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选
  • 会员

第6章 意料之外与情理之中

2020年9月10日  来源:思考,快与慢 作者:[美]丹尼尔·卡尼曼 提供人:jiaoqiao57......
摘要:系统1的主要功能是维护并更新你个人世界的模式,这个模式由许多联想和结果共同构成,这些联想由情境、事件、行为等概念引发,随着这些联系的形成和加强,联想概念的模式逐渐展现出发生在你生活中的各种事件的结构,这一模式还将决定你对当下的理解和对未来的期望。不正常的事情,现在却显得正常了。是因为这些事是对之前那些预期的肯定。是因为它们重复了原来的情节,记忆中的这些情节相互联系,对这几个事件作出了解释。事实上,所有的标题都要满足我们对逻辑连贯的需求:一件大事必然会带来一些后果,而这些后果也需要一些原因对其作出解释。我们对那天发生的事情所知有限,于是系统1便熟练地将这些知识片段组合成一个连贯的因果关系。

前面已经介绍了系统1和系统2的主要特点及功能,尤其是系统1,其介绍更为详细。我将我们的大脑比喻成一台功能非常强大的电脑,虽然按传统硬件标准来看,它的运行速度很慢,但通过不同想法联结而成的巨大网络上的相关联结,也能为我们展现这个世界的构造。而且,联想机制的不断激活也是自动完成的。我们(系统2)具备某种能力去控制记忆的搜寻活动,也能对其进行编辑,这样一来,在特定情况下我们才可以集中精力去追踪某个事件。接下来我们将对系统1的非凡之处及其不足之处作更详细的介绍。

从第一次的惊喜到第二次的习以为常

系统1的主要功能是维护并更新你个人世界的模式它呈现的都是常态下的思维模式。这个模式由许多联想和结果共同构成,这些联想由情境、事件、行为等概念引发,而结果则总是伴随某种规律出现,有可能是两者同时出现,也有可能出现时间只差那么一点点。随着这些联系的形成和加强,联想概念的模式逐渐展现出发生在你生活中的各种事件的结构,这一模式还将决定你对当下的理解和对未来的期望。

对惊喜的承受能力是你精神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而且惊喜本身也是最敏感的指示,它可以表明我们如何理解这个世界,我们希望从这个世界中得到什么。惊喜主要有两种形式。有些期望是积极、有意识的,你知道你正在等待某件特别的事情发生。当时间迫近时,听到敲门声,你会期望是你的孩子放学回家了;打开门时,你期望听到自己熟悉的声音。如果非常期望的事情没有发生,你会很惊讶。不过,你不怎么期盼的事情也很多。你不会等待这些事情发生,但如果真的发生了,你也不会惊讶。因为这些事在某种情境下是正常的,尽管可能不是你欣然盼望的。

一个插曲如果反复出现就可能不那么令人惊喜了。几年前,我和我的妻子在澳大利亚大堡礁的一座小岛上度假,岛上只有40间客房。我们去吃饭时,竟然遇见了一位老朋友,心理学家乔恩,我们当时感到很意外。朋友间相互问候,都觉得很巧。第二天乔恩就离开了度假村。大约两个星期后,我们去伦敦的一家剧院看电影。剧场关灯之后,一位来迟的人坐到了我旁边。幕间休息时,我发现我旁边坐着的竟是乔恩。我和妻子事后说起这两件事时,我们两人都意识到了两个事实:第一,这次碰面比上次更巧;第二,第二次碰到乔恩时我们的感受不如第一次那么惊讶。显然,第一次碰面在不知不觉中改变了乔恩在我们大脑中的印象,他现在是“只要我们外出旅行就会碰见的心理学家”。我们(系统2)知道这样想很可笑,但系统1却使大脑认为在陌生的地方碰到乔恩是件正常的事。如果我们在伦敦的那家剧院里碰到的是其他熟人,我们会比遇到乔恩感觉更惊讶。如果单纯从可能性来看的话,在剧院里碰到乔恩的概率比碰到我们那几百个熟人中的任何一个的概率都要小得多,然而现在看来,在那里碰到乔恩却似乎更正常。

在某些情况下,消极的期望很快会变成积极的,就像我们在又一次巧合中发现的那样。几年前,一个周日的傍晚,我们驱车从纽约赶往普林斯顿,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们每周都会这样穿梭于两个城市之间。那天我们看见了不同寻常的景象:路旁有辆车着火了。我们第二周到达那段路时,又有一辆车着火了。我们发现与第一次相比,第二次遇到这种情况时明显表现得不那么惊讶了。这个地方现在就是“车着火的地方”。因为事件发生的情景相同,第二次事件引起了积极的期盼:每当走到这个路段时,我们都会想起着火的车,而且自己已经作好再看到一次的心理准备(当然,我们没有再看见过),几个月也好,几年也好,我们都有足够的心理准备。

心理学家戴尔·米勒(Dale Miller)和我曾经合写了一篇文章,在文中我们试图解释为什么我们觉得很多事情是正常或是不正常的。接下来我会引用那篇文章中我们用来描述“常态理论”的一个例子,不过我对这个例子稍稍作了改动:

在一家高级餐厅,一位观察者随意观察着邻桌的顾客。他发现第一位品汤的顾客往后退了一下,好像有些痛苦。接下来的一大堆事都因这个动作而发生了变化。一位服务生不小心碰到了一位喝汤的顾客时,这位顾客吓了一跳,而这根本没什么可惊讶的;另外一个顾客也喝了从同一个碗中盛来的汤,喝后他强忍着没有叫出来,对此我们也没有感到惊讶。这些事和其他种种事情本应是不正常的,但现在却显得正常了。因为这些事是对之前那些预期的肯定。这些事之所以看上去正常是因为它们重复了原来的情节,记忆中的这些情节相互联系,对这几个事件作出了解释。

试想你就是餐厅中的那位观察者,第一次看到顾客对汤的反应时你感到惊讶,服务生在碰他时他吓了一跳,你也会感到惊讶。然而,第二次非正常事件会提取你对第一次事件的记忆,两件事联系起来似乎就合乎情理了。这两件事都符合一个模式,模式中的顾客是个特别容易紧张的人。另外,如果第一位顾客表现出痛苦状后,另一位顾客拒绝喝这种汤,这两件意外的事也会被联系起来,说明这碗汤肯定有问题。

“摩西上方舟时,每种动物各带了多少?”发觉这个问题有问题的人太少了,因而有人将此称为“摩西错觉”。摩西并没有带动物上方舟,带动物上方舟的是诺亚。就像那位往后退的喝汤顾客一样,摩西错觉可以通过常态理论来解释。动物登上方舟给人们营造了《圣经》的文化背景,而摩西也出现在这个背景中,虽然你对他并没有什么特别期待,但对他的名字你也不会感到惊讶。况且,摩西和诺亚这两个名字的英文元音和音节数都是相同的,这也容易使人将二人混淆。就像那些三个一组的词语会令人产生认知放松一样,你在不知不觉中就将“摩西”和“方舟”联系在了一起,很快地接受了这一提问。但如果句中的摩西换成乔治.W·布什的话,你就会认为这是一个很蹩脚的政治笑话。

若“关于水泥”这种说法与当前被激活观点的情境不搭,系统就会察觉到这一反常现象,就像你刚才的感受一样。你本来对“关于”之后是什么并无具体概念,但当“水泥”一词出现时,你就知道这个句子有点不对劲儿了。对大脑反应的许多研究表明,系统对违反常态的问题的察觉速度是惊人的,察觉过程也是微妙的。在最近的一次实验中,当人们听到“地球每年绕着麻烦转”这个句子时,听到“麻烦”这一莫名其妙的词之后不到0.2秒,对大脑活动进行检测就会发现一个特殊的图谱。更值得注意的是,当一个男声说“我确信我怀孕了,因为我每天早晨都想吐”,或者当有人操着上流社会的腔调在说“我后背上有一个很大的文身”时,同一个人对这些话的大脑反应速度是相同的。一定要立刻调动起来大量的知识,思考这些陈述与事实之间是否协调:一听这声音就知此人是上流社会的,而上流社会的人身上很少有很大的文身。

我们能相互交流,因为我们关于世界的知识和对文字的运用水平都相当。我要是提到桌子,没有其他特别的描述的话,你一定知道我指的是一张普通的桌子。你能确定这张桌子的表面大致是平的,而且桌腿远远少于25条。对于很多事物的常态我们都有认识,这些常态给我们提供了背景知识,使我们能够察觉到诸如怀孕的男性和文身的上流社会人士这样的反常现象。

要想了解标准在交际中的作用,请看“大老鼠爬过了小象的鼻子”这个句子。我敢肯定你想象中的老鼠和小象的体型和我想象的差不了太多。常态下,这些动物的体型有典型的或平均的大小,而且,常态中还包括了这一类动物的变化范围及变异性。我们都不可能在脑中想象到比象还大的老鼠爬过比老鼠还小的小象的鼻子。但我们各自都能想象到比鞋还小的老鼠爬过比沙发还大的大象。系统1理解语言,也了解分类标准,它能辨明那些貌似正确的价值,也能廓清那些最典型事例可能出现的范围。

简的钱包是怎么丢的呢?

“弗雷德的父母来迟了,酒席承办商应该很快就到了,弗雷德很生气。”你知道为什么弗雷德会生气,也知道他生气不是因为酒席承办商还没来。在你的联想网络中,生气和不准时被看成是可能的因果关系,但生气和盼望酒席承办商来的想法却没有这种联系。在你读到这句话时,脑海中马上就形成了一个连贯的故事,你立即知道了弗雷德生气的原因。找到这种因果联系是理解一个故事的一部分,也是系统1的一种无意识行为。而系统2,也就是有意识的自我,在接收到这个主观理解后,也接受了这种因果关系。

纳西姆·塔勒布所著的《黑天鹅》一书中,有一个故事阐明了对因果关系的自主研究。他指出,萨达姆·侯赛因(Saddam Hussein)在伊拉克的藏身处被捕的那天,债券价格就开始上涨。早晨时,投资者显然想投资更安全的资产,而且《彭博新闻社》打出了这样的头条:美国国债上涨,萨达姆被捕不会遏制住恐怖主义。半个小时后,债券价格下跌,标题被修改为:美国国债下跌,萨达姆被捕刺激风险资产。显然,萨达姆的被捕是这一天的重大事件,因为自主搜索原因的方式影响了我们的思考,这件事就成了那天市场变动的原因了。这两个标题表面来看好像可以作为解释市场发生震荡的原因,但是对两个互相矛盾的结果作出解释的那条陈述其实什么都解释不了。

事实上,所有的标题都要满足我们对逻辑连贯的需求:一件大事必然会带来一些后果,而这些后果也需要一些原因对其作出解释。我们对那天发生的事情所知有限,于是系统1便熟练地将这些知识片段组合成一个连贯的因果关系。

请读这个句子:

在纽约拥挤的大街上逛了一天,欣赏完美景后,简发觉自己的钱包丢了。

研究人员对读过这个句子的人(这些人同时也读过许多其他故事)进行了一次突击性的回想实验,发现这些读者认为“扒手”这个词比“景色”一词与该句子联系更紧密,尽管后者在句子中出现了而前者却没有。联想连贯性原则告诉我们实实在在发生的事情。丢钱包这件事可能有很多不同的原因:钱包从口袋里掉了出去,或者落在了餐厅等。但是,丢钱包、纽约以及拥挤的街道三种想法同时存在时,这些读者都把丢钱包的原因指向了扒手。在那个喝汤的故事中,无论是第一位喝汤顾客在服务生碰他时做出的极端反应还是另一个顾客在喝汤时往后退,其结果都将对最初那次惊讶反应作出联想性关联的解释,因此整个故事看上去也是合理的。

比利时的贵族心理学家阿尔伯特·米乔特(Albert Michotte)在1945年出版的一本书(1963年被译成英文)中颠覆了几个世纪来关于因果关系的思考,使人们至少回到了休谟对想法关联的研究时代。过去人们普遍接受一个观点,即我们通过对不同事件之间的相互关联进行反复观察,推断其在自然状态下的因果关系。我们曾无数次看到一个运动中的物体碰触另一个物体,使之随即开始运动,且运动方向相同(也并不总是相同)。这和台球相撞的情形一样;同样,当你推一个花瓶时,也会发生同样的事。米乔特却持有不同观点,他说我们能像看见颜色那样直接“看到”因果现象。为了展示自己的观点,他在纸上画了一连串黑色方块,让这些方块看起来像在连贯地运动,一个连着另一个,而这些方块也立即动了起来。那些观察者知道两者其实并没有真正相连,但他们却有种强烈的“因果关系错觉”。如果第二个物体马上开始移动,他们就会认为这个动作是由第一个物体“引起的”。很多实验表明,6个月大的婴儿会将许多事件及其续发事件看做有因果关系,而续发事件一旦发生改变,他们就会觉得惊讶。我们显然从出生时就对因果关系有感觉,当然,这种因果关系并不依存于理性思维,它们是系统1的产物。

1944年,米乔特发表了他对物质性因果关系的实证研究。几乎就在同一时间,心理学家弗里茨·海德(Fritz Heider)和玛丽,安·西梅尔(Mary,Ann Simmel)运用一种和米乔特相似的方法展示了他们对“意向性”因果关系的看法。他们做了一部总长度只有1分40秒的电影,在这部微电影中,你能看到一个大三角形、一个小三角形和一个圆形。这些图形绕着一个貌似门开着的房子的图像转。观看者看到一个气势汹汹的大三角形正欺负一个小三角形,而那个圆形也受到了惊吓。圆形和小三角形联合起来共同对付大三角形的欺侮;他们还看到门周围(圆形和小三角形)的动作很多,最后小电影以一个爆发性的反击结束。毫无疑问,每个人对意图和情感都有很强的洞察力;只有患孤独症的人才体验不到这一点。当然,所有这一切全都在你的大脑中。你的大脑愿意甚至急切地想要辨别一些因素,确定这些因素的特点和特殊意图,并将其活动视为表达个人偏爱的举动。再次说明一下,我们生来就长于意向性归因:一岁以下的婴儿能辨别欺凌弱小的人和受害者;不管他们去抓什么东西,都知道要走最近的那条路。

按自由意愿行事的体验与物质性因果关系没有什么联系。虽然是你的手捏起了盐,但你并不认为这件事与一连串的物质性因果关系有什么联系。你感觉这个行为是由一个“无形”的你做出的决策而引起的,因为你想要在食物里加点盐。很多人发现将自己的心灵描述成行为的根源和原因是很正常的。2005年,心理学家保罗·布鲁姆(Paul Bloom)在《大西洋月刊》(The Atlantic)上发表了有争议的观点,即我们生来就具有区分自然性和意向性的因果关系的能力,而这一能力也解释了宗教信仰的普遍性。他发现,“我们对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感知完全不同,所以我们才可能对没有灵魂的身体和没有身体的灵魂进行想象”。我们注定能够感知得到的这两种因果关系模式使我们能够很自然地接受众多宗教中都存在的两个主要信念:无形的神是物质世界所有现象的最终原因,而不死的灵魂只是在我们活着时暂时控制我们的躯体,我们死后,灵魂也将离开躯体。在布鲁姆看来,因果关系的两个概念在进化过程中是分别形成的,同时也将宗教的起源追溯到系统1中去了。

因果性直觉的特点是本书一再出现的主题,因为人们总是很不恰当地将因果性思考用于需要统计论证的情景中。统计性思维总是根据事物的不同类别和总体性质得出个案的结论。可惜的是,系统1并不具备这种推理能力;而系统2通过学习可以进行统计性思考,但几乎没有人接受过必要的相关训练。

有了因果关系心理学做基础,我决心用两个比喻来描述心理过程,几乎不必考虑什么连贯性问题。我有时将系统1比喻成有着某些特性和偏好的媒介,有时又将其看做通过一个环环相扣的复杂模式来表现现实的联想工具。这个系统和工具是虚拟的;之所以用“媒介”和“工具”这两个喻体,是因为它们符合我们对原因的看法。海德的三角形和圆形并不是真正的媒介,只是把它们比做媒介来思考问题更轻松,也更自然。这样做不用那么费力思考。如果按照所发生事情的特点和意图(即两个系统)来描述它,或者有时按照呆板的规律性(即联想工具)来描述它,我觉得你(和我一样)就会发现了解思维活动更加轻松。我并不想让你相信这两个系统是真实存在的,不想像海德那样,想让你相信那个大三角形是个欺负弱小的角色。

示例:常态和原因

“若最后发现第二个申请人也是我的一个老朋友,我就不会像看到第一个来申请的朋友那么惊讶了。只要情节稍有重复,一种新体验也就不那么新鲜了。”

“当我们调查人们对这些产品的反馈时,一定要确定关注的不只是平均水平。我们应该看到所有的常态反应。”

“她接受不了自己只是运气不好这个解释,她需要一个有前因后果的解释,否则她会认为是有人在故意破坏她的工作。”

因果关系

如涉及版权,请著作权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或支付费用事宜。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