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选
  • 会员

萨迦派的崛起

2020年6月17日  来源:中国通史 作者:卜宪群 提供人:xionghao59......

萨迦派的崛起。

八思巴是元朝初年藏传佛教萨迦派的首领。萨迦,藏语原意为灰色的土地,因为这一教派的主寺萨迦寺所在地土色灰白,才有这样的称呼。据成书于17世纪的《萨迦世系史》记载,萨迦派的创始人官却杰波,是吐蕃政权显贵家族——款氏的后裔,原来为宁玛派教徒,后来跟随卓弥译师学习“道果法”,成为卓弥五大弟子之首。他在北宋熙宁六年(1073年)创建了萨迦寺,萨迦派即由此发展而来。

吐蕃地区原来盛行苯教,松赞干布迎娶文成公主与尼泊尔尺尊公主后,佛教传入吐蕃,逐渐开始兴盛。9世纪中叶,达磨赞普灭佛,佛教势力受到严重摧残。不久,达磨赞普被佛教僧侣刺杀,吐蕃政权也随之土崩瓦解。

吐蕃政权瓦解约一个世纪后,佛教在青藏高原复兴,并发展成独具特色的藏传佛教。藏传佛教在形成过程中产生出不同教派,这些教派大多以始创寺院为中心,逐步向四周扩大影响,形成一些较为松散的政教合一集团,萨迦派就是其中的一支。

蒙古政权在漠北高原兴起时,萨迦派正处在萨迦?班智达的领导下。萨迦?班智达是官却杰波的曾孙,萨迦派第五代首领,也是有名的“萨迦五祖”中的第四祖,本名贡噶坚赞,因为通晓“大小五明”之学,被人们尊称为“班智达”。正是在他当政时期,蒙古政权开始了对青藏高原的统一进程。

1229年,蒙古第二代大汗窝阔台即位。他把与青藏高原接壤的西夏故地——河西走廊封给自己的儿子阔端,由阔端负责经营吐蕃地区。

1239年,阔端派大将多达那波率军深入藏区腹地,接连摧毁了藏传佛教噶当派的寺院热振寺与杰拉康寺。大军撤回后,多达那波向阔端详细汇报了当地各教派的情况。在权衡利弊后,阔端最终挑选萨迦派的萨迦?班智达作为自己统治当地的代理人,并在1244年八月正式向他发出邀请。

1246年八月,年逾六旬的萨迦?班智达带领两个年幼的侄子八思巴、恰那多吉等人,历经两年多的艰苦跋涉,抵达阔端的驻地凉州(今甘肃武威)。不巧的是,阔端本人当时远在蒙古参加选举兄长贵由为大汗的忽里台,于是萨迦?班智达一行不得不留下来,等待他的返回。

阔端返回凉州后,1247年正月,双方正式开始举行会晤。会谈结束后,萨迦?班智达向藏区各派首领及亲友弟子发出许多信件,介绍此次会谈内容,其中最有名的是《萨迦班智达贡噶坚赞致乌思藏善知识大德及诸施主的信》。

在信中,萨迦?班智达首先谈到了蒙古宗王阔端对佛教的虔诚信仰、蒙古政权的强大以及先前对归降者的优待政策,而后详细开列了与阔端谈妥的各项归顺条件,内容涉及西藏的隶属关系以及户口登记、赋税征收、官吏任命、贡品缴纳等具体事项。

在收到萨迦-班智达的信后,西藏僧俗纷纷予以响应。至此,西藏地区开始归属蒙古政权,在阔端的支持下,萨迦派也一跃成为藏传佛教各派中居领导地位的教派。

会谈结束后,萨迦-班智达与阔端建立了良好关系,被尊为上师,留在凉州白塔寺。在此期间,他讲经说法,信徒日增,为藏传佛教在蒙古社会的传播打了基础。他的两个侄子,八思巴被指定为萨迦-班智达的继承人,学习佛法,恰那多吉则奉命娶阔端之女,穿蒙古服装,习蒙古语言。1251年,长年患病的阔端于凉州去世。同年,萨迦-班智达也在白塔寺圆寂,结束了他不平凡的一生。

萨迦-班智达与阔端的凉州会谈,在中国历史上是一项具有深远意义的大事。作为蒙藏关系的开拓者,他们二人以积极合作的态度和平解决了西藏的归属问题,为西藏地区最终并入中国版图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以后元朝历代皇帝大致继承和发展了阔端的方略,利用萨迦派建立对西藏的统治。

八思巴 / 萨迦派 / 忽必烈 / 大元帝师

如涉及版权,请著作权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或支付费用事宜。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