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崔晓燕 · 主播 | 夏萌
今天的阅读目标是原书的第45页——第54页,让我们开始今天的阅读吧!
意识转变的三个阶段
你是不是也曾为塞不下的东西发愁过?是不是也下定决心要扔掉一些不用的东西,最后又后悔过?是不是也无数次对自己说过“还是别扔了,万一有一天用得到呢”?
如果你读着这三句话,感觉这些话就如同照镜子一样将你的日常状态与之一一对应起来的话,那么我要很遗憾地告诉你,你进入了迷茫阶段。
因为迷茫,所以总是不能把东西干净利落地扔掉,纠结过后,身边的东西依然很多,也依然很杂乱。
但即便如此,也必须想方设法和这种觉得可惜的意识作斗争。
意识之所以可怕,就在于它很大程度上支配着你的行为,而意识一旦成为习惯,那么它的影响力会大到让你惊讶。而你此时,正处在扭转意识的初级阶段,沦为了意识的奴隶。
认识到这一点之后,就到了下决断和下狠心的阶段了,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在强迫自己扭转意识。
此时,你就会用“把这东西送给用得上它的人吧”、“这东西就算留下来也没有任何人会用它”的形式来做出准确的选择。
这是扭转意识的中级阶段,到了这个阶段后,你的判断速度会加快,甚至连下决断本身,都会让你有一种前所未有的快感。也只有到了这个阶段,你的家才能从“仓库”变成“住所”。
那么下一步,就要开始精挑细选的工作了。在确保每样物品都在自己的掌控之下外,还要和它们成为朋友,只有和自己喜欢的东西生活在一起,才能真正做到“断”。
在买东西的时候反复思考,让物尽其用,并确保能把每一样所买的东西功效发挥到极致,直至它的寿命结束。这才是断舍离的最终阶段。
让身边的物品保持优胜劣汰的自然循环,当你的身边留下的都是精挑细选而且适量的物品时,你的房间便可达到不收拾的收拾法的最终形态。
换句话说,这是一个连收纳物品都不需要的空间,是连收纳术都没有用武之地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你的“住所”,便可以称为“自在空间”了。
修炼内在智慧
“断”和“舍”都需要行动,重复行动之后,才能达到感觉的世界。在行动的过程中,必然是和思考同时进行的,而从思考进入到感觉的状态,却是一个不小的突破点。
拿我们最熟悉的食物举例。
如果人的身心都处在健康的状态,只在想吃的时候吃,也只吃自己喜欢的东西,这显然不成问题,这是因为,人体的感应器管在正常运转的时候,能清楚地感觉到身体的欲望和想要的量。
但是,如果身体机能不够健康,暴饮暴食便是日常了。
总有人喜欢告诉我们吃什么对身体好,吃什么又会损害身体健康,其实食物本身并没有好坏之分,真正造成食物好坏的是我们吃东西的方式和习惯。
而物品也并非是本身不好,是我们的判断失误才导致物品杂乱堆积,一切错误的根源在于自己的感应力。断舍离正是磨砺内在感应能力的技术,而在瑜伽里,人们把这种感应力叫做内在智慧。
过多的物品会使自己变得烦躁,内在智慧也会变得迟钝下来,我们必须通过行动让它重回生机,而所谓的行动便是“断舍”。
扔掉自己不需要的东西,这个简单的动作带来的更深层次的含义是——它在修炼你的内在智慧。
无论是食物还是居住环境,都能通过我们的思考和行动,保证它的正确性和舒适度,而我们也一直在这样的过程中修炼着。
使用价值才是价值
为什么我们要把不用的清出去?因为物品只有在使用时才具有价值,因为物品在当下应该出现在需要它的地方,也因为物品只有处在恰当的位置时,才能展现美感。
假如我们生活在河流的中游,这里有许多过去曾经使用过,但是现在不会再用的东西。
此刻我们该想的并不是这些东西以后还用得着,应该留下来,而是要让这些东西顺流而下,送到那些真正需要的人那里。
说到底,物品会因为所在场合的不同而变得无用或是有用。
比如饭粒,在饭碗里时人们觉得它是美味又能填饱肚子的东西,但如果它出现在水槽里,就自然会变得脏臭也变得毫无用处。
而断舍离要做的就是通过有意识的选择让物品回到它应该在的地方,回归到需要它的地方。
蒙古人的断舍离生活法
我觉得世界上最能彻底实践断舍离生活方式的是蒙古人。
蒙古人原本是游牧民族,居住在移动式的蒙古包里,蒙古包特有的局限性,只允许他们带一些必要的东西进去。
在避免囤积物品的同时,人们对物质的欲望也就淡薄了,而精神世界却异惊人地丰富起来。
然而,当蒙古包不再是蒙古人生活必须、当都市化进程逐渐加快时,与断舍离截然相反的生活状态也开始在蒙古蔓延,乌兰巴托市内的餐馆和办公室的杂乱程度,是喜爱干净的日本人不可想象的。
城市化进程的势不可挡,加速了蒙古人对断舍离的抛弃,但断舍离绝对不是仅仅适用于物质匮乏的早期社会,在物品繁多、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它才更有意义。
早期的断舍离是一种必须和无奈之举,而如今,断舍离是一种选择,一件事只有在还有别的选择的时候,选对才更加难得和珍贵。
我们也期待着在未来的某一天,蒙古人会再次拾起断舍离!
【结语】
今天我们了解了转变意识的三个阶段,也进一步从人与物品的关系中佐证了断舍离的重要性,东西只有在使用的时候才有价值,这就要求我们放弃对物品的执念、放弃所谓的舍不得,让物品流入更需要它们的人手中,去发挥更大的作用。
另外,蒙古人对断舍离先后截然不同的态度也引起了我们注意和深思。那么我们在读了那么多道理之后为什么依然没办法收拾、没办法丢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