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选
  • 会员
秦汉魏晋南北朝+秦朝(前221年-前207年)-秦国崛起-称霸西戎-商鞅入秦-变法图强-商鞅相孝公,为秦开帝业-秦始皇统一中国+汉朝(前202年-220年)-郡国并行-文景之治-汉武帝-初试锋芒-剑指匈奴-南方的战事-东北战事与财政困局-张骞凿空西域-财政改革-经营朝鲜与西域-封禅之旅-巫蛊之祸-轮台罪己诏-两汉经学-熹平石经-汉高祀鲁-汉初政局-罢黜百家,表章六经-董仲舒与汉代经学-经学与政治秩序-今文经学与古文经学-经学的文化渊源-昭宣政治-汉武的政治遗言-盐铁会议-燕王谋反-霍光主政与霍氏族灭-霸王道杂之的宣帝政治-王莽改制-王莽执政-代汉立新-王莽改制-新莽败亡-理想主义改制的失败-光武中兴-人心思汉-王业之基-称帝千秋台-定都洛阳-窦融归汉-退功臣进文吏-度田事件-楚汉战争-丝绸之路-美玉出昆仑-张骞出使西域-丝绸之路-西域屯田-班超出使西域-清议与党锢-东汉清流名士-宦官居庙堂之上-第一次党锢之祸-第二次党锢之祸-黄巾起义-东汉流民-太平道-黄巾举事-灵帝卖官-东汉王朝陷入乱世泥淖+三国(220年-280年)-三国鼎立-皇权式微与地方势力的膨胀-文姬归汉——动乱年代的凄美乐章-首创“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政权模式-《隆中对》与赤壁鏖战-争荆州与关羽之败-刘备与诸葛亮共同决策的夷陵之战-诸葛亮治蜀-结盟东吴-南抚夷越-儒法融合,人尽其才-经营巴蜀-北伐中原+西晋(266年-316年)-西晋统一-变起高平陵-政归司马氏-平蜀之战-金陵王气黯然收-纸醉金迷的“太康盛世”-八王之乱-魏晋风度-名士放歌须纵酒-玄学和清谈-招安名士-东晋名士-用生命阐释的魏晋风度-门阀政治-牛继马后-新亭对泣-南北世族之争-王与马,共天下-淝水之战与世族政治的谢幕-魏晋佛教-渴望脱离苦海的庶民百姓与佛教的兴盛-北魏太武帝与北周武帝的灭佛运动-法显西行与魏晋佛教的发展-东晋(317年-420年)-南朝(420年-589年)-陈朝兴亡-出身寒门的英雄-讨平侯景之乱-中国文化史上的浩劫——江陵焚书-与北齐的殊死之战-平民化的开国皇帝-陈朝的文宣之治-文采风流、不识艰难的陈后主+北朝(386年-581年)-梁武帝治国-萧衍称帝-崇信佛教与重振儒学-“皇帝菩萨”与治世气象-侯景之乱-北魏孝文帝改革-拓跋建国-选用汉士与国史之狱-太和改制-迁都洛阳与汉化改革-北周武帝-东西魏的对峙-西魏的富国与强兵-北周武帝的武功与文治-北周的灭齐之战

平民化的开国皇帝

2020年6月14日 字数:959 来源:中国通史 作者:卜宪群 提供人:xionghao59......

平民化的开国皇帝。

年少之时,陈霸先便离开家乡,三十多年后,这位寒门之子登基称帝,走上了他人生的最高峰。成为一国之君后,陈武帝依然保持寒门本色,更提出了“务在廉平”的施政治国理念,突出表达了寒门庶族阶级的政治诉求及其政治主张,这和南朝世族追求奢靡淫侈之风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梁朝将相大臣共有一百二十七人,其中高门世族一百零九人,约占总人数的百分之八十五;庶民地主十九人,约占总人数的百分之十五。

陈朝最高统治集团共有七十七人,高门世族二十九人,约占总人数的百分之三十八;庶民地主四十八人,约占总人数的百分之六十二。在这七十七人中,属于北方籍的二十三人,约占总人数的百分之三十;属于南方籍的五十四人,约占总人数的百分之七十。

这个变化,正好反映了陈朝世族的衰落和南方豪帅的勃兴。

作为开国之君,陈武帝意志顽强,作风朴实。在执政期间,他一改皇宫里的奢华,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倡导俭以养德之风,反对奢靡浪费。陈武帝“以俭素自率,常膳不过数品,私飨曲宴,皆瓦器蚌盘,肴核庶羞,裁令充足而已,不为虚费”。即使后来江南经济复苏,宫中依然“衣不重彩,饰无金翠,歌钟女乐,不列于前”。

陈武帝高度平民化的生活作风,影响到整个社会风气和官场风气。受他影响,陈朝初年政治清明,官员大多廉洁守法。山阴孔奂任晋陵太守时,不接受富人赠送的衣、被,并留下一句名言:“太守身居美禄,何为不能办此?但民有未周,不容独享温饱耳。”“民有未周”就不忍独享温饱,是典型的寒族平民政治家情怀。那个时期,陈朝上下,为政宽简,民力得以恢复,江南一度破碎的山河,生机初现。

被后人称为江左贤帝的陈霸先,并不是在四方平定、八面颂歌时称帝的,当时整个南方政权都处于危难之中,政局的动荡让富庶的江南一度生灵涂炭。历史选择了出身寒族的陈霸先,他从一个村官成长为将军,受命于危难之际,攘臂于无望之时,最后黄袍加身,收拾起残破的山河,使江南免遭更为残酷的战火,同时,几乎以一己之力保护了南方华夏的正朔文化。

如果形势就这么发展下去,陈朝是有可能在放下弓箭、专注积蓄国力的基础上,变得更为强盛的。可是,历史总是被无数的偶然事件改变了走向。

永定三年(559年)六月,在位仅仅二十一个月的陈武帝在建康城中猝然长逝。

有一种说法称,陈武帝死后就葬在今南京市江宁区的万安陵。在虎踞龙盘的六朝古都,万安陵甚至是一个连当地人都不熟悉的景点,这里只留下两只孤零零的石兽,陈武帝创建的王朝早已成为过往云烟。但一千五百多年前,那个南朝历史上疆土最小、国力最为孱弱的陈朝,却顽强地守住了中国经济和文化最繁荣的地区,为此后隋唐大一统留下了极为丰厚的遗产。

陈武帝 / 陈霸 / 陈后主 / 陈叔宝

如涉及版权,请著作权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或支付费用事宜。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