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镜可知得失。
贞观十七年(643年)正月,那位“耻君不如尧舜”的魏徵因病去世。与他对贞观之治的特殊贡献相适应,魏徵墓在整个昭陵一百六十七座陪葬墓中的位置非常显赫,绝大多数文武大臣的陪葬墓都位于陵山南麓的平地上,唯独魏徵的墓地位于九嵕山的山梁上,与嫔妃、公主等一样享受着所谓“近茔”的优遇。
对于魏徵之死,唐太宗悲痛万分,他说:“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徵殂逝,遂亡一镜矣!”失去了魏徵这面最宝贵的镜子,还有谁能来直言不讳地提醒太宗的过失呢?随着这个标志性人物的离去,“贞观之治”的夺目光华也似乎黯淡下来。
君恩难常,就在魏徵死后不久,太宗就怀疑他与朝中官员的结党营私有牵连,于是做出了一系列不理智的举动。在魏徵的病榻之前,他曾经亲口答应把女儿许配给魏徵之子,后来竟然悔婚了,他甚至还令人推倒了魏徵墓前那座由自己亲笔书丹的石碑!这种悲剧,长眠于九泉之下的魏徵恐怕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吧。
魏徵墓
封建帝王的自我尊大恐怕是与生俱来的,隋炀帝就曾经跟人说:“人们都以为我只是靠祖宗的荫庇继承皇位的幸运儿,其实他们错了!我无论生在什么样的家庭,都能靠自己的才干当上皇帝。所以,我倒是觉得生于天子之家才是我的不幸呢!”这种狂妄之语出自隋炀帝之口,倒也不足为奇,但类似的想法,连一生英武的唐太宗也未能幸免。
李世民毕竟是个凡人,他也有着普通人一样的虚荣和自满,随着社会的安定、国家的日益繁荣,这种骄傲的情绪就抑制不住地流露出来。对于魏徵无休止的犯颜直谏,他也有厌烦的时候。有一次,他回到后宫,怒气冲冲地对长孙皇后说:“魏徵那个乡巴佬整天找我麻烦,总有一天我会杀了他!”而长孙皇后赶紧换上朝服向太宗祝贺,说:“我听说‘主明臣直’,魏徵敢于直言进谏,正是由于您是个有道的明君啊。”太宗这才消了气。这件事从一个方面显示了太宗的心态,即使是长孙皇后要提出意见,也需要非常委婉。
俗话说“旁观者清”,随侍太宗身边的魏徵对此自然洞若观火,也焦急万分。贞观十一年(637年),他就曾连续上了四道《论时政疏》,提醒太宗慎终如始,切不可居安忘危。另一位大臣马周更直截了当地说:“但愿如贞观之初,则天下幸甚。”然而,在魏徵死后,敢于犯颜直谏的大臣就少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