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跋建国。
在大兴安岭的崇山峻岭之间、松海林涛之中,有一个古老的山洞,名叫嘎仙洞。这里曾是拓跋远祖宗庙所在地。太平真君四年(443年),建都在山西大同的拓跋焘曾派人前往这里祭祀拓跋祖先。1979年,考古工作者在这个山洞中发现了一千五百多年前刻在石壁上的祭文,从而使那次祭祀的真实性得到了证实。
当拓跋焘派人到大兴安岭嘎仙洞祭祀祖先的时候,拓跋族早就离开了这里,这里早已是人去洞空了。
拓跋族为什么要离开这里?离开以后又经历了怎样的历程?自身发生了怎样翻天覆地的变化?
生活环境决定着生活方式。当拓跋族生活在茂密的原始森林里时,狩猎是他们的主要生活方式。然而,当狩猎这种生活方式不能满足他们的生活需要时,拓跋族毅然决然走出大兴安岭原始森林,去寻找新的生活。
他们沿着大兴安岭西麓向西南方向进发,来到今天内蒙古呼伦湖一带,以后又进一步南下,进入匈奴故地,在茫茫的大草原上逐水草而居,过着游牧生活。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鄂伦春自治旗嘎仙洞
嘎仙洞内北魏太平真君四年(443年)拓跋鲜卑祭祖石刻祝文拓片
敕勒川狩猎壁画,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墓葬出土。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北魏盛乐城遗址
魏甘露三年(258年),三国的历史已经进入尾声,拓跋族二十万人马在首领拓跋力微的带领下,已经到达了定襄之盛乐(今内蒙古和林格尔)。
西晋永嘉四年(310年),拓跋猗卢又在此定都。
北魏登国元年(386年),已经被前秦灭亡的拓跋族的代国,乘淝水之战后北方大乱之机在盛乐重新建国。开国皇帝是拓跋珪。
重建后的代国,不久又改国号魏,史称北魏。天兴元年(398年),北魏把都城从盛乐迁到平城(今山西大同)。初入中原,拓跋鲜卑成功地实施了“一国两制”。胡汉分治,这个创始于十六国时期的治国手段,成功缓解了鲜卑与汉族的矛盾,使这个新兴王朝在这片土地上站住了脚。同时朝廷开始任用汉族官员,北魏形成了由鲜卑贵族和汉族共同执政的政权。中原大地上胡汉杂居的区域不断扩展,仅当时的都城平城地区,在建国短短五十年内就有一百多万汉人迁入。胡风汉俗,相互杂糅,成为北魏王朝普遍存在的现象。
“晋鲜卑归义侯”金印(西晋),内蒙古凉城县小坝子滩出土。
北魏的胡风汉俗,要求国家在民族团结和民族矛盾的天平上时刻保持微妙的平衡。然而,拓跋珪死后,天平开始向民族矛盾方面倾斜。作为征服者,拓跋部将野蛮的烧杀抢掠之风也带进了中原。建国后对被征服地区的掠夺和欺压,屡见不鲜,这也是他们获得经济收入的主要手段。民族矛盾的集中表现,就是农民起义不断爆发,建国后的几十年时间内,先后达八十多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