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选
  • 会员
中华先祖~春秋战国-中华先祖+中华先祖-北京猿人-蓝田人与元谋人-早期智人-山顶洞——晚期智人-现代人起源——“单一地区起源说”与“多地区起源说”-中国是人类的发源地之一+农业起源-中国北方旱地农业的起源-中国南方稻作农业的起源-中国南北两个农业体系的形成-农业发展与聚落的产生+文明起源-中国文明是世界上少有的原生性文明-文明的温床:两大农业区的形成-多元一体有核心的中国文明-史前社会的文明化进程+邦国时代-陶寺文化遗址-龙山文化-良渚文化-石家河文化-中原龙山文化-古史传说-三皇五帝与疑古思潮-开天辟地和创造人类——盘古和女娲-三皇神话-五帝传说-古史传说与考古学实证的有机结合+夏朝(约前2070年-约前1600年)-夏王朝觅踪-“公天下”变为“家天下”的历史性转变-二里头文化、新砦文化和部分河南龙山文化-夏代考古——二里头文化-夏代考古——新砦文化-夏代考古——王城岗文化-夏文化探讨+商朝(约前1600年-约前1046年)-殷商兴亡-商朝历史在出土甲骨文中得到证实-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商的起源-商汤伐夏-商代早期的都城-盘庚迁殷-商朝的极盛时期——中国上古文明的高峰-纣王当政——商王朝走到了历史尽头-商代文明-武王克商-古公亶父迁居周原-迁都丰邑,完成克商的准备-武王克商的年代——夏商周断代工程-牧野之战-小邦周打败大邑商的历史启示-商代经济-商代的政治制度-等级森严的商代社会-规模宏大的宫廷建筑-商代的文字-“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商代的宗教-商代的科技-商代的艺术-辉煌的青铜文明+周朝(约前1046年-前256年)-周公摄政-周王室的衰落-春秋争霸-孔子-吾少也贱,多能鄙事-仁与礼的坚守与变通-难以实现的“天下大同”-周游列国——长达十四年的宦游生涯-孔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以教育为职业-列国变法-战国七雄-诸子百家

开天辟地和创造人类——盘古和女娲

2020年6月10日 字数:716 来源:中国通史 作者:卜宪群 提供人:xionghao59......

开天辟地和创造人类——盘古和女娲。

中国关于开天辟地和创造人类的神话,有盘古和女娲的故事。

盘古的故事较早见于三国徐整的《三五历记》,书中写道:“天地混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在其中,一日九变,神于天,圣于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日长一丈。如此万八千岁,天数极高,地数极深,盘古极长。后乃有三皇。”

《三五历记》书影

《五运历年纪》又说:“元气蒙鸿,萌芽兹始。遂分天地,肇立乾坤。启阴感阳,分布元气。乃孕中和,是为人也。首生盘古,垂死化身:气成风云,声为雷霆,左眼为日,右眼为月,四肢五体为四极五岳,血液为江河,筋脉为地里,肌肉为田土,发髭为星辰,皮毛为草木,齿骨为金石,精髓为珠玉,汗流为雨泽,身之诸虫,因风所感,化为黎甿。”

盘古开天地的说法是中国先民对世界形成的看法,其所云“天地混沌如鸡子”“元气蒙鸿”之类的描述倒与现代宇宙大爆炸理论有某些相近之处。

传说是女娲创造了人类。女娲的故事出现得较早,《山海经》中有所谓“女娲之肠”。《楚辞·天问》曰:“女娲有体,孰制匠之?”是说如果是女娲创造了人类,谁又创造了女娲呢?《太平御览》卷七十八引《风俗通》云:“俗说天地开辟,未有人民。女娲抟黄土作人。”一说女娲和伏羲为兄妹,人首蛇身,兄妹结婚以繁衍人类。在汉代的画像石和画像砖以及壁画墓中,多有伏羲、女娲人首蛇身相互交尾的图像,说明女娲创造人类的故事广泛流传。

女娲补天的故事,几乎家喻户晓,首见于《淮南子·览冥训》:“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炎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苍天补,四极正,淫水涸,冀州平,狡虫死,颛民生。”

在古史传说中,女娲不仅是人类的缔造者,而且还给人类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难怪受到人们世世代代的敬仰。

东汉画像砖《伏羲和女娲》,四川郫县出土。其中人首蛇身的伏羲女娲像,上身相拥,两尾相交系结,表明伏羲、女娲是造人类、掌婚姻、司生育的生命之神。

三皇五帝 / 开天辟地 / 盘古 / 女娲 / 三皇 / 五帝 / 黄帝 / 颛顼 / 帝喾 / 帝尧 / 帝舜 / 神农氏

如涉及版权,请著作权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或支付费用事宜。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