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京杭大运河南下。
元朝灭亡南宋后,南北阻隔被打破,全国实现了统一。为了进一步加强南北地区联系,元朝在以前运河的基础上,截弯取直,陆续开凿了济州河、会通河、通惠河,使杭州到大都的运河航道全线贯通。马可-波罗来华期间,目睹了大运河建成后所带来的奇迹,称:“河中的水宽而深,就像大河一样。它起到很好的联结作用。满载货物的大船可以从瓜洲一直航行到汗八里城。”
马可?波罗曾多次沿大运河南下,游览运河沿岸的城市。这些城市,在他的游记中都有较为详细的记载,下面让我们来看看他在镇江是如何进行记述的。
在镇江,马可-波罗提到当地聂思脱里派基督教的传播情况。指出当地在至元十五年(1278年),蒙古大汗曾任命一位叫马薛里吉思(Mar Sarghis)的基督教徒为地方官,治理当地三年。他在任期间,曾建立两座基督教堂,而在他之前,当地并没有一座礼拜堂。
据元代至顺年间编纂的《至顺镇江志》记载,当地确实有过一位名叫马薛里吉思的副达鲁花赤,而且他确实也是基督教徒。马薛里吉思是在至元十五年上任的,上任时间与马可?波罗所记完全相符。马薛里吉思在镇江当地建礼拜堂的情况,《至顺镇江志》也有详细记载,指出他曾在镇江、丹徒、杭州先后建立过七座聂思脱里派基督教堂。
此外,马可-波罗还回忆说,在他到镇江前,在瓜洲对岸看到江中“有一座完全由岩石构成的岛屿,岛上建有佛寺一座,寺内住着二百名和尚,敬奉众多偶像”。这显然就是我们所熟知的金山寺。只不过,沧海变桑田,当年在江心的金山寺,因长江南岸泥沙淤积,如今已与南岸连为一体,成为镇江著名的名胜古迹。
上面介绍的,只是《马可-波罗游记》的几个小片段。
实际上,《马可-波罗游记》所记中国见闻,涉及地域之广阔,细节之生动,都是无与伦比的。
几乎像我们所见到的同时代其他游记一样,在具体年代、数字、地理状况等方面,《马可?波罗游记》都有不准确、前后矛盾,甚至是严重失实的地方,而且由于马可?波罗本人不懂汉语,再加上目前所见抄本种类繁多,使得游记中出现的大量地名、人名,已经变得难以释读。但不可否认的是,如果不是身临其境,是很难讲得那么具体生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