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选
  • 会员

迁都洛阳与汉化改革

2020年6月14日  来源:中国通史 作者:卜宪群 提供人:xionghao59......

迁都洛阳与汉化改革。

太和十四年490年),冯太后去世,二十四岁的孝文帝开始了亲政生涯。现在,是他独自上路的时候了。“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的孝文帝,没有了依恃,也没有了约束。体内流淌着的野性的拓跋皇族血液与汉文化的熏陶,引导他展开了一场狂飙突进的汉化改革。

冯太后去世,孝文帝宣布奉行儒家孝礼,为祖母守孝三年。在历代拓跋君主中从来没有守孝三年的制度,这根本不合鲜卑旧俗。鲜卑贵族无法容忍这种违背祖宗家法、离经叛道的行径,他们对此极力反对。当时的汉族大臣不敢直接站出来支持,因为他们不想再次上演“国史之狱”,不想成为拓跋贵族和汉文化之间博弈的牺牲品。

当时孝文帝有很大的压力,所以他就想了一个办法:他找了三个汉族大臣,让他们提出来反对意见,让这帮反对的拓跋贵族在旁边听,然后展开一场辩论。实际上这三个人都是赞成孝文帝三年守孝制度的,但是,他们表面上又提出了很多反对的理由,实际上他们说的这些理由都是那些拓跋贵族所说的理由,最后被孝文帝一一驳倒。

虽然拓跋鲜卑入主中原之后在制度上有了很大的改进,但和汉族在文化上还存在巨大的差异。是继续保存拓跋氏旧有的文化习惯,还是捐弃旧俗,接受先进文化,在这片土地上获得新生,北魏的统治者必须做出抉择。从小就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孝文帝,在守孝的三年时间里,不停地思考着如何将改革落实到文化层面。

冯太后去世不久,孝文帝就为孔子修建了独立的庙宇,并亲题“文圣尼父”,这在拓跋鲜卑尚属首例。虽然汉族文化早已融入孝文帝的骨髓之中,无奈平城鲜卑旧势力过于强大,孝文帝的改革处处受阻,无法施展拳脚。如何摆脱掣肘,让汉族文化融入这支来自北方的游牧民族呢?

守孝期满后,孝文帝导演了一出迁都的苦肉戏,他做出了一个无论是鲜卑贵族还是汉族大臣们都匪夷所思的决定——攻打南齐,一统天下。

这次孝文帝一改往常的行事方法,并没有像以前那样在朝堂上和大臣们进行分析辩论,他抱着必胜的决心出发了。太和十七年(493年)九月,孝文帝身穿戎服,挥鞭催马,亲率三十万大军,特意命令大部分文武朝臣随军南征。

北朝陶俑,戴突骑帽、披小衫子的北朝官员。

此时,正值北方多雨季节。一路上秋雨绵绵,道路泥泞,行军艰难。到达洛阳时,已是人困马乏,士气低落,本不想出兵伐齐的大臣们再次出面阻拦。安定王拓跋休、任城王拓跋澄等鲜卑贵族也跪在马前,请求停止进军。孝文帝假意坚持,大怒道:“我正要统一天下,你们这些人竟敢阻挠大计!若再多言,军法从事!”众臣惴惴,孝文帝这时才说:“不继续南征也行,你们必须答应把国都迁到洛阳。现在你们就要表明态度!”为了不再南征,拓跋贵族们也只有答应迁都。

太和十八年(494年),孝文帝正式迁都洛阳。

从草原深处,来到平城;一百年后,拓跋鲜卑最终来到了中原腹地——洛阳。这里有极为深厚的汉文化底蕴。孝文帝用尽心思来到这里,就是为了摆脱鲜卑旧臣的束缚,这为他后来的强制性汉化改革打下了最有力的基础。

一场汉族仪式的皇家婚礼正在洛阳的皇宫中举行。婚礼的主角是孝文帝和北方汉族卢氏之女。孝文帝迁都之后,一改早期鲜卑的婚俗,带头和汉族高门通婚。至此,孝文帝的汉化改革正式拉开序幕。

在颁布婚禁诏令的同时,孝文帝规定汉语为官方语言,禁止三十岁以下的年轻官员在朝堂上讲鲜卑语,皇宫里的拓跋皇室也一律学汉语、说汉话。

除此之外,一百多个鲜卑族姓也统统改为汉姓,拓跋皇室改姓为元,从此,孝文帝拓跋宏成为元宏。

就在孝文帝迁都后的第二年,他率领群臣离开洛阳,去祭拜一位他敬仰已久的汉人,队伍来到了当时的鲁城,也就是今天的山东曲阜,他要祭拜的不是别人,正是儒家思想的创立者——孔子。

迁都以后,孝文帝已经进入中原内地了,他到曲阜去就有条件了,他可以亲自到他向往已久的圣人故里了。这当然表明了一种姿态:我就是要用孔子的学说来做国家的基本意识形态,来做国家的指导思想。

迁都之后,孝文帝为了防止鲜卑贵族们再回平城,他颁布了一道法令,把迁到洛阳的鲜卑人籍贯改为河南郡洛阳县,死后安葬洛阳,不得迁回平城。孝文帝还给自己在洛阳附近的邙山,即今河南孟津官庄村亲自选了墓地,命名为长陵。邙山埋葬着孝文帝之后的北魏皇帝和迁来洛阳的鲜卑大臣。

如今在孝文帝陵墓的周围散落着无数村庄,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已经分不出谁是鲜卑人,谁是汉人了。

《北魏孝文帝礼佛图》

表面看来,孝文帝的改革,使拓跋族失去了自己的语言,改变了自己的民族传统习惯,丧失了自己的民族特征,但作为部落首领,他完成了祖先的遗愿,使整个拓跋鲜卑彻底融入华夏文明之中,实现了中国历史上又一次民族大融合。正是有了这样一次次民族大融合,才使华夏民族的发展犹如滔滔江水奔流不息。

北魏孝文帝 / 拓跋宏

如涉及版权,请著作权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或支付费用事宜。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