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选
  • 会员
隋唐五代两宋+隋朝(581年-618年)-再造统一-“王气所聚”的武川镇-杨坚崛起——关陇集团登上了历史舞台-隋朝建立——新兴王朝的勇气与智慧-伐陈之战——走向统一-炀帝功过-隋朝的制度创新——中央与地方官制的变革-从晋王到皇帝-“尚秦汉之规摹”——志向远大的隋炀帝-东征高丽——隋王朝开始步入险境-国破身亡——隋炀帝身后事-五代十国(907年-960年)-朱温灭唐,建立五代第一个中原政权——后梁-李克用与十三太保的传奇-石敬瑭割让燕云十六州-后周世宗的神武雄略-五代的削藩尝试-儒衣书服,盛于南唐-钱镠治理苏杭-王审知治闽-偏安一隅的前后蜀-南楚——历史上唯一以湖南为中心的王朝+唐朝(618年-907年)-贞观之治-战功卓著的秦王李世民-变起玄武门-政治环境宽松的贞观之治-“天可汗”唐太宗——贞观时期和谐的民族关系-以人为镜可知得失-立储之困与太宗晚年政局-武则天-武则天的身世-废王立武——关陇集团与新兴力量的较量-保马法-军器监-武则天与高宗合称“二圣”-武则天称帝-标新立异、“自我作古”的女皇-政归李唐-开天盛世-开天盛世是从乱象中走出来的-“救时宰相”姚崇-唐代的制礼作乐-空前繁荣的富庶时代-昂扬与超越的盛唐气象-安史之乱-奸相专权与动荡的政局-外重内轻的军事格局-语言天才与舞蹈专家安禄山-起兵范阳-明皇幸蜀-收复两京-安史之乱的消极影响-中晚唐的困局-藩镇割据-力求振作的唐德宗与“泾原兵变”-元和中兴-牛李党争-唐后期的宦官专权-甘露之变-回光返照式的大中政治-黄巢起义与唐朝覆亡-世界都会长安-隋文帝营建大兴城-唐代长安城与“三大内”-曲江大会和雁塔题名-国际化的大都市-从“象天法地”政治之都向世俗生活之都的转变-吐蕃兴衰-吐蕃崛起-心胸宽广的国王——松赞干布-文成公主入藏-和战之间的唐蕃关系-安史之乱后的唐蕃关系——吐蕃大军攻陷长安-佛教在吐蕃的传播与吐蕃的衰落-敦煌-藏经洞的发现,震惊了世界-华戎所交的都会与灿烂的敦煌艺术-吐鲁番与敦煌-归义军时期-唐朝对外文化交流-以大唐为核心的东亚文化圈-唐代的贸易大通道——繁荣的海上丝绸之路-西行求法的高僧大德-唐代宗教-儒释道辩难-唐代佛教的中国化-道教的极盛-唐玄宗遍注三教-会昌灭佛-佛教的再起-唐代民间的佛道关系+北宋(960年-1127年)-宋太祖-气度非凡的赵匡胤-千秋疑案陈桥驿,一著黄袍便罢兵-先南后北的统一战略-杯酒释兵权与“强干弱枝”-军事制度和官僚制度的改革-募兵制与兵民分离-重文抑武的基本国策-宋朝的“祖宗家法”-斧声烛影,千古之谜-与士大夫共治天下-北人与南人之争-“元老”和“新进”之争-景祐党争-罢免吕夷简,重新起用范仲淹-庆历新政+南宋(1127年-1279年)-澶渊之盟-耶律阿保机统一契丹各部,登基称帝-辽国得到燕云十六州-高梁河之战——宋辽第一次正面对决-雍熙北伐-澶渊之战,两军对峙-澶渊之盟——开启宋辽一百二十年的和平-王安石变法-宋神宗最终选择了王安石-均输法-青苗法-农田水利法-免役法-市易法-方田均税法-免行法-裁减冗兵,整顿编制-将兵法-保甲法-振兴武学-改革科举,振兴教育-新法遭遇的非难-变法派阵营的矛盾和分裂-靖康之难-宋徽宗与蔡京-宋徽宗年间的腐朽统治-海上盟约-靖康之难-宋金和战-宋室南迁-岳飞精忠报国-宋高宗、秦桧卖国求荣-岳飞的死因-谁是害死岳飞的真凶-偏安东南-秦桧专权-宋孝宗革新吏治的努力与“隆兴和议”-南宋后期的政治腐败-联蒙灭金与宋蒙战争的开端-贾似道专权和南宋灭亡-崖山海战-东京梦华-东京的繁华-西湖繁盛-宋代的“经济革命”-宋朝经济的内在矛盾——从纸币说起-宋代新儒学-新儒学的兴起-王安石的“荆公新学”-周敦颐——心传承孔孟,道学启程朱-张载——“横渠四句”-程颢、程颐——北宋理学的实际开创者-朱熹——理学的集大成者-“鹅湖之会”与朱陆异同-浙东事功学派的兴起-宋代文化-宋词——婉约与豪放-诗文革新运动-宋诗——以文为诗,开辟新局-“意足我自足,放笔一戏空”——宋代的尚意书法-古典绘画的全盛时代-通才型科学家——沈括与苏颂-印刷术的高度发达-火药和火器在军事中的广泛运用-造船业、航海技术与“海上丝绸之路”的兴盛

钱镠治理苏杭

2020年6月16日 字数:552 来源:中国通史 作者:卜宪群 提供人:xionghao59......

钱镠治理苏杭。

南唐以东,是钱镠建立的吴越国。从9世纪末占据杭、越,到978年纳土归宋,钱氏政权历时近百年,是五代十国中享祚最久的割据政权。吴越国土狭小,实力不足,又与吴国(后为南唐)为邻,因而钱镠及其子孙都向中原王朝称臣纳贡,借以牵制强邻,求得自保。钱镠在位期间,奖励垦荒,发展农桑,兴修水利,治理湖海,奠定了杭嘉湖平原作为江南粮仓的地位,在混战割据的局势下,使吴越的富庶甲于东南。同时,他大力建设苏州、杭州,从此“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民谚传流至今。

钱镠在杭州城外兴筑百里钱塘江海塘,减轻了潮患,扩大了平陆,发展了海运,对保障杭州的经济发展与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起了积极的作用。钱氏捍海塘采用石头、竹木和细沙等材料筑成,属“竹笼石塘”结构,是中国筑塘技术的一大改进,并为后代所沿用。直到元代,这种“竹笼石塘”法才被“木柜石塘”法所取代。

吴越王钱镠


《钱镠钱俶批牍合卷》

吴越奉佛教为国教,境内佛寺林立,佛塔巍峨。著名的有今天杭州的六和塔、保俶塔、雷峰塔和苏州虎丘的云岩寺塔,由此使得吴越国的高层建筑技术闻名宇内,在当时世界上也是一流水平。杭州人喻皓设计高层建筑匠心独运,时人誉为“造塔鲁班”。

此外,在杭州钱元瓘墓和钱俶生母吴汉月墓中发现的石刻星象图,均以写实手法绘制,并有基本坐标线,准确程度相当高,是中国已发现的最完整、最科学的古天文星象图。西湖烟霞洞的吴越时期十六罗汉造像,风格写实,雕刻技艺十分高超,仪态、形制类同真人,具有浓郁的人间气息,是这一时期雕刻艺术的精品。

朱温 / 李克用 / 李存勖 / 石敬瑭 / 刘知远 / 郭威 / 柴荣 / 王审知

如涉及版权,请著作权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或支付费用事宜。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