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选
  • 会员

西魏的富国与强兵

2020年6月14日  来源:中国通史 作者:卜宪群 提供人:xionghao59......

西魏的富国与强兵。

强与弱的关系并非一成不变。北周武帝即位后,依然是严冬冰河,依然是凿冰冲冲,但位置已变成北齐一方,凿冰者已变成北齐士兵了。

北周武帝不是神仙,北周不可能因为他的即位便由弱转强。这样的变化要追溯到他的父亲宇文泰。

六镇,这道昔日阻挡北方柔然的军事屏障,在北魏末期,由于地位的不断下降,像六座愤恨的火山,终于以起义的形式喷发了。六镇鲜卑或被起义裹挟,或被朝廷征召,如溢出的岩浆一般,漫延到河北、山东、关陇地区。

出身武川镇的鲜卑人宇文泰,先参加义军,后被朝廷收编,迁到晋阳,继而又被派到关中镇压那里的起义军。与宇文泰一起到关中的一大批鲜卑人都来自武川镇,当高欢势力崛起于洛阳时,宇文泰也已经成为关中武川鲜卑人的首领了。

东、西魏对比


国力弱小的西魏,在其初期不得不迎击强大东魏的一次次征讨,虽然没让东魏占到太多便宜,但自己也在慢慢地赔着老本。

恶劣的环境,严峻的形势,对宇文泰来说,既是意志品格的砥砺,也是政治智慧的考验。宇文泰有足够的政治智慧应付这一切吗?

武定元年(西魏大统九年,543年),东魏北豫州刺史高慎据虎牢降西魏。宇文泰亲率大军前去接应。与此同时,东魏主高欢也率十万大军赶到黄河北岸。为了阻止东魏军过河,宇文泰从黄河上游放满载燃料的火船顺流而下,企图烧毁架在黄河上的浮桥。东魏军则事先准备好长铁锁链,待火船快到时将其钩住,拉向岸边,使浮桥完好无损。东魏军顺利渡过黄河,在邙山脚下布阵;西魏军向邙山推进,两军在此进行大战。东魏军大胜,宇文泰六七年辛苦经营起来的十万大军,损失了一多半。

由于进入关中地区的鲜卑人不多,纯粹依靠鲜卑人来补充军队显然不现实。宇文泰同时从汉人中间征收兵员,征募汉族豪强地主武装,以后又进一步招募均田农民入伍,西魏军队中汉族士兵的比重逐渐增加。

宇文泰采取鲜卑八部的形式,建立了一套军队统辖系统。宇文泰、元欣、赵贵、李虎、李弼、于谨、独孤信、侯莫陈崇为八个柱国大将军。其中宇文泰为都督中外诸军事,是军队的最高统帅。元欣因为是西魏宗室,柱国大将军仅为虚名。余下六位统率六军,每个柱国大将军下有两个大将军,共十二大将军;每个大将军下有两个开府,共二十四开府;每个开府下有两个仪同,共四十八仪同。一个仪同领兵约千人,一个开府领兵两千,一个大将军领兵四千,一个柱国大将军领兵八千,六柱国合计有兵四万八千人左右,这支军队,就是历史上所说的府兵。

2000年,在山西太原东郊王家峰北齐徐显秀的墓中,发现了一幅当时的壁画。画中的武士们一个个腰系革带,足蹬长靴,服装为小袖大开领,典型的北朝鲜卑打扮。

如果说东魏军队的装束具有许多鲜卑特征,那么从形式上看,西魏的府兵制则有过之而无不及。

北齐徐显秀墓壁画

西魏的府兵形式上采取鲜卑旧日的八部制,军队将领不仅鲜卑人恢复了昔日的鲜卑姓,就是汉人也被赐以鲜卑姓:李虎赐姓大野氏,李弼赐姓徒何氏,赵贵赐姓乙佛氏,杨忠赐姓普六茹氏。所统领的士兵皆以他们主将的鲜卑姓氏为自己的姓氏。

西魏的府兵制,被一道人为的血缘纽带和宗族色彩所包裹,尽管这血缘和宗族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但它让六镇鲜卑人觉得自己的身份提高了,地位改变了;它让汉人将领有了被当权者信任和依靠的感觉,从而加强了胡汉结合的紧密程度。

宇文泰的强国措施不仅是府兵制一项,而是包括了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各个方面的制度。政治上实行以德治教化为主、法治为辅的统治原则;经济上实行均田制,提高了服役年龄,缩短了服役时间;思想文化上推行儒家学说。通过这些措施,西魏的国力迅速增强。

北周 / 北齐

如涉及版权,请著作权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或支付费用事宜。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