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选
  • 会员

古史传说与考古学实证的有机结合

2020年6月10日  来源:中国通史 作者:卜宪群 提供人:xionghao59......

古史传说与考古学实证的有机结合。

根据古史传说,大约五帝时代,在黄河、长江流域曾经居住着许多部落和部落联盟。历史学家很早就开始注意对这些传说材料进行梳理。其中,蒙文通注意到不同传说出自不同的史学系统,他根据各系所传承的古史系统,将各地居民相应地分为河洛民族、海岱民族和江汉民族三大集团;而徐旭生的《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将其划分为华夏集团、东夷集团和苗蛮集团的说法,对学术界的影响更加广泛。

这种划分虽然难以准确,但是,与考古学文化系统的划分相对应,的确反映了一定的历史真实。结合考古学证据得知,蒙文通和徐旭生划分的三大集团分别与考古学文化的中原文化区、海岱文化区和长江中游文化区相对应。

一般认为,仰韶文化—河南龙山文化属于华夏集团先民的遗存,而大汶口文化—山东龙山文化为东夷集团先民的遗存。东方有太暤(或作太昊)、少昊、蚩尤等族团。文献记载“卫,颛顼之虚也,故为帝丘”,所说的地方在今河南濮阳,正是东方和中原两大部族集团分布的邻接地区,也是考古学上东方的大汶口文化与中原的仰韶文化的交汇地区,恰可与上述传说相印证。

根据考古学发现可以得知,这三大文化区,至少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中期,已经形成文化区的雏形。其中,在中原地区,自新石器时代中期至夏代以前的文化发展关系为前仰韶文化(含河南中西部的裴李岗文化、河北南部的磁山文化和渭水流域的老官台文化)、仰韶文化、中原龙山文化;海岱地区的史前文化顺序是后李文化、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和典型龙山文化;长江中游地区则是彭头山文化、城背溪文化、大溪文化、屈家岭文化和石家河文化。这三大区域的史前文化奠定了中原与东方、南方的关系。

到了距今六七千年的仰韶文化前期,特别是相当于庙底沟类型的时期,中原影响东方和南方的势头明显,具有标志性的中原地区庙底沟类型的彩陶图案和陶器影响到大汶口文化和大溪文化的腹地。到了距今五六千年的仰韶文化后期,中原势力减弱,而东方和南方势力崛起,纷纷挺进中原腹地,以至于在郑洛地区可以见到大汶口文化晚期的墓葬和屈家岭文化风格的陶器。到了距今四五千年的龙山时代,中原再度崛起,成为中国史前文化多元一体有核心格局中的中心地区。中原与东方海岱文化和南方长江中游文化区的这种曲折复杂的关系,正好是古史传说中三大集团关系的映照。

画像砖上的《黄帝战蚩尤》

当然,在新石器文化区系的划分中,不止这三个文化区,苏秉琦曾经划分为六个,严文明划分为十二个,可见,历史的真实情况要比传说复杂得多,只有把古史传说与考古学实证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复原上古史的真貌。

反映各民族关系的事件中,最有影响的是关于战争的传说。较早的是黄帝、炎帝联合,与东夷蚩尤的一次战斗。大致是说,炎帝族与蚩尤族发生战争,炎帝族战败,求救于黄帝族。于是黄帝使“应龙畜水”,用以淹没蚩尤的军队。蚩尤乃请风伯和雨师,破坏了应龙的水阵。黄帝又请来旱神女魃,使天放晴。后来,终于战胜蚩尤,擒杀蚩尤于冀州之野。

黄帝与蚩尤的战争在考古学中的反映可以从仰韶文化晚期与大汶口文化晚期的关系上得到一些印证。

蚩尤战败后,黄帝与炎帝又发生了一次战争。地点在阪泉之野。史载,黄帝乃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三战然后得其志”。此后,以黄帝为首领的部落联盟成为黄河流域最强大的部落联盟。

年代稍后的战争,是黄、炎集团与南方的三苗集团的冲突。《左传·昭公元年》有“虞有三苗”的说法。较晚的是尧舜禹连续征伐三苗的战争。《吕氏春秋·召类》有“尧战于丹水之浦,以服南蛮”。《墨子·非攻下》载:“昔者有三苗大乱,天命殛之,日妖宵出,雨血三朝,龙生于庙,犬哭乎市,夏冰,地坼及泉,五谷变化,民乃大振。高阳乃命玄宫,禹亲把天之瑞令,以征有苗。四电诱祗,有神人面鸟身,若瑾以侍,搤矢有苗之祥。苗师大乱,后乃遂几。禹既已克有三苗,焉磿为山川,别物上下,鄉制大极,而神民不违,天下乃静。”

《史记·五帝本纪》云:“三苗在江、淮、荆州,数为乱。”《尚书·吕刑》曰:“苗民弗用灵,制以刑,惟作五虐之刑曰法,杀戮无辜。”至于征伐三苗的故事,则可以从中原地区自仰韶文化晚期以来直到龙山文化对长江中游屈家岭—石家河文化势力消长中得到一些印证。

在传说时代的各项事件中,大禹治水的故事流传最广。《诗经·商颂·长发》云:“洪水茫茫,禹敷下土方。”《孟子·滕文公上》更有生动的叙述:“当尧之时,天下犹未平,洪水横流,泛滥于天下。草木畅茂,禽兽繁殖,五谷不登,禽兽逼人。兽蹄鸟迹之道,交于中国。尧独忧之,举舜而敷治焉……禹疏九河,瀹济漯而注诸海;决汝汉,排淮泗而注之江,然后中国可得而食也。当是时也,禹八年于外,三过其门而不入。”

治水成功使大禹成为众人传颂的英雄,以致某些古代文献把他描述为神。

在古史传说中,常见有某帝发明了某物的创制传说。比如炎帝,一说即神农氏,发明了农业、医药和陶器;《史记》和《淮南子》则记载了神农尝百草,以草药治病救人的故事。

炎帝的后裔中,有一支是烈山氏,其子名柱,会种植谷物、蔬菜,被后人尊奉为稷神——谷物神。炎帝后裔的另一支共工氏,其子后土,治理洪水成功,被后人尊奉为社神——土地神。此后,社神、稷神成为农业社会的最高神祇,西周以来受到人们普遍祭祀,以后又把“社稷”引申为天下、国家,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

《神农氏尝药辨性》

在创制传说中,关于黄帝的发明是多方面的。比如传说他发掘首阳山的铜矿,加以冶炼,铸成铜鼎;并且铸造十二铜钟,和以五音,可以演奏音乐。再如,传说他用树木制造船、车,用于运输;也有的说他发明缝纫,制作衣裳;还说他发明历法,派人到四境观察天象,确定春夏秋冬四季,按照四季的变化播种百谷草木,等等。

清刻本《命官授时图》

按照《世本·作篇》的说法,还有更多的人物参与了创造发明,如伯余作衣裳,史皇作图,仓颉作书,昆吾作陶,祝融作市,化益作井,蚩尤以金作兵,鲧作城,尧作宫,奚仲作车,夔作乐等,涉及人们的衣食住行、社会生活、文物典章制度等各个方面。这些创制传说,往往把某一项甚至某几项发明,归功于神通广大的某个人,不一定正确,而且有些说法相互矛盾,所以不可全信。如果把这些发明看成是时代的产物,且与考古发现相参照,就可以看出这些发明并非向壁虚构。传说时代拥有那么多的发明创造,可见当时是一个社会发生深刻变革的时代,是充满发明创造的时代,是中国文明曙光初露的时代。

三皇五帝 / 开天辟地 / 盘古 / 女娲 / 三皇 / 五帝 / 黄帝 / 颛顼 / 帝喾 / 帝尧 / 帝舜 / 神农氏

如涉及版权,请著作权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或支付费用事宜。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