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选
  • 会员
厚黑学-厚黑学+口厚结人缘的处世经-厚结人缘的处世经-人缘厚结处世法(1)-人缘厚结处世法(2)-人缘厚结处世法(3)-人缘厚结处世法(4)-人气厚积处世法(1)-人气厚积处世法(2)-人气厚积处世法(3)-人气厚积处世法(4)-人气厚积处世法(5)-人情厚养处世法(1)-人情厚养处世法(2)-人情厚养处世法(3)-人情厚养处世法(4)-人品厚修处事法(1)-人品厚修处事法(2)-人品厚修处事法(3)-人品厚修处事法(4)-人品厚修处事法(5)+黑学处世经-黑学处世祖师曹操(1)-黑学处世祖师曹操(2)-黑学处世祖师曹操(3)-黑学处世经 “忍”字当先处事法(1)-黑学处世经“忍”字当先处事法(2)-黑学处世经 “忍”字当先处事法(3)-黑学处世经 “忍”字当先处事法(4)-黑学处世经 大黑不黑法(1)-黑学处世经大黑不黑法——勇猛果断-黑学处世经大黑不黑法——用好感情-黑学处世经大黑不黑法——情义可以杀人-黑学处世经 以黑反黑法(1)-黑学处世经以黑反黑法——以毒攻毒-黑学处世经以黑反黑法——以暴制暴-黑学处世经以黑反黑法——见机行事+厚黑无形的待友学-厚与黑处世楷模刘备-厚与黑处世楷模刘备(2)-厚颜无羞的求人法(1)-厚颜无羞的求人法(2)-厚颜无羞的求人法(3)-厚颜无羞的求人法(4)-黑脸无情的拒人法(1)-黑脸无情的拒人法(2)-黑脸无情的拒人法(3)-黑脸无情的拒人法(4)-厚中带黑的办事法(1)-厚中带黑的办事法(2)-厚中带黑的办事法(3)-厚中带黑的办事法(4)-厚中带黑的办事法(5)-厚中带黑的办事法(6)-厚中带黑的办事法(7)-厚中带黑的办事法(8)-黑中带厚的捧人法(1)-黑中带厚的捧人法(2)-黑中带厚的捧人法(3)-又黑又厚的待下法(1)-又黑又厚的待下法(2)-又黑又厚的待下法(3)-又黑又厚的待下法(4)-又黑又厚的待下法(5)-又黑又厚的待下法(6)-又黑又厚的待下法(7)-又厚又黑的待上法(1)-又厚又黑的待上法(2)-又厚又黑的待上法(3)-又厚又黑的待上法(4)-厚而无形的待友法(1)-厚而无形的待友法(2)-厚而无形的待友法(3)-厚而无形的待友法(4)-厚而无形的待友法(5)-黑而无形的御敌法(1)-黑而无形的御敌法(2)-黑而无形的御敌法(3)-黑而无形的御敌法(4)-黑而无形的御敌法(5)+厚黑管人谋职篇-毛遂自荐—求职术(1)-毛遂自荐——求职术(2)-毛遂自荐——求职术(3)-毛遂自荐——求职术(4)-背靠大树——交友术(1)-背靠大树——交友术(2)-难得糊涂——办事术(1)-难得糊涂——办事术(2)-难得糊涂——办事术(3)-直来直去——直谏术(1)-直来直去——直谏术(2)-不耻下问——学习术(1)-不耻下问——学习术(2)-屈一伸万——晋升术(1)-忍辱负重——抗争术(1)-忍辱负重——抗争术(2)-忍辱负重——抗争术(3)-隔岸观火——应变术(1)-隔岸观火——应变术(2)-以傻卖傻——保全术(1)-以傻卖傻——保全术(2)-以傻卖傻——保全术(3)-以傻卖傻——保全术(4)+厚黑学立威篇-杀一儆百——立威术(1)-杀一儆百——立威术(2)-杀一儆百——立威术(3)-以毒攻毒——统御术(1)-以毒攻毒——统御术(2)-以杀止杀——抗争术(1)-以杀止杀——抗争术(2)-以杀止杀——抗争术(3)-软硬兼施——恩威术(1)-软硬兼施——恩威术(2)-软硬兼施——恩威术(3)-借刀杀人——制衡术(1)-借刀杀人——制衡术(2)-铁面无私———执法术-除恶务尽——廉政术(1)-除恶务尽——廉政术(2)-除恶务尽——廉政术(3)-除恶务尽——廉政术(4)+做好领导的六件事-做好领导第一件事:恩与施(1)-做好领导第一件事:恩与施(2)-做好领导第一件事:恩与施(3)-做好领导第一件事:恩与施(4)-做好领导第一件事:恩与施(5)-做好领导第一件事:恩与施(6)-做好领导第二件事:忍与挺(1)-做好领导第二件事:忍与挺(2)-做好领导第二件事:忍与挺(3)-做好领导第三件事:棒与杀(1)-做好领导第三件事:棒与杀(2)-做好领导第三件事:棒与杀(3)-做好领导第三件事:棒与杀(4)-做好领导第四件事:炎与凉(1)-做好领导第四件事:炎与凉(2)-做好领导第四件事:炎与凉(3)-做好领导第五件事:沉与浮(1)-做好领导第五件事:沉与浮(2)-做好领导第五件事:沉与浮(3)-做好领导第五件事:沉与浮(4)-做好领导第五件事:沉与浮(5)-做好领导第六件事:赏与罚(1)-做好领导第六件事:赏与罚(2)-做好领导第六件事:赏与罚(3)-新商经之“厚道”-商界泰斗胡雪岩(1)-商界泰斗胡雪岩(2)-商界泰斗胡雪岩(3)-商界泰斗胡雪岩(4)-商界泰斗胡雪岩(5)-商界泰斗胡雪岩(6)+守业宜“忍”(1)-守业宜“忍”(2)-守业宜“忍”(3)+诚信宜“厚”(1)-诚信宜“厚”(2)-诚信宜“厚”(3)-诚信宜“厚”(4)+谋利宜“远”:先赔是为了后赚-谋利宜“远”:以小损而换大益-谋利宜“远”:放长线钓大鱼-谋利宜“远”:以情感促进生意+合作宜“诚”:员工是企业的财富-合作宜“诚”:慎重选择合作伙伴-合作宜“诚”:堡垒最容易从内部攻破-合作宜“诚”:善于进行商业合作+分享宜“廉”:正确对待利益分配-分享宜“廉”:人才无价-分享宜“廉”:互利互惠,共存共荣+新商经之“勇断”-商界祖师李嘉诚(1)-商界祖师李嘉诚(2)-商界祖师李嘉诚(3)-商界祖师李嘉诚(4)-创业宜“勇”-创业宜“勇”:野心不败,创新不断-创业宜“勇”:不断加压才能长足发展-经营宜“险”-经营宜“险”:经营生意要善爆冷门-经营宜“险”:冒最大的险,赚最多的钱-竞争宜“黑”-竞争宜“黑”:将计就计,胜利夺“标”-竞争宜“黑”: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竞争宜“黑”:商场如战场,成败论英雄-垄断宜“利”:水不外流,独资经营-垄断宜“利”:连锁垄断,独一无二-垄断宜“利”:借势取利,飞黄腾达-兼并宜“强”:强强联合-兼并宜“强”:以小搏大,以弱制强-兼并宜“强”:品牌 管理-兼并宜“强”:善意收购,留好名声+新商经之“经”-商界楷模松下幸之助:成功需要才气和智慧-商界楷模松下幸之助:做生意不可拘泥陈规-商界楷模松下幸之助:商业竞争不相信眼泪-儒商生意经:企业以人为本,学会感恩-儒商生意经: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儒商生意经:不赊不欠,薄利多销-儒商生意经:上下同欲,无往不胜-儒商生意经:稳做生意,细水长流-儒商生意经:以德报怨,赢得顾客-儒商生意经:处处留心,以寻商机-官商生意经:坚持己见,又不独断专行-官商生意经:人情送匹马,买卖不让针-官商生意经:勇争第一,永葆活力-官商生意经:落后就是耻辱-四大“走偏”商人——厚道有余而精明不足的“巨人”史玉柱-精明有余而厚道不足的“爱多”胡志标-精明不及厚道也不及的“飞龙”姜伟-附:“飞龙”姜伟——总裁的20大失误-厚道太过而精明也太过的“南德”牟其中-司马懿的这五句话听懂了两句就能够用一生

商界泰斗胡雪岩(1)

2018年10月28日 字数:1877 来源:厚黑学 作者:李宗吾 提供人:lofete998763......

变幻迭出的商局,情势多样,目不暇接。如何对全局了然于胸,将未来把握到位,惟有德智兼备,高瞻远瞩,才可运筹帷幄,稳坐钓鱼台。

走近胡雪岩

胡雪岩(公元1823~1885年),字光塘,原籍安徽绩溪。自幼家境贫寒,生计无靠。为了养家糊口,胡雪岩被迫到杭州城的“信和”钱庄当学徒。胡雪岩进钱庄学生意,是从扫地、倒尿壶等杂役干起,由于他聪明机敏,能说会道,很受东家的赏识和信任,三年满师之后,就成了这家钱庄的伙计(营业员)。胡雪岩经常单独负责催款收账,从未出过任何纰漏,又被“大伙”(相当于经理)张胖子看中,分管“外场”,“外场”主要从事联络客户、放款和兜揽存款的业务。

而素来胸有大志的胡雪岩并不安于现状,他从小就怀有建立不世之功的抱负,只是苦于身份卑贱,没有本钱,而无法实现远大的抱负。因此,尽管他平常在众人面前总是笑容可掬,但内心却总是郁郁寡欢。

胡雪岩深知要实现理想抱负就必须靠官吏支持,但仅仅凭他一个钱庄小伙计的身份,要想与现成的官吏拉上关系是困难的。苍天不负有心人,一心想通过经营官场靠山而发达的胡雪岩,终于发现了可以实现梦想的阶梯———王有龄。

胡雪岩一生事业的发达,起始于资助王有龄进京“投供”。他的第一个官场靠山,也是王有龄。

中国人常说遇到贵人,胡雪岩的第一个贵人,大概就是王有龄了吧。没有胡雪岩的拼力相助,王有龄永无出头之日;而没有王有龄的支持,胡雪岩也不可能在商场迅速崛起。胡雪岩在帮助王有龄的时候,并不能确切地知道王有龄日后是否一定会发达,在他当时的处境下,这一举动无异于一场令人惊诧的人生豪赌。然而,正是因为有了最初这一“知其不可赌而赌之”,才有了后来世人瞩目的“红顶商人”。

喝水不忘掘井人,王有龄发达之后,想到是胡雪岩使他从杭州城一名落魄公子发迹到今天的地步,决意要好好报答自己的大恩人。王有龄听说胡雪岩当初为了帮他,把钱庄的差事丢了,生活没有着落,心里更觉有愧。几经周折,他终于在杭州城找到了胡雪岩。

从此之后,胡雪岩依靠王有龄这棵大树,自立门户,并且开始在官与商之间如鱼得水,游刃有余,走上了官商的通途。

借势走上官商之途的胡雪岩渐渐发现,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要想经营更大的生意,成就更大的事业,就必须借助于官场势力,得到贵人的提携。因为胡雪岩深知:“要求私,必先取势;有势就有力。”也就是说,只有放长线,才能钓大鱼。

放长线才能钓大鱼

《孙子兵法·势篇》中说:“善战者,求之于势。”意思是说:善于作战的人,就在于能够造成有利的态势取胜。另外,前人也总结了一些自然现象,并把它运用到生产经营中来。比如山洪爆发,夹泥裹石,雷霆万钧;又比如利刃劈竹,顺纹而下,节节俱开。前者叫“势不可挡”,后者称“势如破竹”。由此可见,势,就是力量,就是走向。

对于商人,特别是像胡雪岩这样的官商来说,没有势,就没有利;没有利,也就没有势。因此,在胡雪岩的商业经营活动中,十有八九都是围绕着取势用势而展开的。比如修水库和建铁路,开头看起来成本大,回收慢,可一旦水库、铁路修好建成了,由此而获得的收益却是稳固而长远的。

一般来说,急功近利是商人的通病。如何能吃小亏,耐一时之难,获取一条不尽财富滚滚来的巨利之源,应该是想成功的商人所必须理性思考的问题。

按照现代代换理论的观点,利是忍之所得,忍的实质是先不求利,而求做事。封建时代,“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书一读便是寒窗十年,所得的是“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纵横商海和遨游书山的道理一样,急功近利的做法,根本别想获得“黄金屋”和“颜如玉”。所以说:真正成功的商人,总是“先不必求利,要取势”。

胡雪岩认为只有首先了解天下大势,才能顺势取势。胡雪岩非常了解:当时,首要的天下大势就是“洪杨之乱”。他看准了“长毛”是不会持久的,官军早晚要把他们打败。既然天下大势是这样,那么浑水摸鱼、两面三刀、投机取巧都不是地道的作为,最好的办法就是帮官军打胜仗。“只要能帮官军打胜仗的生意,我都做,哪怕亏本也要做。要晓得这不是亏本,是放资本下去,只要官军打了胜仗,时势一太平,什么生意不好做?到那时候,你是出过力的,公家自会报答你,做生意处处方便。”

了解了天下大势,就能顺势取势。势在官军这边,自然要帮官军。只有昏头昏脑的那些人,才不计社会大的走向,仅为眼前的蝇头小利而断送了大好前程。洋人那一面也是这个道理,“洋人虽刁,刁在道理上。只要占住了理,跟洋人打交道也并不难办”。

这种看法,在海禁开放之初,确实有着与众不同之处。因为照一般人的见解,洋人不是被看做茹毛饮血的野人,就是被视做不可侵犯的神人,结果就无法与洋人平等往来,做出了很多滑稽可笑的事情。而胡雪岩一开始就守定了讲道理、互惠互利的宗旨,自然为他商业上的发达做了心理准备。

一个人的事业是时代、环境和个人禀赋共同作用的结果,胡雪岩从钱庄伙计成为富裕显赫的商界巨擘,除了他能把握时代契机,还与他卓有成效的取势用势分不开。

首先,胡雪岩借取的是“权势”。在这方面,胡雪岩的确有其过人之处:他不惜丢掉自己的饭碗挪用钱庄银票资助王有龄,送爱妾给何桂清,在西征时协助左宗棠筹饷运粮购买军火等等,使得胡雪岩在官场有了超常的“权势”。事实上,在官场上的屡屡得手,只是胡雪岩取势借势的一部分。因为光有权势,并不能使胡雪岩的商业活动达到完善的境地。

厚黑学 / 商经

如涉及版权,请著作权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或支付费用事宜。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