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选
  • 会员

接二连三的宫廷内讧

2020年6月17日  来源:中国通史 作者:卜宪群 提供人:xionghao59......

接二连三的宫廷内讧。

景福元年(1031年),辽圣宗即将死去。他继承母亲萧太后的事业,使辽朝国力达到最高峰,称得上一代圣君。但他临死前始终放不下一件事,所以特地在遗诏中告诫他的继承人耶律宗真:千万不要与生母杀掉齐天皇后。

齐天皇后生过两个儿子,但都夭折了。宫女萧耨斤为辽圣宗生下了耶律宗真。齐天皇后对耶律宗真养如己子,引起萧耨斤的怨恨。辽圣宗知道,一旦萧耨斤得势,以她的性格,很容易报复齐天皇后。如果这样,不只是皇宫将发生内讧,大辽王朝也免不了陷入内讧的泥淖。

辽圣宗深知内讧与国家衰亡的关系。他想竭力阻止内讧尤其是宫廷内讧的发生。但是,悲剧还是上演了。

十六岁的耶律宗真刚刚即位,萧耨斤就马上烧毁辽圣宗的遗诏,临朝摄政。此时,齐天皇后也按照辽圣宗的遗诏成为齐天太后。辽兴宗耶律宗真对齐天太后很有感情。但萧耨斤要报“夺子之恨”。她不顾辽兴宗的阻拦,先将齐天太后囚禁起来,紧接着胁迫其自杀。

在辽兴宗即将亲政时,萧耨斤试图另立次子耶律宗元为帝。但此时的耶律宗元显然实力弱小,他将此事暗中告诉了辽兴宗。辽兴宗忍无可忍,发动军队,将彪悍的皇太后囚禁起来。

事情远没有结束。萧耨斤点燃了耶律宗元的皇帝梦,为下一轮的皇族内讧埋下了祸根。辽兴宗封耶律宗元为皇太弟,并许诺传位给他。然而,辽兴宗去世时让自己的儿子耶律洪基即位,即辽道宗。

清宁九年(1063年),辽道宗在太子山秋猎,耶律宗元及其同党发动叛乱,北院枢密使耶律乙辛等人率宿卫拼死抵抗,双方互有伤亡,而勤王军已至,耶律宗元仅带数骑逃至大漠,最终自杀身亡。

一场皇族内讧就此结束,但可怕的事情还在后面。

皇族内讧,使辽道宗对皇族至亲失去了信任,转而倚重平叛有功的耶律乙辛。耶律乙辛乘机遍结党羽,擅权自重。皇太子整饬朝政时威胁到了耶律乙辛,由此引发了皇室与权臣的直接冲突。

耶律乙辛没有直接叛乱,却使出了阴险的手段。他诬陷皇后与伶人通奸、太子结党叛乱,以此迷惑辽道宗,使得皇后、太子一一被杀。直到耶律乙辛又将毒手伸向辽道宗的皇孙——唯一的直系继承人耶律延禧时,杀妻杀子的辽道宗这才有所醒悟,最终确立了耶律延禧的皇储地位,将耶律乙辛杀死。

新疆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所长贾丛江

辽朝统治集团的内讧这么多,主要和两项制度有关系,一项是针对皇帝的斡鲁朵制,也叫宫卫制,每个皇帝有自己的斡鲁朵,即宫卫,有自己的军队、部曲、州县、经济收入;另外一项和皇帝斡鲁朵制有些像,叫头下军州制,主要是针对贵族大臣的,贵族本身有相对比较独立的经济和军事力量,这也是导致内讧的一个最主要的制度根源。

乾统元年(1101年),辽道宗死,耶律延禧即位,即天祚帝。在他眼中,辽朝内部在清洗耶律乙辛集团以后,已经没有什么忧患了。外部环境也是和平的,澶渊之盟后辽与宋修好,辽与西夏也保持着很好的关系,其他周边各部落均臣服于辽。在这样的情况下,天祚帝只知道享乐,沉湎于游猎,根本不理朝政。他还常常征调女真部落的首领、贵族陪自己射猎,像使唤奴隶一样,让他们呼鹿、射虎。他还向女真索要海东青和珍珠,使女真苦不堪言。他的见识也就如此而已。他并没有意识到辽朝的基础已动摇,急需加强统治以挽危局。

辽墓壁画《侍从牵马图》

新疆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所长贾丛江

耶律延禧在位的时候,不止是女真,在他之前的11世纪末期,实际在西北边的漠北草原上已经发生了大规模反辽的叛乱,辽朝镇压叛乱前后花费九年时间,对自身力量已造成很大损失,但是耶律延禧没有意识到这些问题。

辽朝的逐渐虚弱和女真人力量的逐渐增强形成明显的对比。女真族迫切地想要摆脱辽朝的压迫。他们组成部落联盟,形成较大的合力。当富有胆识的完颜阿骨打担任联盟长时,女真迅速崛起。完颜阿骨打率先违抗天祚帝的命令,成为女真的英雄。在他的带领下,女真内部团结起来,同仇敌忾,要与辽朝一争高低。

在首领完颜阿骨打的率领下,女真部队向辽朝发动了战争。辽军节节失利。1115年,完颜阿骨打建立金国,攻占黄龙府。九月,天祚帝率十万大军,号称七十万,发起声势浩大的亲征。金军只有两万,武器装备远远不及辽军,力量对比悬殊。天祚帝决心一举消灭女真。而金军内部也在强大的压力下产生了畏惧心理,就连首领完颜阿骨打也在悲壮的情绪中事先安排好了后事。这是一场决定辽金命运的战争。

然而,奇迹还是发生了。谁也不曾想到,拯救金军命运的力量竟然来自辽军。就在决战即将爆发之时,一支辽军悄悄离开天祚帝,直奔空虚的上京。

这支队伍由辽军都督耶律章奴率领。耶律章奴认为天祚帝昏庸无度,大辽基业迟早要坏在天祚帝手中。所以,他临阵发动政变,准备拥立天祚帝的堂叔魏王耶律淳为帝。对于辽朝来说,这次内讧是如此不合时宜。

耶律章奴的釜底抽薪之举,使天祚帝不得不赶紧从前线撤兵,平息政变。金军趁着辽军仓促撤退之际,集中兵力追击其中坚。辽军死者绵延百余里。而更主要的是,天祚帝亲征失败,严重打击了辽军的军心。

金军步步紧逼,辽军一败再败,上京陷落,天祚帝仓皇逃窜。

局面继续恶化。为夺回辽朝占领的燕云十六州,宋朝与金朝订立了联合灭辽的海上之盟。如此一来,辽朝腹背受敌,面临前所未有的灭国危险。

金军迅速攻陷辽中京大定府,一路追杀。天祚帝先逃到南京,接着又逃到鸳鸯泊(今河北张北西北),逃到西京,继而逃往夹山(今内蒙古武川西南)。

面对急转直下的局面,辽朝大臣们都想挽狂澜于既倒。耶律大石就是其中重要一员。耶律大石,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的八世孙,不仅身份显赫,而且通晓契丹、汉文字,为文武全才。他二十九岁时考中进士,不久升迁为翰林应奉。按照辽朝科举制,只有殿试第一名才能被授予此职。耶律大石因此闻名遐迩。此后,他先后担任泰州刺史、祥州刺史等职。

天祚帝逃往夹山时,耶律大石正担任辽兴军节度使,镇守南京道,称得上是辽朝的中流砥柱。然而,当辽朝面临灭顶之灾时,耶律大石成为又一场内讧的主要成员。

耶律大石忠于辽王朝,但天祚帝弃国家于不顾的行为深深地刺痛了他。此时的他,将另立新君视为挽救辽王朝的重要举措。

耶律大石并没有意识到,在国家即将破灭的危急关头,这种另立中央的举动也是对辽王朝的致命打击。

1122年,耶律大石等人在南京析津府拥戴耶律淳为皇帝,改元建福,降天祚帝为湘阴王。这就是北辽政权。北辽政权得到许多契丹贵族的拥护,然而由于处于宋和金的强力夹击之下,形势已异常严峻。

耶律大石被委任为西南路都统,统领军队。他的英雄气魄和军事才能得到了展示,一度大败宋军。然而,怯懦的新皇帝耶律淳不久即在恐慌中死去。北辽虽然击败了宋军的进攻,但抵挡不住女真的锐兵。南京失陷,北辽难以为继。

新疆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所长贾丛江

在北辽这个小朝廷投靠谁的问题上,出现了争议。一部分主张降宋,一部分像西王萧干,主张直接到他的地盘西王府去,而另一部分像耶律大石主张转投天祚帝。耶律大石为什么这么考虑呢?其实这是为辽朝的命运考虑。降宋这个出路显然不行,因为降宋还是意味着辽朝消失。到西王萧干那个地方去的话,当然西王萧干也是统治集团的内部人物,但那毕竟不是契丹本族的地盘。这个时候要保持辽朝的正统,使这个王朝能够延续下去,这杆大旗就只剩下了天祚帝。

耶律大石参与了建立北辽的活动,对天祚帝来说,无疑这是一种背叛。但在北辽即将瓦解之时,耶律大石意识到,再不和天祚帝合兵一处,加强力量,辽朝就彻底完了。于是,他冒着被杀的危险,投奔西部的天祚帝。

天祚帝质问耶律大石怎敢另立山头。耶律大石回答:“陛下放弃国家而出逃,使黎民涂炭。即便立十个耶律淳,也都是太祖的子孙。难道不比向他人乞求活命强吗?”天祚帝无言以对,赦免了耶律大石并任命他为都统。

两支力量的团结,给了辽王朝最后的希望。天祚帝又招揽了一些部落,迫切地想要出兵,马上收复失地。

耶律大石保持了冷静,认为辽军当前的力量根本不是金军的对手,急于求战,绝非上策,应该积蓄力量,待时而动。然而天祚帝执意出兵,辽朝内部再次出现无法调解的争执。最后,耶律大石愤然出走。这应该是辽朝的最后一次内讧。

西辽 / 耶律大石

如涉及版权,请著作权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或支付费用事宜。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