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戎所交的都会与灿烂的敦煌艺术。
敦煌,是一个被戈壁、荒漠与高山环抱的小绿洲,位于河西走廊的西端。由于地处内陆,属于典型的沙漠气候,全年平均降水量不足四十毫米,四季分明,昼夜温差很大,发源于祁连山的党河,是滋润这片绿洲的主要水源。
汉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年),汉武帝派骠骑大将军霍去病击败河西匈奴,夺得河西走廊的控制权,并陆续置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四郡,有文字记载的敦煌历史自此开始。
与此同时,西汉王朝在敦煌的西部,还设立了阳关与玉门关,调兵戍守。从此以后,敦煌就成为联结河西走廊与西域的门户与军事重镇,东汉主管西域事务的护西域副校尉便长期驻守在敦煌。由于地处丝路南、北两道的交会之处,敦煌也成为东西方贸易与文化的重要中转站,《后汉书?郡国志》就称之为“华戎所交,一大都会”。
莫高窟,位于敦煌东南二十五公里的鸣沙山东麓,历经千年的开窟造像,形成了南北长一千七百四十米的石窟群。在十五至三十多米的断崖上,分布着七百三十五个历代营造的洞窟。这些洞窟可分为南、北二区,南区的四百九十二个洞窟是礼佛之地,共有壁画四万五千平方米,彩塑两千多身;北区则是僧人修行居住的场所,画、塑很少。那么,莫高窟是从何时开始兴建的呢?
莫高窟
月牙泉
西晋末年,中原大乱,许多少数民族相继建立了自己的政权,史称十六国时期。敦煌在这一时期,先后归属于前凉、前秦、后凉、西凉、北凉等五个政权,直到北魏灭北凉,敦煌才又重归北方统一政权之下。
目前所见敦煌佛教的确切记载,是西晋时世居敦煌的月氏高僧竺法护,他率领一批弟子在这里译经修道,被人们尊称为“敦煌菩萨”。不过,莫高窟的开凿却要比法护的时代晚得多。
据武则天圣历元年(698年)敦煌望族李克让所撰的《莫高窟佛龛碑》(原立于332窟)记载,前秦建元二年(366年),一位名叫乐僔的高僧西行来到敦煌,在城东南鸣沙山东麓,忽然眼前一亮,三危山上出现了万道金光,在金光之中,依稀有千佛化现而出。他认为这里就是他所寻找的佛国圣地,于是决心留在这里修行,并开凿了第一个禅窟。这通碑文的记载,是有关莫高窟最初开凿情况的最早记录,虽然距离事件发生已经过去了三百多年,但由于是当地的文献,还是可以信赖的。
不久,另一位高僧法良也来到敦煌,在乐僔的禅窟旁又开凿了一个石窟。从此之后,莫高窟的兴建绵延千载,形成了今天的规模。可惜的是,乐僔与法良所开凿的最早的洞窟,却早已无法确认了。
太延五年(439年),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率军攻占了北凉首都姑臧(今甘肃武威),凉王沮渠牧犍投降,其驻守敦煌的弟弟无讳、安周最终率万余家撤离敦煌,入主高昌(今新疆吐鲁番)。在这一过程中,敦煌遭受了前所未有的破坏。不过,当地的佛教却在进一步发展,特别是在太平真君九年(448年)北魏王朝直接统治敦煌以后,又带来了中原的佛教文化,这是北魏吸收了凉州佛教因素之后,经过平城(今山西大同)到洛阳的发展而形成的更高层次的文化。
从孝昌元年(525年)到武定二年(544年),被封为“东阳王”的北魏宗室元荣出任瓜州刺史。虽然北魏末年中原地区发生了连年的战乱,但远处边陲的敦煌却未受到太大影响。在元荣统治敦煌的二十年中,他不仅团结当地豪族,保持了境内的安定,而且大量抄写佛经、开凿洞窟,使莫高窟营造的规模日益扩大。
元荣之后,于保定五年至建德五年(565—576年)担任瓜州刺史的北周建平公于义,继续了东阳王元荣在莫高窟的开窟造像活动。在《莫高窟佛龛碑》中就说:“建平、东阳弘其迹。”这些王公贵族的做法,不仅给当地各阶层民众做了榜样,上行下效,敦煌掀起了一个造窟的高潮,而且,他们也带来了中原的艺术风格,使莫高窟逐渐突破之前西域佛教艺术的规范,开始形成具有敦煌特色的中国式佛教艺术体系。
581年,杨坚取代北周,建立了大隋王朝,并于开皇九年(589年)平陈,完成了再造统一的伟业,也为丝绸之路的再次繁荣奠定了基础。隋炀帝时,黄门侍郎裴矩往来于敦煌、张掖之间,通过西域商胡,联络各国首领。在《隋书?裴矩传》中,保存着他撰写的《西域图记序》,从中我们可以看到,经过数百年的开拓,丝绸之路已由南、北两道发展为三道,即当时从敦煌出发,直到西海,也就是今天地中海,共有三条路线:
北道从伊吾(今新疆哈密)越过天山,沿草原之路西行,经过铁勒、突厥等游牧民族地区,一直到达东罗马;
中道从高昌西行,经焉耆、龟兹、疏勒,越过葱岭,经瓦罕山谷,进入粟特地区,再到波斯,最后到达地中海沿岸;
南道从鄯善到于阗、朱俱波(叶城)、喝槃陀(塔什库尔干),翻过葱岭,经瓦罕山谷,过吐火罗地区(今阿富汗),进入印度。
这三条道路分别以伊吾、高昌、鄯善为门户,但“总凑敦煌,是其咽喉之地”,这清楚说明了敦煌在隋唐时期中西文化交往中的重要地位。
在隋代文帝、炀帝大力倡导佛教的推动下,全国崇佛之风大盛。在莫高窟的藏经洞中,就保存着一批隋朝皇室成员的写经,例如法国国家图书馆藏P.243《大楼炭经》卷三题记就说:“大隋开皇九年(589年)四月八日,皇后为法界众生敬造一切经,流通供养。”这显然是著名的独孤皇后在长安所写的,可见当日佛教发展的盛况。
敦煌壁画《飞天》
独孤皇后写经题记
在这股崇佛的浪潮中,敦煌也不例外。短短的三十多年里,莫高窟就兴建了九十多个洞窟,这在其千年的营建史上,也是独一无二的。
隋窟绝大多数集中在莫高窟南区的北段,密密麻麻连成一片,占据了莫高窟中心崖壁中上层的最佳位置。无论是从洞窟的数量还是壁画的篇幅来看,隋窟都大大超过莫高窟之前二百年间保存下来的洞窟总和。
第420窟西壁佛龛塑像
第420窟开凿于隋代中期,是最具代表性的隋代洞窟之一,在晚唐五代归义军时期和西夏时期均有修复,例如洞窟入口处的壁画即为西夏所绘。本窟属于覆斗顶殿堂窟,平面方形,西、南、北壁各开一龛。西壁龛内塑有一佛二弟子二菩萨,龛外左右亦各塑有一身菩萨。主尊释迦牟尼佛身着通肩袈裟,结跏趺坐,体态丰满,面容慈祥。在佛陀的身后,左右分立阿难、迦叶两大弟子,前者恭敬虔诚,脸带稚气,后者肋骨毕现,一派苦行僧的模样。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在龛外侍立的菩萨的服饰上,绘有非常漂亮的连珠狮子纹,这是典型的萨珊波斯(今伊朗)的纹样,可见隋代的佛教造像,也吸收了某些外来文明的因素。
在壁画题材上,乘象入胎、夜半逾城及须达拿太子等佛传故事、佛本生故事等在隋代逐渐减少,而经变故事画开始丰富起来,如《文殊变》《普贤变》《药师变》《弥勒经变》等,特别是维摩诘经变开始大量创作,成为引人瞩目的新内容。在420窟西壁龛外两侧的上方,就绘有文殊菩萨前往探视称病的维摩诘居士的故事。窟顶四披,则绘制了《法华经变》,风格细密而精致。
由于隋炀帝滥用民力,又数次征伐辽东,终于引起了全国性的反抗。大业十三年(617年),一个地方军官李轨在武威起兵,自称凉王,控制了河西地区。李唐王朝在长安立足之后,利用粟特胡人安氏的势力,平灭李轨政权,把河西纳入自己的版图。不过,唐初的敦煌局势并不稳定,几经变乱,直到唐高祖武德六年(623年),局势才最终稳定下来。贞观七年(633年),敦煌正式定名为沙州。
从玄奘《大唐西域记》的记载可以看到,武德末、贞观初,河西地区州县萧条,百姓凋敝,帑藏空虚。敦煌以西、以北地区都是突厥汗国的势力范围,而以南则是吐谷浑的地盘。当时,唐王朝特意关闭了西北关津,“禁约百姓,不许出蕃”,贞观元年(627年)西行求法的玄奘就是偷渡出去的,没有经过敦煌的州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