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选
  • 会员
人类社会历史-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第一部分:认知革命-第一章人类:一种也没什么特别的动物-家族秘史-“思考”的代价-厨师的种族-兄弟的守护者-第二章知善恶树-标致汽车的传说-绕过基因组的快速道路-历史和生物学-第三章亚当和夏娃的一天-原始的富裕社会-会说话的鬼-和平还是战争?-沉默的帷幕-第四章毁天灭地的人类洪水-罪名成立-地懒的绝灭-诺亚方舟+第二部分农业革命-第五章史上最大骗局-奢侈生活的陷阱-神圣的干预-革命的受害者-第六章盖起金字塔-未来的来临-由想象所建构的秩序-真正的坚信者-监狱的高墙-第七章记忆过载-由库辛签核-官僚制度的奇迹-数字的语言-第八章历史从无正义-恶性循环-美洲的“洁净”观念-他和她-性与性别-当男人究竟有什么好的?+第三部分人类的融合统一-第九章历史的方向-用一种间谍卫星的高度-全球视野-第十章金钱的味道-这要怎么算?-贝壳和香烟-金钱的运作原理?-黄金福音-金钱的价格-第十一章帝国的愿景-究竟帝国是什么?-这是为你们好-历史上的好人和坏人-第十二章宗教的法则-让羔羊变得沉默-偶像崇拜的好处-神是唯一-善恶之战-自然法则-当崇拜的对象变成了人-第十三章成功的秘密-马后炮的谬误-盲目的历史女神克丽欧-第四部分科学革命-第十四章发现自己的无知-不知为不知-科学教条-知识就是力量-进步论的理想-吉尔伽美什计划-科学研究的恩客+第十五章科学与帝国的联姻-为什么是欧洲?-征服的心态-地图上的空白-如同来自外层空间的侵略者-罕见的蜘蛛,被遗忘的文字+第十六章资本主义教条-会变大的饼-哥伦布也需要金主-以资本之名-对自由市场的崇拜+第十七章工业的巨轮-厨房里的秘密-能源的汪洋大海-输送带上的生命-血拼的年代+第十八章一场永远的革命-摩登的现代-家庭和社群的崩溃-想象的社群-变动不休-我们这个年代的和平-帝国的退位-核子和平+第十九章从此过着幸福快乐的日子-快乐该如何计算?-快乐的化学成分-生命的意义-认识你自己+第二十章智人末日-老鼠和人-让尼安德特人再现-仿生的生命-另一种生命-奇异点-科学怪人预言-后记变成神的这种动物-历史年表-为什么各地神话里都有大洪水?-河森堡:中国版《人类简史》到底说了些什么-现代西方是华夏派生的“子文明”-《人类简史》农业革命是一场骗局?智人、谷物与家畜谁是幕后推手

第十四章发现自己的无知

2018年6月26日 字数:1952 来源: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 作者:尤瓦尔·赫拉利 提供人:chunti......

假设有个西班牙农民,在公元1000年沉沉睡去,等到他醒来的时候已经过了500年,虽然这时哥伦布的水手已经登上新大陆,但他看看四周的世界,还是会感到十分熟悉。这时的科技、礼仪和国界都有许多不同,但这位做了个李伯大梦的中世纪农民仍然能有家的感觉。然而,如果是某位哥伦布的水手做了这场梦,醒来的时候听到的是21世纪的iPhone铃声,他会发现自己处在一个完全陌生、无法理解的世界。他很可能会问自己:“这是天堂吗?还是地狱?!”

在过去500年间,人类的力量有了前所未有的惊人成长。公元1500年时,全球智人的人口大约有5亿,但今天已经到了70亿。68人类在1500年生产的商品和服务总共约合现值2500亿美元,69但今天每年人类生产的价值约为60万亿美元。70在1500年,全人类每天总共约消耗13万亿卡路里,但今天每天要消耗1500万亿卡路里。71(看看这些数字,人口增加了14倍,生产增加240倍,消耗的能量增加了115倍。)

假设有一艘现代战舰回到了哥伦布的时代,只要几秒就能摧毁整个哥伦布的船队,更能轻松击沉当时所有世界强权的海军,自己连个刮痕都不会有。只要有五条现代的货柜船,就能承载当时全世界所有船队所运的货物。72只要有一台现代计算机,就能储存中世纪所有图书馆里全数抄本和卷轴的信息,而且还剩下许多空间。就算把所有前现代王国的财产数量全部相加,也比不上现在世界上任何一家大型银行。73

在公元1500年,有几个城市人口已经超过10万,多数建材使用泥土、木材和稻草;只要有三层楼的建筑,就已经算是座摩天大楼。街道是有车辙的泥土路,夏天尘土飞扬,冬天泥泞不堪,街上满满的是行人、马匹、羊、鸡,以及少数的运货马车。城市里最常听到的噪音是人声和动物声,偶尔还会听到锤子和锯子的声音。日落时分,城市景观是一片黑,只有偶尔能见到的几点烛光,或是火把闪烁。如果这种城市的居民看到了现在的台北、纽约或孟买,他会怎么想?

在16世纪前,从没有人绕地球航行一周。一直要到1522年,麦哲伦的船队历经72000公里的旅程,终于回到西班牙,完成了环球壮举。这趟旅程耗时3年,几乎所有探险队员都在途中丧生,麦哲伦也是其中一员。而到了1873年,在科幻小说家凡尔纳(Jules Verne)的想象中,富有的英国探险家福格(Phileas Fogg)已经可以只花80天就环游世界一周。而到了今天,只要有中产阶级的收入,任何人都能够在48小时内轻松又安全地完成环球大业。

在公元1500年,人类还被局限在地面上。虽然可以盖起高塔、爬上高山,但天空仍然是专属于飞鸟、天使和神的领域。而到了1969年7月20日,人类登陆月球。这不只是一项历史成就,更是一项演化上甚至是宇宙间的壮举。在过去40亿年演化期间,没有任何生物能够离开地球大气层,更不用谈要在月球上留下手印或足迹。

在地球上,微生物占了全部有机体大约99.99%,但人类要到非常晚近,才对微生物有所认识。这并不是因为微生物与我们无关,相反的是,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有数十亿个单细胞生物,而且还不只是搭搭便车的关系。微生物可以说是我们最好的朋友,也是最致命的敌人。有些微生物可以帮助消化、健胃整肠,而有些则会导致疾病、造成感染。一直要到1674年,才有人第一次真正看见了微生物。当时安东·冯·列文虎克(Anton van Leeuwenhoek)自制了一台显微镜,用来观察一滴水,他看到里面有许多小生物动个不停,这让他大吃一惊。在随后的300年间,人类才开始认识了许许多多的微生物物种。时至今日,我们已经能够治疗大多数由微生物造成的致命传染病,也能够将微生物用于医疗和产业用途。像是我们可以用细菌来制造药物、生物燃料,或是杀死寄生虫。

然而,如果要在过去500年间挑出一个最重大、具代表性的一刻,一定就是1945年7月16日上午5点29分45秒。就在这一秒,美国科学家在新墨西哥的阿拉莫戈多引爆了第一颗原子弹。从这时开始,人类不仅有了改变历史进程的能力,更有了结束历史进程的能力。

将人类带到阿拉莫戈多、带上月球的这段历史进程,称为“科学革命”。在这场革命中,人类因为将资源投入科学研究,取得了巨大的新力量。之所以说这是一场革命,是因为一直到大约公元1500年前,全球人类还不相信自己能在医疗、军事和经济方面再有什么突破。政府和富有的赞助者虽然也会将资金投入教育和作为奖学金,但一般来说只是为了维持现有能力,而不是取得新的能力。典型的前现代统治者会赞助牧师、哲学家和诗人,目的是请他们让他的统治合法化,并且维护社会秩序,而不是要他们发明新的药物、武器,或是刺激经济成长。

但在过去的500年中,人类越来越相信可以靠着投资科学研究提升人类的能力。而且这不只是盲目的信仰,而是经过了反复的证明。随着证据越来越多,手中握有资源的富人和政府也就越来越愿意投入科学。如果没有这些投资,人类永远不可能在月球上漫步,不可能操纵微生物,更不可能分裂原子。以美国政府为例,最近数十年投入数十亿美元从事核物理研究。靠着相关研究,美国得以兴建核发电厂,为美国产业提供廉价的电力,而产业又能纳税给美国政府,政府再拨其中部分继续研究核物理。

科学革命的回馈循环。科学需要的不只是研究本身要有进展,更需要科学、政治和经济彼此相互强化。如果没有政治和经济组织提供资源,科学研究几乎就不可能成功。反过来说,科学研究也为赞助者带来新的能力,让他们能够取得新的资源,而部分就会再用来研发新的能力。

为什么现代人越来越相信自己能够靠着研究取得新的能力?又是什么促成了科学、政治和经济的结合?本章先着重在现代科学的独特性,以提供部分解答。接下来的两章会再探讨科学、欧洲帝国、资本主义经济三者之间如何形成联盟。

如涉及版权,请著作权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或支付费用事宜。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