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里姆林宫的看法
到目前为止,21世纪强权成功的唯一例子,就是俄罗斯得到克里米亚。2014年2月,该地并入俄罗斯联邦。俄罗斯几乎没有发动战役,就取得了在战略上极为关键的领土,让邻国心生恐惧,也让自己再次跻身世界强国。其实,这次军事行动可以说因为两个特殊情况,才得以成功:首先,不论是乌克兰军队,还是当地居民,对俄罗斯都无心激烈反抗;其次,其他强国也并未直接介入干涉这场危机。这些情况在全球其他地方很难再现。如果发动成功战争的先决条件在于敌方无意抵抗,那么这种条件自然极少能得到满足。
事实上,俄罗斯在克里米亚取得成功之后,想在乌克兰其他地区依样画葫芦,碰上的反抗就特别激烈,例如,在乌克兰东部的战争就陷入僵局,徒劳无功。更糟糕的是(对俄罗斯来说),这场战争激起了乌克兰的反俄情绪,将乌克兰从盟友变为死敌。就像美国在第一次海湾战争中尝到甜头,就不自量力地企图染指伊拉克,俄罗斯也可能因为在克里米亚取得成功,就误以为自己有能力吞下乌克兰。
整体而言,21世纪初,俄罗斯在高加索和乌克兰的战争,实在称不上非常成功。虽然战争提升了俄罗斯作为大国的声望,但收获的不信任感和仇恨也水涨船高。就经济而言,更是不划算,仅靠克里米亚的旅游景点,以及卢甘斯克 和顿涅茨克残破的苏联时代的工厂,这场战争根本入不敷出,更别谈还有外国抽离资金、国际制裁的成本。想看到俄罗斯这种政策的局限,只要对比近20年中国的情况便一目了然:中国维持和平,经济大幅迈进;俄罗斯取得“胜利”,经济却停滞不前。
虽然莫斯科嘴上说得好听,但是俄罗斯自己很清楚这些军事投机行动究竟花了多少成本、带来多少收益,所以现在才会一直小心翼翼,不让局势继续恶化。俄罗斯一直遵守着校园霸凌的潜规则:“要打就挑最弱的,而且别打得太狠,免得老师出手。”如果普京在发动战争的时候真的以斯大林、彼得大帝或成吉思汗为榜样,那么俄罗斯的坦克应该早已冲向格鲁吉亚和乌克兰的首都,甚至一路冲向华沙和柏林。只不过,普京既不是成吉思汗,也不是斯大林。他似乎比谁都知道,军力在21世纪的作用有限,而且一场成功的战争必定是一场懂得克制的战争。就算在叙利亚,虽然俄罗斯空袭轰炸毫不留情,但普京一直尽量减少派出地面部队,把近距离交战留给别人,而且避免战火蔓延到邻国。
事实上,从俄罗斯的观点来看,近年来的种种举动虽然看似侵略,但并非打算开启新一轮全球战争,只是想加强自己目前薄弱的防御。俄罗斯大可指出,在20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签订和平条约之后,俄罗斯就被视为“战败国”,美国和北约趁俄罗斯国力较弱,便无视承诺,将北约版图扩大到东欧乃至之前苏联的一些加盟共和国。西方还进一步不顾俄罗斯在中东的利益,以荒谬的借口入侵塞尔维亚和伊拉克,于是俄罗斯认识到必须靠自己的军力,才能让自己的势力范围免受西方侵犯。从这个角度来看,俄罗斯近来之所以采取这些军事行动,除了普京该负责,克林顿和小布什 同样难辞其咎。
当然,俄罗斯在格鲁吉亚、乌克兰和叙利亚的军事行动可能只是序幕,后面隐藏着更大胆的帝国计划。而且,就算普京目前并未认真计划征服全球,成功也可能会让他的野心膨胀。但还是要记住,普京执掌的俄罗斯的国力仍远远不及斯大林执掌的苏联;除非有其他国家加入,否则它连一场新的冷战都无力维持,全面的世界大战就更别提了。俄罗斯人口近1.5亿,国内生产总值(GDP)1.3万亿美元,但两者都不及美国(3.25亿人,19万亿美元)或欧盟(5亿人,21万亿美元)。6如果将美国和欧盟合计,人数足足是俄罗斯的5.5倍,GDP是俄罗斯的30多倍。
近年来的科技发展,则让实际差距变得更大。苏联在20世纪中叶达到顶峰,当时其重工业是全球经济的火车头,而苏联的政治制度也有利于大规模生产拖拉机、卡车、坦克和洲际弹道导弹。时至今日,信息科技和生物科技的重要性超越了重工业,但这两方面都是俄罗斯的弱项。虽然俄罗斯在网络战争中的表现令人印象深刻,但民间信息科技产业发展的动力不足,经济绝大部分依靠矿产资源,特别是石油和天然气。虽然这可能足以让少数特权阶层致富、让普京掌权,但并不足以使俄罗斯在数字或生物科技军备竞赛中胜出。
更重要的是,普京统治下的俄罗斯缺乏能够放诸四海的意识形态。在冷战期间,苏联除了能够向全球派遣军队,苏联式共产主义在全球也有吸引力。相较之下,“普京主义”对古巴、越南或法国的知识分子来说实在没有吸引力。虽然世界上确实可能正流传着威权式的民族主义,但就其本质而言,很难建立有凝聚力的国际社群。举例来说,无论是波兰共产主义,还是俄罗斯共产主义,在理论上都会同样致力于争取所有工人阶级的共同利益。但如果是波兰民族主义和俄罗斯民族主义,从定义上,利益就必然彼此冲突。普京崛起,刺激波兰民族主义高涨,只会让波兰比之前更加反俄。
因此,虽然俄罗斯放出了堪称全球规模的假消息,并进行颠覆活动,希望拆散北约和欧盟,但是不太可能开展全球规模的实际征服活动。我们有理由相信,俄罗斯在克里米亚、格鲁吉亚和乌克兰东部的军事行动,应该只是独立事件,而非开启新的战争时代的前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