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选
  • 会员

盐铁会议

2020年6月12日  来源:中国通史 作者:卜宪群 提供人:xionghao59......

盐铁会议。

次年春二月的一天,建章宫举行了一场特殊的朝廷会议。来自全国各地的贤良、文学六十余人,与朝廷大臣齐聚一堂。会议由丞相田千秋主持,主题是受诏询问贤良、文学,百姓疾苦所在及朝廷推行教化的关键。

事前谁也没有想到,会上辩论异常激烈,以至这次会议竟然成为中国历史上最为著名的会议之一。御史大夫桑弘羊更没有想到,自己居然会成为众矢之的。

贤良、文学激烈抨击武帝推行的盐铁国营、酒榷、均输等经济管制政策,历数其弊端,认为这是与民争利,是造成百姓贫穷困苦的根源。

作为这些政策的制定者,桑弘羊反驳道:这些管制措施是制衡周边民族、安定边疆、满足国用的主要经费来源,是“国家大业”,绝不可废。

说到周边民族政策,贤良、文学又掀起新的一轮攻击。他们认为,武帝长期对外用兵,劳师苦众,夺取的却是蛮荒无用之地,当今之策不如“偃兵休士”,恢复和亲。

桑弘羊驳斥道:和亲从未换来边境安宁,匈奴反复无常,若不进行打击必然给边境带来后患。武帝出击匈奴不仅无过,而且是一件“著于海内,藏于纪府”的伟大功绩。

双方分歧的根本在于执政理念和施政方针。贤良、文学信奉儒家学说,主张以德治国,教化为先,反对严刑酷法。桑弘羊则认为只有法治才能保证国家政令的推行、社会的稳定,否则“其乱必也”。

由于谁也说服不了谁,会议在僵持中结束。

这次会议,双方争辩之激烈,观点之对立,史所罕见。当时丞相史就指责贤良、文学说:“夫辩国家之政事,论执政之得失,何不徐徐道理相喻,何至切切如此乎!”由于这次辩论的焦点集中在武帝的盐铁政策上,史称“盐铁会议”。宣帝时桓宽根据原始档案,撰写了《盐铁论》一书,保留了这一历史会议的珍贵记录。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刘振东

这个争论的根源,实质上在于两派的执政理念和施政方针是不一样的。武帝去世以后,国家的政策制度走到了十字路口。是继续武帝的政策呢,还是要有所改变,适应当时的社会现状?这是一个很实际的问题,也是一个很严峻的问题。盐铁会议上的争论实际上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

《盐铁论》书影

五个月后,朝廷颁布了一项决定:废除酒专卖和关内铁官。

据《盐铁论》记载,这个决定是包括桑弘羊在内的大臣提出,霍光代表昭帝奏可的。霍光在这件事上充分尊重了大臣的意见。但是,这件事仍然埋下了桑弘羊与霍光决裂的隐患。在桑弘羊看来,举贤良、文学以及召开盐铁会议本身已经反映了霍光的态度。

汉昭帝 / 霍光 / 桑弘羊 / 苏武

如涉及版权,请著作权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或支付费用事宜。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