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选
  • 会员

北伐中原

2020年6月14日  来源:中国通史 作者:卜宪群 提供人:xionghao59......

北伐中原。

蜀汉建兴十二年234年),早春时节,蜀地还未从漫长的寒冷中完全苏醒过来。蜀汉丞相诸葛亮决定再次率军北伐。这是诸葛亮一生中最后一次北伐。此时,距离刘备托孤已经十四年了。这十四年,诸葛亮倾尽全力治理蜀汉,蜀汉的国力已经全面恢复;这十四年,蜀汉经历了一次南征、四次北伐,抵御了一次魏国的侵略。前四次北伐,蜀军都没有实现既定的战略目标。现在,诸葛亮即将再次踏上征程,北伐曹魏。难道,他真的可以消灭人口和军队数量已经五倍于自己的曹魏政权,从而复兴心目中的大汉王朝吗?

早在第一次出征之前,诸葛亮曾经上疏后主刘禅,表达心志:

“臣亮言: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楼劲

这个时候,诸葛亮《隆中对》理想的实现已经离他越来越远了,那已经是一种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想法了。明明知道自己只能够延长蜀汉的运祚而已,不可能再实现当初的预定目标,但他依然坚定地走到了底,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蜀汉建兴十二年(234年)二月,诸葛亮举全国之力亲率十万大军,由斜谷口向北进军。早已得知消息的魏军统帅司马懿,在渭水之滨五丈原率领大军严阵以待。汉军与魏军对峙于五丈原。

跟前几次交战一样,司马懿依然采取严防死守的战术,只是死守,绝不出战,任由诸葛亮派人到魏军阵前百般辱骂。魏军将士个个忿恨,人人引为奇耻大辱,可司马懿就是坚决不战。汉魏两军在渭水之滨相持数月。最终,诸葛亮无计可施,进退两难,一病不起。

重病中的诸葛亮知道自己命数已定,北伐难成。弥留之际,专程从成都赶来的尚书仆射李福问诸葛亮,百年之后谁可接任,诸葛亮说蒋琬可任;李福又问,蒋琬之后谁可接任,诸葛亮说费祎可任。李福第三次问话后,诸葛亮再也没有说话。

《历代画像传》中的诸葛忠武

此时的五丈原正值深夜。传说中,诸葛亮病逝之时,一颗流星划破长空,从东北落向西南,由大而小,陨落在诸葛亮的军营之中。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三国时代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知识分子和贤臣诸葛亮,怀着北伐中原“复兴汉室”的未竟之志,离开了这个纷乱的世界。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梁满仓

诸葛亮生于乱世,他亲眼看到乱世给人们带来的种种灾难。他所追求的是兴盛的汉朝,不是东汉末期,桓帝、灵帝那种黑暗的四分五裂的汉朝。他追求的是光武帝刘秀初建东汉时的那种统一的、蓬勃的、欣欣向荣的汉朝。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楼劲

诸葛亮是为理想而死、为信念而死、为承诺而死。无论从哪个方面来看,从普通老百姓或是从大政治家的视角来看,这都是最为可贵的品质之一。

自诸葛亮逝世以来,千百篇诗文讴歌他,无数的百姓颂扬他,遍布各地的文物古迹,是对他最好的纪念。一批又一批仁人志士沿着他的足迹,继承他的遗志,为中华民族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沈伯俊

诸葛亮的品格,可以说是我们中华民族优秀品格的集中体现。一是忠贞,这个“忠”是忠于理想、忠于事业,加以升华就是忠于国家、忠于民族。二是智慧,这种智慧是大智慧,这种智慧还包括军事智慧、科技智慧,以及更深刻的人生智慧。

“诸葛大名垂宇宙,万古云霄一羽毛。”忠诚、敬业、自强、公正、廉明、勤政、淡泊……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和贤臣的所有美德集于诸葛亮一身,成就了诸葛亮的伟大人格和精神魅力,成为所有时代衡量为官者贤愚忠奸的标尺。虽然诸葛亮的肉体生命早已不在,但他的精神生命光耀千秋。诸葛亮的名字,已经变成一个文化符号,成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和全民族共同的精神财富,深深地影响着今天乃至明天的中国社会。

诸葛亮

如涉及版权,请著作权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或支付费用事宜。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