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目前为止,多样性带来的结果都是幸福和快乐。有人也许据此认为,多样性是一件美好的事情。但那只是因为忽略了不同的偏好,也就是说,所珍视的东西有所不同。偏好多样性与工具箱多样性是不一样的:偏好多样性有可能造成冲突,工具箱多样性不会造成冲突。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几乎所有管理学书籍都强调要对某个共同的目标,也就是某种共同的基本偏好取得共识。如果人们不能就想要做成的事情达成一致意见,那么他们作为一个群体就无法发挥很好的作用。
共同的基本偏好不一定意味着完全一致,人们也可以拥有不同的工具偏好。他们对到达终点最好方式的看法可能是不同的。换句话说,对于目标、对于达成目标的手段,人们都可以有不同意见。工具偏好是对于手段的偏好,所以它们隐含了预测模型。我们喜欢或者不喜欢提高最低工资的政策,是因为认为这会帮助或伤害员工。对基本偏好和工具偏好的这种区分意味着,两个人可以就目的地达成一致意见,比如在芝加哥市的查理·特劳特餐厅享用一顿浪漫的晚餐,但是却无法就如何到达那里达成一致意见,是乘出租车,还是坐地铁?9
在研究偏好多样性所导致的潜在问题时得到的结果,其实最多只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也就是,告诉人们,这里有非常值得关注的问题。在这个领域,第一个结果是阿罗不可能定理,定理指出,在给定的条件下,众多个体偏好无法集结为一个群体偏好。第二个结果是由著名经济学家查尔斯·普洛特(Charles Plott)证明的,他指出,在多数票决规则下,任何一个可选提案,都可能被其他某个可选提案击败。政治科学家理查德·麦凯尔维(Richard McKelvey)和诺曼·斯科菲尔德(Norman Schofield)证明的第三个结果则是,如果人们按真实意愿投票,那么多数票决规则下的一系列选择,有可能导致任何一种结果。第四个结果,也是最后一个结果,是由经济学家马克·萨特思韦特(Mark Satterthwaite)和哲学家艾伦·吉布德(Allan Gibbard)同时证明的:人们有动机虚假陈述自己的偏好。
不过幸运的是,只有当我们认为偏好多样性是根本原因的时候,上面这四个结果才会导致一幅暗淡画面的出现。事实上,在许多组织和社区中,所有成员都为了同一个目标而奋斗。在这种情况下,存在多样性的只是工具偏好。既然如此,我认为偏好多样性的负面影响还不算太糟糕。
在本书第3部分的最后,简要地分析了工具箱多样性与偏好多样性之间的相互作用。在分析过程中,又把前面几部分中得到的一些直觉结论反转了过来。我们在前面一直“吹嘘”多样性视角是一剂灵丹妙药,但是在这里,它们也有“黑暗”的一面,这会导致人们发现过多的可能选择。如果人们有不同的基本偏好,那么当他们有更多可能的选择时,就不太可能取得共识。不过从另一方面来看,不同的基本偏好虽然会在人们进行选择时引起很多问题,但却对解决问题非常有益。我们想要什么,也就是选择的视角,会影响看待问题的方式。因此,在解决问题方面,具有不同偏好的人群通常比偏好一致的人群更加成功。意见分歧不只会令团队内部纷争不断,有时也会使团队变得高效。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