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阿蓝
编辑 | 李奥
年末,百度(BIDU.O)大涨,股价回到200美元附近,市值重回600亿美元之上。年初至今,它的涨幅超过52%,其中33%发生在过去两周。这一波升浪始于12月9日,瑞银当日上调百度的投资评级至“买入”,明确地表示,“It’s Time To Buy. ”
鉴于百度股价数年来积弱,投资者的典型疑问是,该追逐新的涨势?还是该获利了结?这种疑问理所当然,却也不得要领;表面上,这是得益于公司三季报显示的主营业务业绩企稳,但更深层次,却与12月8日召开的百度第二届Apollo生态大会密切相关—— 那正是瑞银上调评级的前一天。大会上,百度发布了新的智能驾驶解决方案,其中包括Apollo Go出行服务和Apollo Lite纯视觉方案的最新进展。
华尔街的态度变化鲜明,尤以经济学家凯西·伍德(Cathie Wood)为代表;持仓信息显示,她创立的方舟投资(ARK Invest)在12月8日之后陆续四次买入百度,截至12月18日数据,ARKK持仓百度99.9万股;ARKQ持仓百度20.4万股。
凯西·伍德专注于“破坏性创新”,以早期坚定下注比特币和特斯拉(TSLA.O)而闻名。11月初,凯西刚刚接受过《巴伦周刊》的专访,当时她曾解释方舟的投资风格,“大多数成长型公司都有衰退率,公司越大,成长越难。” “而开发出创新平台的公司可以年复一年地产生超过20% 的指数型增长。”
《巴伦周刊》中文版认为,凯西·伍德与其说在买百度,不如说是在买入百度生态下的Apollo。电动车股票的持续强势是2020年的美股主线旋律之一,而百度在年末的上涨也许是一个信号,由自动驾驶技术驱动的投资价值,在明年会以更显性的方式在市场上表现出来。
重要的是,很多投资者还未意识到,自动驾驶作为一种“破坏性创新”意味着什么。
自动驾驶的本质是“时间革命”
2016年6月15日,摩根士丹利全球汽车研究主管亚当·乔纳斯(Adam Jonas)发表了一篇研究报告,题为Shared Mobility on the Road of the Future,《未来之路上的共享流动》。他在报告开头设问:“私人汽车市场很可能走向混乱。共享、自动和电动汽车的未来意味着什么?”文中则断言,“全球汽车市场迎来重大颠覆的时机已经成熟。货币化即将开始。”
这篇著名的研报,后来在业界产生了深远影响。那一年,特斯拉的股价是40美元,蔚来还没有量产车;Waymo刚从Google独立出来成为Alphabet旗下子公司;百度Apollo在加州获得自动驾驶路测牌照,进入了大规模研发无人车技术的第二年。
随后四年间,共享与电动,两大汽车变革主题都得到能量惊人的释放。Uber在去年上市,股价今年上涨了70%。特斯拉股价在争议中数次大回撤,但每次都获得更高反弹,并终于在今年带动电动车行业整体的估值水平爆发。
只有全自动汽车主题,至今还站在“半幕后”。它的初心是提升安全性,但在消费者的角度,“以无人代替有人驾驶”是难度远高于“以电力代替汽油”的心智挑战。这使得自动驾驶技术成了一种暂时只展望未来的参考因素,人人都知道它重要,但当下还是电池更重要一些。
对于无人、自动或称智能驾驶意义的理解,分为两层。
一个层面是多数人已知的,一旦拐点来临,自动驾驶将彻底改变交通运输服务,并颠覆传统的汽车商业形态。
效率与秩序将改善。智能驾驶不仅解放人类驾驶员,还意味着因人性与智力因素导致的效率低下会被终结。根据摩根士丹利的报告,美国交通部对汽车车速的设定是32英里/小时,但其国内汽车实际的平均车速只有25英里/小时;在美国,每辆车在路上花费的平均非驾驶时间约为1.55小时。
共享汽车的商业模式只是部分解决了这一问题。亚当·乔纳斯当年的说法是:“在我们看来,汽车共享只能让车辆利用率达到其全部潜力的50%—60%。只要汽车仍由人类驱动,物流效率的低下就会持续存在。自动驾驶将消除人类的瓶颈,经济状况将发生重大变化。”
而在第二个层面,大多数人还没有意识到,自动驾驶将是一场影响全人类的时间革命。
它的本质,是将大量的“非生产性时间”归还给消费者。现代人的单位时间利用率已被压榨近极致,个人生活的“时间延长”成为一种潜在硬需求。生命长度给予时间的桎梏,会被自动驾驶技术拆除掉长度可观的一截。打个比方来说,假如每个人通过乘坐交通工具到达另一个目的地的时间为1.5小时,经过共享出行可以优化至1.3小时,而通过车路协同可以优化至1小时,这已经是现有交通状态下能够达到的时长极致。在这1小时内,时间是被物理空限制了使用意义的,用户只能进行「乘坐」这一个动作行为。
但是随着汽车形态与空间的改变,方向盘与驾驶位的消失,汽车造型与功能设计师会拥有一个黄金时代。对私家车主来说,它会产生移动的私人空间,其时空价值与传统共享出行有着本质的差异。智能出行状态下,乘客只需做简单的位移,这个智能仓将满足他们的大部分需求。
在这个层面上,自动驾驶打破了物理空间对时间的限制。至少千万级的人群将利用这些“新产生”的时间工作、学习、娱乐、购物、睡眠……,其中蕴含的商业潜力,乃至生命的空间,目前尚难以穷尽想象。
从这些意义上,提供自动驾驶技术的平台型公司,将以质变的方式为市场提供一种“时空机器”服务。
这也是为什么,百度Apollo将L4自动驾驶技术降维商用的最新进展,会引发方舟投资等机构投资者态度的重大变化。
《巴伦周刊》今年7月的一篇报道提及了在中国举行的世界人工智能会议,马斯克当时在会上透露,特斯拉计划于2021年突破“L5自动驾驶”。那篇报道的标题是,《不要与马斯克反着下注》。
“破坏性”的Apollo接近无人之境
Apollo GO 是一项自动驾驶出行服务,它在12月9日发布了题为“奔赴无人之境”的2020运营报告,重申了“重新定义安全、便捷、舒适的大众出行服务。成为全球领先的MaaS平台。”的愿景。报告显示,Apollo GO 是中国市场目前自动驾驶测试覆盖城市最多、获得牌照总数最多的参与者,拥有最高技术等级、最高标准、测试场景最难的 T4 级别牌照,迄今的城市道路测试里程超过700万公里。用户数据方面,Apollo GO在长沙、沧州、北京等多城已完成载人出行服务21万人次,其中单城日订单峰值达到2703单,整体用户满意度超过95%。
对整个智能汽车行业来说,2020年都是看到曙光的一年。从新能源车市场的经验看,行业在短期内有机会容下多个赢家,区别在于谁会拔得头筹。
恰似锂电池与固态电池之争,在自动驾驶领域,也存在着激光雷达路线与纯视觉方案的长期争夺。一派公司执着于增加激光雷达的传感器密度,看不到止境,另一派则在纯视觉方案的实用功能上迟迟未能满意交付。前一派以Waymo为代表,采用旋转式激光雷达辅以多路摄像头和毫米波雷达,成本昂贵。后者以特斯拉为代表,依托AI深度学习与海量数据,从辅助驾驶开始渐进式发展,兼顾体验和成本。前文提到的凯西·伍德,早期曾是激光雷达的拥趸,但她后来改变了看法,认为仅有它是不够的。
在本届Apollo生态大会上,百度宣布Apollo lite已成为中国国内唯一的纯视觉L4级城市道路自动驾驶解决方案。并且,通过自主泊车产品AVP和领航辅助驾驶产品ANP,Apollo Lite实现了L4能力的降维商用。
从公开信息看,百度并没有放弃激光雷达路线的意思,而是试图均衡布局,手握纯视觉技术,以便在激光雷达竞争中进退自如。
挑战最大的临界点是“无人”。百度向外界表示,“安全”和“成本”是Apollo研发工作的两大核心指标。做到成本和技术可控的安全演替,就能尽早跨入规模化运营阶段,离去掉安全员的终局目标更进一步。有报道称,威马车型将在明年装载Apollo AVP,且可后续升级为ANP系统。
与Apollo Go和Apollo Lite相呼应,百度还推出了一个Apollo X计划,其内容是在各个细分市场、场景进行技术扶持,向合作伙伴提供软硬件解决方案,对特定领域进行模块化选择和定制开发。这无疑是向自动驾驶服务平台型公司发展的必经之路。
百度没有流量焦虑,假如能赢得这场技术长跑
中国互联网巨头的未来之路又是另一个话题。
即使大涨了33%,百度的市盈率仍然不到20倍,同业可比公司的中位值是30.6倍。截至12月21日,Alphabet的市盈率(TTM)约是33倍,腾讯是40倍,Facebook是31倍。
“错过移动互联时代”一直是百度受到诟病的典型说法。类似舆论在2016—2018年间位于顶峰,正是从那时起,百度开始专注发力于Apollo。2018年初至2020年3月,百度的股价持续下行,与经营业绩有关,也与投资者认知有关。搜索引擎被认为已经到达了增长和变现的天花板,锚定着更低的估值基准。
但公允来说,论MAU和DAU,百度App的头部地位仅次于微信、QQ、淘宝、支付宝和抖音。在用户渗透率和使用时长方面,百度App位列全网第四。最被低估的是搜索引擎本身,虽然持续面临挑战,但百度对于中国人搜索习惯的占领,仍然根深蒂固,由这个流量入口支撑的多元化增长,温和而漫长。
不谈过程,仅论结果,时至今日,最被冷落的百度反而成了最少露出“流量焦虑”的巨头。
12月11日,《人民日报》发表有关“社区团购”争议的评论,并赞扬了百度和阿里巴巴在人工智能和云计算等领域的成就与努力。2020年,《哈佛商业评论》发布“全球AI五强”公司榜单,入选者为谷歌、苹果、微软、亚马逊和百度。路透社的报告也认为,百度是中国人工智能和自动驾驶领军企业,并称其考虑进入电动车市场,已与多家车企进行了早期谈判。
百度的估值范式,有可能随着Apollo业务的落地深入而逐渐改写。传统科技巨头的转型在近年来并非孤例。微软,通过降低Windows的业务优先级,将自身重新定位为“云平台公司”而摆脱了操作系统时代的迟暮感,股价一路上升。霍尼韦尔、IBM、惠普,也都成功完成了类似过程,其共性是,都藉由某个面向下一世代的核心业务,完成新一轮的客户和投资者沟通。
从基本面来看,百度财务指标较2019年有了显著的改善。2020年三季报显示,公司净利润达到172.98亿元,同比增长了503.4%,高于市场预期,其主要源自云服务的强劲增长和在线营销业务的回暖,后者大概率会随行业总体继续复苏。在娱乐直播领域,通过收购欢聚集团,百度有望拓展内容生态系统的边界,提升非广告业务水平,并最终带来整体盈利规模的成长。——以上种种,尚未考虑Apollo这个X因素。
投资者可以有两种互补的视角,来考虑百度这种多元化控股巨头的估值问题。
一种是将不同业务板块分开估算,且将暂时缺乏实际收入的创新业务,以市面同业公司为参考,给予某个估值,再加入总市值中。这种方法是理性的。但潜在问题是,譬如迄今仍在亏损、交付量刚超过6万辆的蔚来,目前的PB已经达到61,市值719亿美元。假设Apollo是一家独立上市的公司,故事又会完全不同。顺便一提,百度是蔚来的股东,也是威马汽车的大股东。
所以,另一种正是“破坏性创新”视角,重视大型企业内部的指数级增长机会。即倾向于认为,Apollo的价值潜力被百度的传统形象所“包裹”、“掩藏”了。无论是与车企合作的造车传闻落地,还是L5级技术的新进展,都可能成为新的股价催化剂。对投资者而言,在较低的估值水平上买入这样的公司,实际上要比买入纯粹的创新企业拥有更好的安全边际。
像特斯拉、Waymo、Apollo这样具有先发优势的公司,其在技术与生态体系层面的积累是很难后来者撼动的。
此前的新能源车股票涨势,主要是由电池安全性、续航里程、交付量的预期来推动的。在未来的几年内,由自动驾驶技术所驱动的汽车行业投资价值,可能会以更显性的方式表现出来。百度在年末的上涨也许是一个信号。
截至目前,Apollo在国内市场的技术强势地位是非常稳固的。以此为基础,还不应忽略百度作为中国公司的优势。近期,买入中国资产正成为华尔街的某种共识。
《巴伦周刊》中文版认为,市场对百度估值方式的改变不会一蹴而就。这个过程,会随着自动驾驶服务的用户增加、各类硬科技项目的实质进展,以及华尔街带有示范效应的买入而逐渐加速。
(本文仅供读者参考,不构成提供或赖以作为投资、会计、法律或税务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