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选
  • 会员

借用与短视(6)

2020年6月24日  来源:稀缺:我们是如何陷入贫穷与忙碌的 作者:(美)穆来纳森,沙菲尔 提供人:jiaoqiao57......

所有这些不同行为都有着同样的明显特征:短视。这就引出了管窥心态最基本的含义:当我们为了解决眼下的难题而极度专注时,就无法有效地规划未来。当然,研究也显示,规划对于所有人来说都是一个问题,而稀缺则令这一问题变得更为严峻。

某一天你可能感觉还不错,于是就看了看日历,花了点时间计划了一下当天需要做的事情,可能还想了想整个星期需要完成的事项。对未来将要发生的事项心知肚明,可以让你从心理上有所准备,对富有挑战性的对话有所预期,还可以自我提醒一些有关事务的细节,不至于开会时跟不上进度。而相较之下,如果这一天你特别忙,就会不假思索地直接投入工作。你不会退后一步,思量一下一整天的安排;你不会清楚与会人员都有哪些,会议会讲什么内容。这不仅仅是由时间紧迫所引起的。你可能会有一点时间投入工作,但心思却全都放在了那些需要你完成的事务上,以至于你的视野开始变得模糊。你已经没有能力考虑几次会议之后的事情了。

退后一步讲,从当下脱离出来向前看,你需要具备宽广的视野和一定的认知资源。你需要考虑下个月到期的账单、其他可能的收入来源和有可能接手的新任务,所有这些都需要你的认知能力拥有一定的余闲。当大脑专注于当下的稀缺时,向前看的能力就很可能因管窥负担的存在而丧失。

我们是否也能在《家庭问答》游戏中对此进行重建?与以往一样,实验对象要玩几轮游戏。同样,一部分是“富人”(每一轮都有许多秒钟时间),另一部分是“穷人”(每一轮只有几秒钟时间)。但这次,我们为实验对象提供了“向前看”的选项,即为接下来的游戏做准备的机会:其中一半的人会看到下一轮问题的预览,他们可以在思考当前问题的同时,去思考下一个问题;他们也可以在看到问题后,决定是节约时间还是借用时间,因为他们可以考虑自己在下一个问题上会花更少的时间还是更多的时间。

预览的确会有所帮助。说得更准确些,是会对“富人”有所帮助。他们向前看,利用提前给出的信息,获得了更多的分数。而“穷人”就算在有预览的情况下,也不会表现得更好——他们太过专注于当前进行的这轮游戏,无法投入向前看所需要的心智资源。可见,稀缺会令“穷人”拘泥于当下,以致他们不能从未来的信息中获益。

许多形式的管窥负担都拥有相同的内在逻辑。稀缺所引发的行为会令我们产生短视现象:在忙碌不堪时,我们会忽略在外用餐可能给自己将来造成的健康负担;当手头缺钱时,我们想不到将来偿还工薪日贷款的难度;在截止日期到来之前忙着赶工时,我们不会想到保持办公室整洁能给自己将来的工作带来好处。当然,例外总会存在,总有一些事情在任何时候都会萦绕于我们心头。你心里可能会一直惦记着一年之后将要举办的婚礼,而忘记了当天的会议。这就是人类心灵的有趣之处。但总的来说,稀缺问题会给当下的我们带来压力。明天,我们可能依然贫穷(无论是时间上还是金钱上),但那是明天的问题,可以留到明天再去解决。俘获我们的稀缺,就存在于当下,它所产生的管窥负担,令我们带着短视的眼光做人做事。

从这个角度讲,短视并非个人问题,管窥也并非由个人性格所导致。毕竟,如果我们说桑德拉是短视之人,也是不妥当的——她从“领先”项目中脱颖而出,还是大学里的年度优秀员工,同时也是“领先”项目的理事会成员。同样,我们也不能说那些日理万机的人是短视的——参与我们实验室研究的学生们,不可能带着短视的大脑考进普林斯顿大学;许多借用时间的繁忙人士,都在竞争激烈的职业发展上投入了多年的努力,也对如何力争上游进行了精心的规划。事实上,从个人性格上讲,这些人远非短视,而是在稀缺环境下,都表现出了短视的行为。

可见,管窥心态会限制每一个人的视野。

借用 / 短视

如涉及版权,请著作权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或支付费用事宜。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