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选
  • 会员

中国通史

2020年6月6日  来源:中国通史 作者:卜宪群 提供人:xionghao59......

完颜亮迁都。

位于今黑龙江阿城的金上京会宁府遗址,是金朝初期的都城,金朝的第三代皇帝金熙宗时最终修建完成。金朝正是从这里走向繁盛。

金初并没有形成固定的继承制度,拥有“谙班勃极烈”称号者最终会成为皇帝的继任者。金太宗原来无意让完颜亶继任,但其幼小的年龄成为各方势力争取权力的筹码。在众多权臣的辅佐下,完颜亶最终登上皇位,即金熙宗。熙宗少年即位,大臣辅政,国君有名无实。熙宗成年后力图加强自己的权力,他首先除掉了自比周公的粘罕,接着依靠兀术废掉了粘罕所支持的刘豫伪齐政权,杀掉了自以为太宗继承人而目无熙宗的太宗长子完颜宗磐,为政治改革扫平了道路。

熙宗特别重视汉文化,“所游之处,尽文墨之士”。他不满足于金太宗模仿辽朝汉官制度所进行的改革,而是起用降金的宋代大臣,仿照唐宋旧制,确立了宰辅制度,在中央实行三省六部制。鉴于权臣当道的教训,这次改制废除了女真族原有的勃极烈制度。“平地突起金天龙,面如紫玉真英雄。化行江汉服羌戎,百年以来夸俊功。参用辽宋为帝制,文采风流几学士。”这是元代文人郝经笔下的金熙宗。熙宗参用唐宋旧制,创立的以汉法为中心的政治体制,决定了金朝百余年间的政治走向。

面对复杂多变的权力斗争,熙宗最终无法控制局面,他试图推行的汉官制度阻力重重。他也因此常年处于压抑之中,酗酒为快,滥杀无辜,积怨颇深。这一情形被觊觎皇位已久的完颜亮看在眼里。不久,完颜亮亲手杀掉堂兄熙宗自立。完颜亮就是海陵王。

海陵王认为,金朝疆土广袤而京师偏处一隅,不合时宜。贞元元年(1153年),他在大多数汉族官员的支持下,把都城从上京迁到燕京,改称中都,也就是今天的北京。这样金朝统治中心由东北内移到汉族地区。这也是北京历史上第一次成为王朝首都。

为实现迁都目标,他将始祖以下十个皇帝的坟墓迁到燕京附近的大房山埋葬,同时命令会宁府毁掉宫殿宅第,把原址夷为平地,让百姓耕种。这样破釜沉舟的做法使金宗室、贵族无法回到上京,只能跟从他迁来燕京,海陵王从而将女真地区和汉族地区都置于自己的掌控之下。

北京市房山区金代陵园遗址

海陵王专注于熙宗未竟的事业,加强中央集权,实现政令的统一,改变金代初期制度混乱的局面。正隆元年(1156年),海陵王下令废掉三省制中的中书、门下二省,仅留下尚书一省,作为最高行政机关,以尚书省左右丞相为宰相,和枢密院一起执掌朝政。他还废除了金初期根据风俗不同而设定的南北选,专以词赋开科选拔官员,完善了官吏选任机制。地方行政上,他确定了金代五京、十四总管府、十九路地方行政区的政区格局。他还废掉了金初为安抚中原百姓设立的行台尚书省。行台的取消,使海陵王将河北、河南及中原这一生产最发达的地区掌握在自己手中,结束了金朝权力分散的局面,最终实现了金朝的中央集权。

完颜亮

如涉及版权,请著作权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或支付费用事宜。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