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选
  • 会员

无聊的神经科学解释

2018年6月18日  来源:利维坦 作者: 提供人:鲁鲁的小屋

利维坦按:在中文语境中,无聊可以用来形容两种境况:一种是不知道该干嘛的无所事事,另一种是枯燥无味的当下进程。这其中除了客观原因所导致的无聊状态,我们往往更容易忽视自身对于无聊的敏感程度。

然而凡事大体都是这样的。一件在你看来可能是极度无聊的事情,在另外一个人看来确是趣味丛生,兴趣点的差异并不能完全解释,相比之下是每个人对于现状的接受度与在其中寻求“不无聊” 的点的方式有所不同。“苦中作乐”有时候更像是个积极词汇。

文/Yasmin Kim Georgie

译/乔琦

校对/斩光

原文/scanberlin.com/2016/06/23/turning-the-spotlight-on-boredom/

本文基于创作共同协议(BY-NC),由乔琦在利维坦发布

枯燥乏味的课程,讲师平淡无奇的叙述,却还得耐着性子勉强听下去,身体里的每一个细胞都尖叫着抗议:“停停!都给我停停!我要出去!”想必几乎每个学生都能理解这样的不快心情。然后,你便开始神游天外,思绪一点点地飘离课堂,想象着如何更开心地利用这段时光,比如和好友外出闲逛,咪几口不同口味的啤酒(最好再配点烤肉?) ,又或者盘算一下自助餐厅的午饭到底应该吃点什么?(编者注:诸位都看到了,这位作者的内心活动就是这么丰富,是不是有点闷骚?)

走向硬核:无聊的神经科学解释

图源:medium

无聊是人们常见的心理体验,各种情境下产生的无聊现象也已受到了广泛研究,比如闲暇时间的无聊,工作时的无聊,以及,毫无疑问地,学习时的无聊。不过,在过去的数年间,神经科学对这个问题愈发关注,人们提出了很多问题,例如:“生理指标如何反映无聊的体验?”“无聊的时候,大脑里发生了什么?”“为了避免无聊,我们愿意付出什么代价?”以及最后一点,“无聊对我们有好处吗?”在这篇文章里,我就会深入解析这些问题。

无聊与注意力

既然要对无聊做点科学研究,那必须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给它下个定义。伊斯特伍德(Eastwood)和他的同事们想要将已有的有关无聊的理论整合起来,形成一条定义。他们将无聊概念化为“一种渴望参与到令人兴奋的活动中去却无法实现的恼人体验” 。最重要的是,他们提出,应该用注意力来定义无聊的深层心智状态。

(journals.sagepub.com/doi/10.1177/1745691612456044)

如今的这个数字时代,无聊似乎已经成了我们的假想敌。网站和各种线上主体的一大设计宗旨就是抓住我们的眼球,不让我们右上角点叉离开。于是,许多网站的标题上都带上了“无聊怎么办”这种字样,而正文则充斥着只含少量文字的高参与度和娱乐性的内容,其设计目的都是吸引那些无法持续保持专注的用户。本文可怜的作者也有这种苦恼:什么,这个视频超过两分钟?为什么你事先不告诉我!?什么,我看的这个博客帖子竟然没有一条条把观点列出来?

在一项探究无聊与注意力关系的研究中,马尔科夫斯基(Malkovsky)和他的同事们将具有不同程度无聊倾向的个体表现进行了比较。具体内容是一项需要持续保持专注的任务(根据图像提示作出反应,按下按钮或是停止某个动作)。结果并不出人意料,它表明,在持续保持专注方面,那些容易无聊的人表现更差。

(link.springer.com/article/10.1007%2Fs00221-012-3147-z)

这项研究还表明,那些有高度无聊倾向的人还可以细分为淡漠型和激越型。淡漠型无聊倾向者与注意力衰退关系更大(比如把钱包放到冰箱里——这可是真实的故事!),而激越型无聊倾向则与成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即多动症)的一些深度症状(比如无法集中精力启动一项任务)联系在一起。尽管这项研究的结果颇为诱人,但其试验方法严重依赖于被试提交的主观性自我评估报告,因此不能揭示严格的因果关系。我们还需要更多更直接的研究实验。

走向硬核:无聊的神经科学解释

图源:Fandom

另外,无聊是一种体验性的状态,这和变得无聊的倾向是不同的。因此,实验中采用主观性自我评估的方法,来衡量被试的无聊倾向程度,得出的结果有可能会偏离将无聊作为一种特别的精神状态加以研究的初衷。

如果要使用认知神经科学的手段,将无聊作为一种体验性状态(无聊态)来研究,那就要求,必须在实验室中成功地创造并且操控无聊的状态,这就相当于为这个实验开发一种全新的研究手法,同时还要找到能客观、直接体现无聊的参量——既可以是一种神经活动模式,也可以是一种生理指标。

走向硬核:无聊的神经科学解释

图中的小猫正在向我们展示一种无聊状态下,猫咪常有的生理反应。图源:Fandom

无聊的心理生理学特征

就在前几天开展的一项研究中,梅里菲尔德(Merrifield)和丹克特(Danckert)试图将无聊同其他情感状态(比如悲伤)区分开来,将其作为一个特殊的类别加以研究,并描绘出无聊的心理生理学特征。该研究对无聊态使用了程度评估的方法,同时还评估、采用了一些生理学指标。

走向硬核:无聊的神经科学解释

图源:MRWGifs

研究结果表明,相对悲伤的状态来说,无聊的状态有如下这些生理学特征:心跳更快;皮肤电导率更低;皮质醇水平更高。不过,相对标准状态而言,无聊状态时的皮肤电导率却更高。这表明:1)无聊确实是一种独立的心理生理学状态;2)无聊同兴趣上升(对其他事物)以及注意力不集中有关。

(link.springer.com/article/10.1007%2Fs00221-013-3755-2)

无聊到了何种程度,我们便无法忍受?

电影《空前绝后满天飞》(Airplane)中有一个反复出现的笑料:无论哪个可怜虫不幸坐到了主角泰德·斯特赖克(Ted Striker)的身旁,他都会不停重复叙述那些“无聊到死”的故事。一旦他进入了这些又臭又长的故事,荧幕上的画面便会跟着他闪回到战争现场以及他与前情人伊琳( Elaine)的情感纠葛。当画面再度回到当下之时,这些乘客已经无聊至极,却无法逃脱,便只能采用各种各样的方法自杀——一个上吊,一个把头埋进了汽油里(在最后时刻获救),另一个则不停地拿刀戳自己——他们只是想逃离泰德那又臭又长的故事。那么,这个戏剧化的桥段真实性几何呢?

最近,哈弗曼斯(Havermans)和他的同事们提出了这样一个疑问:无聊是否会增强人们追寻正向奖励刺激的驱动力——更直白地说,就是是否会增强人们逃离无聊的驱动力。为了解决疑问,他们开展了两项独立的实验,其区别在于无聊导致的“摆脱”方式不同。

(www.ncbi.nlm.nih.gov/pubmed/25447018)

在这项研究中,被试分为了两组:一组看一小时纪录片,处于一种普通状态;另一组则在一小时内,反复观看一段无聊的视频,处于一种无聊的状态。无论是哪一组被试,他们都可以在实验中随心所欲地吃巧克力豆(实验1),或者自由选择不同强度的电击来让摆脱无聊(实验2)。

走向硬核:无聊的神经科学解释

图源:Science Direct

你也许会凭直觉猜测这项研究的结果:没错,在第一个实验中,相对于那些处于普通状态的被试,无聊确实让处于这个状态的被试吃了更多巧克力豆。但是,在第二个实验中,被试同样倾向于使用更高强度的电击来脱离无聊状态。这些结果表明,无聊这种讨人厌的状态,会让人们产生强烈的想要逃离一成不变的环境的欲望,甚至到了不惜自我伤害的程度。

走向硬核:无聊的神经科学解释

骆驼在无聊时可能也想要巧克力豆吧。图源:Fandom

不过,无聊是否也有好处?

作为一种不受待见的情感状态、一种注意力严重不集中的精神状态,通常,无聊被视为一个有待解决的问题,一种对行动力和生产力的妨碍。然而,本奇(Bench)和连奇(Lench)却给我们提供了一个不一样的视角,他们认为,无聊有助于我们寻找其他目标,避免在一棵树上吊死的情况出现。原因是,处于无聊状态时,人们对当下面对的无聊任务的注意力下降,对寻找替代方案的兴趣则上涨了。

走向硬核:无聊的神经科学解释

图源:Coburg Banks

同样地,上面提过的某些近期发现可能也进一步支持了这个论断:从心理生理学指标来看,无聊状态下兴趣上升、注意力下降;无聊不仅会迫使人们寻找令人兴奋的替代物以逃脱无聊的困境,可能还会驱使人们只是为了改变而改变,哪怕那个唯一的替代物也不令人高兴。

(www.ncbi.nlm.nih.gov/pubmed/24202238)

(linkinghub.elsevier.com/retrieve/pii/S0195666314005200)

从这个角度上说,尽管无聊的状态是一种不愉快的体验,但我们也许真的可以将其视作一种有益且适应于环境变化的机制。在当下的任务无法持续让我们保持专注之时,无聊可以让我们及时脱身向前看,去探寻新的刺激点和替代物。这样看来,我们甚至可以这么说:在某种意义上,无聊可能不是动力的敌人,而是让我们寻找新目标的驱动力。

将无聊视作一种独立且与众不同的状态来加以研究,已经成为了当下认知神经科学的一大研究趋势。为了证认无聊状态背后的神经活动模式,为了研究无聊状态与大脑内部注意力网络间的关系,我们还需要开发更多在实验室中诱导出无聊状态且对其加以研究的特定方法。目前来看,我们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不过,在各种其他层面上检视无聊状态也同样颇有价值,我们可以就此提出如下这些开放问题:为什么我们会感到无聊?无聊会不会帮助我们适应环境?如果是,原因何在?在这个想要保持专注愈发困难的数字时代,这些问题与我们生活的联系尤其紧密。

如涉及版权,请著作权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或支付费用事宜。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