笛卡尔的公理化方法
我们在第2章结尾时讨论了笛卡尔,当时我们看到笛卡尔所感兴趣的是找到必定为真的观点,并以其作为基础构建出一个知识结构。从多个角度来看,笛卡尔对于适当的科学研究方法的观点与亚里士多德的观点非常相似(尽管笛卡尔并没有将自己局限于亚里士多德所采用的纯粹的三段论方法)。具体来说,笛卡尔所感兴趣的也是利用演绎推理从必定为真的起始点得到确定的知识。
与亚里士多德一样,当笛卡尔试图找到得到一致认可的起始点时,遇到了大致相同的问题。当这个起始点与宇宙相关时,似乎完全不存在得到一致认可又让我们感到确定的关于宇宙的基本原则。因此,在与宇宙相关的起始点方面,笛卡尔的方法所遇到的问题实际上与亚里士多德的相同。
不过正如我们在第2章中看到的,在某个点上,笛卡尔在寻找必定为真的起始点时把自己的大脑也考虑了进去。正如我们在第2章中看到的,认为笛卡尔的“我是,我在”必定为真,这是站得住脚的。因此,笛卡尔可能找到了至少一个(大体上说)得到一致认可的、必定为真的观点作为起始点。
然而,我们在第2章结尾时同样也讨论了,笛卡尔这个方法的基本问题是,它不足以成为一个基础。简言之,在寻找关于这个世界的必定为真的起始点时,笛卡尔的问题与亚里士多德的问题是一样的,也就是,似乎不存在得到一致认可的、必定为真的起始点。尽管,一个人至少可以在“我存在”(至少作为一个思考主题存在)的主张上找到某些确定性,对这一观点可能有更多共识,但是这个观点同样太单薄了,无法成为进行知识构建的基础。
波普的证伪主义
卡尔·波普(1902—1994)是证伪主义方法最著名的支持者。波普本人并没有把证伪主义当作一个明确的科学研究方法。事实上,他认为没有哪一个科学方法是明确的。然而,他确实认为证伪是科学的一个关键元素,也是区分科学理论与非科学理论的关键前提。接下来,我们将概括地了解一下波普的观点。
总的来说,波普认为科学强调的应该是尝试对理论进行反驳,而不是证实理论。根据波普的观念,对很多理论来说,找到证实证据实在太容易了。借用波普所使用的一个例子,也就是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波普认为这个理论所做出的“预言”已经非常概括化,几乎任何一个事件都可以被解读为证实了这个理论。因此,这种理论的证实证据对波普来说就变得无关紧要了。
相比之下,思考一下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正如我们在第4章开篇提到过的,爱因斯坦相对论的预言是恒星光线在经过太阳这样的大质量物体附近时会发生弯曲。如果这样的恒星光线弯曲真的会发生,那么这个现象可以在日食过程中观测到。因此,爱因斯坦的理论做出了一个明确而又夸张的预言,而且其他任何竞争理论都没有做出这个预言。由于爱因斯坦的理论做出了这样一个夸张的预言,而且这个预言很容易就可以被证明有误,从这个角度来看,爱因斯坦的理论冒了很大的风险。
从某个意义上来说,对于波普而言,一个理论所冒的风险越大,它的科学性就越强。举个例子,由于刚刚提到的这些原因(也就是爱因斯坦的理论做出了一个明确而又夸张的预言,因此冒着很快就会被证明有误的风险),爱因斯坦的理论与诸如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相比,就是一个更好的科学理论范例。总的来说,对于波普而言,这就是好的科学的特点,也就是科学应该强调证伪而不是证实,应该努力寻找有风险的理论。
正如前面提到过的,波普并没有特别强调证实证据。对他来说,一个成功的科学理论,其特征并不是有大量证实证据,相反,一个成功的科学理论应是:即使尝试反复通过对明确而夸张的预言进行验证来反驳,也仍然能站得住脚。这种证伪主义方法,也就是强调尝试对理论进行证伪而不是证实的方法,就是波普观点的核心。
以上是对波普观点相当简略的一个概述,但已经足以让人对波普所青睐的方法有所理解。你可能会猜测,我们之前讨论的有关不证实推理的命题,以及对奎因-迪昂论点进行讨论时所提到的命题,与波普的观点都是相关的。之前我们曾提到,几乎没有不证实推理的例子像它们本身看起来那么简单,就算真的有这样的例子,数量也非常少。相反,如果一个理论做出了预言,但实际结果与预言并不吻合,那么始终存在的一个选择是摒弃某个辅助假设而不是摒弃主要理论,而且这个选择确实通常都更为合理。简言之,尽管毫无疑问,不证实证据在科学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但是围绕这类证据的命题却非常复杂,从而使不证实,或者说证伪,不太可能成为科学的核心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