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用(Borrowing)当人们面临资源稀缺时,就会通过借用相应的时间或金钱来应对突发事件。从长远来看,借用会进一步加剧稀缺。
这种现象不仅限于贫困人群。工作繁忙的人同样会借用时间,而借用时间的“利息”也同样高昂。为了尽快完成迫近截止日期的工作,他们会放下手中的其他工作。就像工薪日贷款一样,账单迟早都会来,延迟的工作也迟早都要完成。而且,借用时间也要支付“费用”:将工作暂时放下,会增加完成这项工作所需的时间。用挂号信邮寄纳税申报单,只消几分钟时间,但如果是最后一天,邮局门口就会排起长龙。因为截止日期即将到来,你没时间将手写的会议笔记输入计算机里。之后,你必须重新研究这份手写笔记,而所花费的时间要比会议刚刚结束、头脑清晰时多出许多。就像工薪日贷款人一样,繁忙之人也会将他们的债务雪球越滚越大。一些本来今天要做的事情必须先放一放,因为你还有一些本应昨天完成的事情。多少工作会在最后完成之前一遍又一遍地被延期?而且每次延期的原因都大同小异:下次准备着手做事时,你会发现时间并不比之前多。
借用与稀缺同时存在。
在稀缺状态下,我们为何会产生借用行为?之所以去借用,是因为我们有了管窥心态。而当我们借用时,就是给自己的将来挖下了更深的坑。也就是说,今天的稀缺将造就明天更大的稀缺。
以桑德拉为例。她第一份没有能力偿还的账单,最终产生了稀缺。之后,她有了管窥心态,一心想着当月如何才能收支相抵。在这种心态下,工薪日贷款就有着巨大的吸引力。贷款的好处落在了“管子”之中,桑德拉看到贷款能帮助她渡过眼下这个月的难关。而贷款的成本,也就是还款和手续费,都落在了“管子”之外。贷款看似好像能为她纠结的问题给出解决方案。
管窥之见会令工薪日贷款显得尤为吸引人。我们进行的量化实验也支持同一观点。如果你问贷款人打算如何偿还债务,总能得到这样草率的答复:“没事,我一周之后就能领工资了。”如果你继续盘问:“到时你没有其他支出吗?”当事人就会怒火中烧:“你怎么还不明白?我这个月必须要付房租啊!”言外之意就是:“我正专注于现在需要做的事情。下个月的钱从哪里来,是一个抽象概念,之后再想办法也来得及。”这就像你要着急赶赴医院时,所有的重要目标都失去了意义一样,工薪日贷款所引起的长期财务问题,在当时看来也并不重要。这就是为什么工薪日贷款如此富有吸引力的原因——当人们用管窥心态盯着眼下的燃眉之急时,就会求助于工薪日贷款。而工薪日贷款最好的一点就是,它能够快速有效地解决人们的燃眉之急。而这场大火迟早都要烧起来,以后很可能会摧毁更多东西。但是,工薪日贷款所导致的恶劣后果则往往会被人忽视。
这种现象并不仅局限于工薪日贷款或与金钱有关的问题。请想象你现在有一封邮件迟迟未回。当我们借下这笔时间债时,一直在专注于借债的好处:“现在我有其他工作要完成。”而没有停下来自我反省:“我之后从哪里找时间做这件事?”这么做并不是说我们无视于这种行为的成本,只不过是成本得不到我们的关注罢了。
关于我们管窥的事物,这里有一个重要的隐喻:桑德拉今天缺钱,下个月照样会缺钱;日理万机的人这星期很忙,下星期依旧会很忙。处在稀缺状态下的人,不仅现在有这样的体验,一般之后也会持续生活于这一体验中。但人们还是会管窥他们当下的稀缺,就算你知道下个月会饿肚子,这种认识也不会像今天饿肚子的现状这样让你全神贯注。即刻到期的账单摆在眼前,会激发你的危机感,但两个月之后到期的账单则完全不会引起你的重视。就算你能细心地想到明天将要面对的稀缺,但也只能抽象地“知道”其存在,却无法切实地感知、体会。因此,明天的稀缺注定无法像今天的稀缺一样俘获你的注意力。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带宽负担——当下的一切会自动加载在你身上,但未来却不然。若想关注未来,则需要带宽,而稀缺已经占据了带宽中很大的一部分。当稀缺成为带宽负担时,我们会对当下更加关注。我们需要通过对资源的认知来估测未来的需求,需要利用执行控制力来抵御当下的诱惑。在稀缺成为带宽负担时,会让我们关注当下,从而导致我们产生借用行为。
我们已经了解了支持这一假设的相关数据。请回忆第1章中有关截止日期的研究:一组学生有3周时间来完成任务,而另一组学生每周都要面临一个截止日期。最后的结果是,第二组学生的表现更佳。我们将这一优势归因于专注红利。但第一组学生也要面对截止日期,只不过是在3周之后,而不是每周一次。我们从中了解到,3周之后的截止日期并不能给人以紧迫感。事实上,在实验开始时,每周一次的截止日期也不会让人感觉到压力重重。但我们可以猜测之后发生的事情:只有截止日期即将到来时,这个日期的重要性才能得以体现。在此之前,它只不过是一个抽象概念而已,无法激起学生们的稀缺心态。对于那些面对一周一次截止日期的学生来说,就会产生3次稀缺心态;而对于在3周时间结束时才面对截止日期的学生来说,仅会产生一次稀缺心态。我们所有人对此都不陌生。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会在截止日期即将到来时发现自己的工作效率会出现大幅提升的原因。
以这种方式形成的管窥之见,就会造成针对借用的偏见。只有最迫近的稀缺才能进入“管子”视野,也正是因此,工薪日贷款才显得尤为富有吸引力。
当然,贷款本身并不一定是一个错误的选择。如果你下周会拥有更多的时间,那么现在将手头上的其他事情放一放,以尽快完成当务之急,也是明智的做法。在面临被房东驱逐的情况时,如果马上就能领到工资,那么借钱交房租也是可行的。
当今天的资源,无论是时间还是金钱,能在当下为你带来比未来更大的利益时,借用就是行得通的做法。而当我们有了管窥之见时,借用就会超越得失均衡的限度。当面临稀缺状况时,我们的借用,从长期来看通常是不合理的。
这一关于借用的解释,与寻常的说法有所不同。若想说明穷人为什么会过度借贷,其实并不需要在财务教育、掠夺成性的贪婪借款商或自我放纵等方面找原因。若想解释忙碌之人为什么会将事情一拖再拖,一直落后于工作进度,也不需要在自控能力弱、理解能力低或时间管理能力不足等方面找原因。借用,不过是管窥心态所引发的后果而已。为了对这一理论进行测试,我们又用上了最得心应手的工具:在实验室中建立人造稀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