但善于教导别人进入有压力的环境中接受挑战,而且更善于营造一个布满压力的环境。
在台塑,王永庆对下属施加压力,可以说到了无所不用的地步。由于他记忆力非常好,精力过人,又喜欢追根究底,下属们一不小心,往往会被他逼得非常难堪。每天的午餐汇报,就是人们感觉压力最重的时候。曾有报道说台塑的高层领导不少人患胃病,就是因为午餐汇报压力太重的缘故。
为了实践他的“压力管理哲学”,王永庆在台塑建立起一套中央集权式的管理系统。1973年设立的台塑总管理处总经理室,正是这个管理系统的指挥中心,它控制台塑的16个部门。台塑上下,事无大小,都经过总经理室的审核,再交由上级单位批准,最后才下达命令,由各部门执行。
总经理室对各部门进行审核,主要的目的是要发现问题,并针对问题制定改善的计划,再与各单位共同研讨,跟踪计划的执行情况,评估计划的效果,及时修改计划。总经理室的幕僚人员,是台塑上下既敬且畏的一群。他们时时给下面施加压力,因此,被台塑员工暗中称为“红卫兵”。
对此,王永庆回应说:“我们中国人没基础,不努力的话,外国人看不起。外国人一星期工作五天,为什么中国人要做六天?外国人不了解我们,我们没基础,所以多做一天来弥补,这很公平。但我们要认识到,我们是没基础的,既不勤劳又放松,目前我们是绝对不能如此的。”
为此,王永庆举了一个例子:台湾每年都有大专院校的毕业生到美国留学,累计总人数不下数十万。这些人当中,有相当一部分留在了美国,他们有开诊所行医的,有从事教育或研究工作的,也有涉足企业管理的。三个领域中,从事前两项的都有突出表现,惟独后者表现平平。原因何在?
王永庆分别加以分析:
学医者,由于美国对于医师的教育和训练十分严格,留学生在这种环境的逼迫下,自当勤于学习,因此大多数都能成为优秀的医学人才。
从事教育和研究工作者,与行医者际遇极为相似,同样是因为美国的环境有一股迫使其非认真不可的压力,因而表现出色。
至于在美国从事企业管理工作,情况恰恰相反。虽然攻读工商管理的中国人颇多,不少人拿了博士或硕士学位,但是,由于他们不愿意从基层做起,美国社会又没有压力让他们非从基层做起不可,导致美国的大企业不爱用中国人,而我国的留学生则无从吸收美国企业管理的精华,空有一个高学历,却无所建树。
由此推论,压力不但可以激发一个人的潜能,而且也是造就一个杰出人才的必要条件。
看准了,就要快行动
1953年,香港巨商霍英东毅然拿出自己几年来积蓄下来的钱,进军房地产事业。1954年,他成立了立信建筑置业公司,专门从事房地产业生意,拆旧楼,又买又卖,从此,房地产成为他致富的基础。正如他自己所说的:“从此翻开了人生崭新的决定性的一页!”
香港弹丸之地,人多地少,房地产走俏之势,几乎是生意人的共识,关键是看准了行动要快。霍英东转入地产业,比李嘉诚早四年,比包玉刚认准地产业还早一年。这对当时年仅32岁的小伙子来说,确实难能可贵。
霍英东的举动,也引起了局内局外人士的普遍惊诧:一个惯于水性的水上人家子弟,难道会对陆地上的拆房建屋同样表现出熟谙?但是,说这话的人只能算是还不了解霍英东,他作为一个生意场上的“中锋”,具有很强的爆发力,越是艰险越向前,决不回头。
当然,霍英东在跨出这一步之前,也并不是鲁莽行事,而是针对自己资金有限的短处,制定出一条妙计。在此之前,房地产商人往往先要投资一大笔钱购地建房,待房屋全部建成后才逐一出售,或收取租金。霍英东在此点上充分显示出他精明的经营头脑和高超的管理能力,他改变了这种旧的传统经营方式,采取大楼预先分期分层出售的办法,既预先把将要建造的房屋出售,然后用收来的资金造房。如此一来,他就可完全弥补资金的不足,原来自己手上也许只有造一幢楼的钱,现在却可以“借鸡下蛋”,造起十幢楼来,这样也加快了资金周转和建房进度,利润当然也丰富得多。
在房地产经营中,他实行了自己独特的“房地产业工业化”:一是开创售“楼花”的先河,二是率先利用宣传小册子及广告推销楼宇。一改以前买楼一次付账的方法,采用预售的办法:购房者只要先付10%的现金,就可购得即将破土动工兴建的可供居住或出租的楼宇,诸如购买一幢十万港元的楼宇,只需交一万元就可以买到房产权,以后再分期付款。这对房地产商来说,以前只能兴建一座楼宇,现在用同样的资金加上预收的款项,就可以兴建十座楼宇。而对购屋者来说,更具宣传价值:先付一小笔,待到楼宇建成时,地价上涨,转手倒卖,白花花的银子大量地流进自己的腰包。这就是所谓的“炒楼花”。
“楼花”的发明,使一般平民也有机会购买楼房。霍英东说:“今天,一个佣人也可以拥有一层楼,她只需要先付一笔小钱。”不需住房者还可以炒“楼花”,若半年或一年成交,往往能赚个对本。说到这里,或许读者能够联想到我们国内的“集资建房”,买卖双方都有方便之处。
率先采用小册子广告形式广为宣传,有助于霍英东的地产生意越做越活。由此可见,霍英东不但敢为,而且也能为。
这一创举,使霍英东的立信公司创办不几年,高楼大厦满港九,打破了香港房地产买卖的记录。公司大大地发达起来,霍英东这个建筑业的“外行”一跃而成为香港房地产业的巨子。至今他名下的十家公司,大部分经营房地产业。由他担任会长的香港地产建筑商会的300名会员,拥有香港70%的建筑生意,在香港可谓举足轻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