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牛顿最终“找出根源”时,《论天体在轨道上的运动》已经从9页变成了3卷——《数学原理》,或者它的全称,《自然哲学的数学原 理》。
在《数学原理》中,牛顿不再只研究天体在轨道上的运动,他详细 描绘了作用力与运动的普遍理论。它的核心是三种物理量之间的相互关 系:作用力、动量(他将其称为运动总量),以及质量。
我们已经看到牛顿是如何努力发展他的定律的。现在让我们来看一 看他的三条定律是什么意思。在第一条定律中他把伽利略的惯性定律进 行了改进,并增添了作用力是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原因这样一个重要概 念。
第一定律:一切物体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除 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
和伽利略一样,牛顿把物体以恒定速度沿着直线方向运动的状态视 为物体的自然状态。因为在今天我们已经习惯按照牛顿式的表述来思考 问题,我们很难去想象这个概念有多违背常理。但我们在世界上看到的 大多数运动并不是按照牛顿描述的那种方式进行的:物体在降落时速度 会加快,或者当它们遇到空气阻力时速度会放慢,当它们落向地球时它 们的轨迹是弯曲的。牛顿坚称所有这些从某种意义上说都是异常运动, 是重力或者摩擦力等这些看不见的作用力导致的结果。他说,如果单独 留下一个物体,它会做匀速运动;如果它的运动路径是曲线的或者它的 速度发生了变化,那是因为它受到了某种作用力的影响。
单独的物体会保持它们的运动状态,这个事实给了我们探索宇宙空 间的能力。比如,一辆陆地上的法拉利跑车可以在不到4秒的时间里从 零加速至每小时60英里(96.56千米),但它必须非常努力才能维持住 那个速度,因为它会受到空气阻力和摩擦力的影响。一架外太空里的飞 行器在约10万英里(16.09万千米)的距离中只会碰到一个游离的分 子,所以你大可不必担心摩擦力或者阻力。这就意味着一旦你发动了一 架航空器,它将继续以恒定速度沿着直线向前运动,而不会像法拉利跑 车那样慢下来。并且如果你一直开着引擎,它将会持续加速,不会因为 摩擦力而损失任何能量。假如你的宇宙飞船只有法拉利跑车那样的加速 度,如果你保持这个速度开上一年,而不是一秒钟,你的速度可以超过 光速的一半。
当然,这里也会出现几个实际问题,比如你必须携带的燃料的重量 以及相对论的影响,这个我们之后会谈到。同样,如果你想去某颗恒 星,你需要瞄准目标:星系太分散了,如果你只是随意地将你的飞船指 向某一点,在它遇到另一个太阳系之前,它经过的平均距离将比宇宙大 爆炸之后光经过的距离还要远。
牛顿并没有设想过人类访问其他行星,但是,他断言作用力会引起 加速,在他的第二定律中他将作用力的总量、质量以及加速度之间的关 系进行了量化(在现代表述中,“运动的变化”指的是动量的变化,比 如,它等于质量乘以加速度): 第二定律:运动总量的变化与施加的动力成正比,并沿该力的 作用方向发生变化。
设想你推一辆里面坐着一个小孩的手推车。这条定律说,在忽略掉 摩擦力的情况下,如果你在一秒钟内施加的推力可以让一辆里面坐着小 孩的75磅重的手推车以每小时5英里的速度移动,那么如果这辆车里坐 的是一个150磅重的年轻人,你就不得不花两倍的力气,或者两倍的时间,才能使它获得同样的速度。好消息是(同样忽略摩擦力)你可以用 一万倍的力气来让一架的750 000磅重的大型喷气式飞机以每小时5英里 的速度移动(这很难做到),或者花费1万倍的时间(这仅仅需要耐 心)。所以如果你可以在1万秒内(这只需要不到2小时47分钟)保持你 的力度不变的话,你就可以让一架坐满乘客的大型喷气式飞机像手推车 那样移动。
今天我们把牛顿的第二定律写成F=ma——作用力等于质量乘以加 速度——但直到牛顿去世之后很久,差不多在他提出它之后的100年, 他的第二定律才以数学等式的形式出现。
在他的第三定律中,牛顿说宇宙中的运动总量不会发生改变。它可 以在物体之间转移,但不会增加或者减少。今天的运动总量就是宇宙刚 刚形成时的运动总量,只要宇宙继续存在,它就一直保持不变。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在牛顿的计算中,一个方向上的运动量在加入 一个相等的反方向运动量后产生的整体运动量等于零。因此,一个物体 从静止状态变成运动状态并不违反牛顿第三定律,只要它的运动被反方 向上的另一个物体的运动变化抵消掉,牛顿这样来表达它: 第三定律:任何作用力都会有一个相等的反作用力。
这个听起来很天真的句子告诉我们如果向前射出一粒子弹,枪就会 往后退。如果一个溜冰的人用她的冰鞋向后蹬冰面,她就会向前移动。
如果你打喷嚏,向前喷出你口中的气体,你的头就会往后飞(期刊《脊 椎》里的一篇文章告诉我们,由于地球重力的缘故,头部的平均加速度 是喷出气体的3倍)。如果一架宇宙飞船从它后面的火箭助推器里喷 出热气,飞船将向前加速,它的动量与它向宇宙真空中喷出的热气的动 量大小相等,但方向相反。
牛顿在《数学原理》中阐明的定律并不只是抽象的概念。他提供的 证据让人们相信这样一个事实,那就是他阐述的为数不多的几个数学原 理就可以用来解释无数真实世界里的现象。在这些应用中:他展示了重 力如何影响我们看到的月球的不规律运动;他解释了大海潮汐的涨落; 他计算出了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他证明了岁差是地球赤道地区受 到月球重力影响的结果。
《数学原理》的封面
这些都是惊人的成就,世人也的确受到了震动。但从某种意义上说,更让人印象深刻的是牛顿明白他的定律在实际应用方面存在某些限 制。比如,他知道尽管他的运动定律总体说来非常接近我们所看到的发 生在我们周围的现象,但它们仅仅适用于一个在任何绝对意义上都没有 空气阻力和摩擦力的理想世界。
和伽利略一样,牛顿的天才很大一部分体现在他可以辨别出存在于 我们实际环境中的无数纷繁芜杂的因素,并且能够剥开这些表象去揭示 最基本的简明定律。
以自由落体为例:根据牛顿定律的规定,降落的物体速度会加快 ——但这只是最初的情况。接着,除非这个物体掉进了真空,否则它在 降落时穿过的介质最终会阻止加速过程。这是因为物体越快穿过介质, 它受到的阻力也就越大——因为它在每一秒碰到了更多的介质分子,也 同样因为碰撞的程度更剧烈。最终,当降落的物体速度加快时,重力和 介质阻力会彼此平衡,物体就不会再继续加速。
那个最高速度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自由沉降速度。自由沉降速度 和为了达到这一速度所需的降落时间由这个物体的形状、重量,以及它 降落时穿过的介质的性质决定。因此,当一个物体在真空中降落时,它 的速度每秒可增加每小时22英里(35.41千米);从天空中掉落的雨 滴,当它的速度达到每小时15英里(24.14千米)后就会停止加速;对 于乒乓球,它的速度是每小时20英里(32.19千米);高尔夫球是每小 时90英里(144.84千米);而一颗保龄球的速度可以达到每小时350英 里(563.27千米)。
如果你张开四肢,你的极限速度大约是每小时125英里(201.17千 米),或者如果你将自己蜷缩成一个紧密的球形,你的速度可以达到每 小时200英里(321.87千米)。如果你从一个非常高的纬度跳下来,并 且那里的空气稀薄的话,你降落的速度会比每小时761英里(1224.71千 米)的音速还要快。一位奥地利的冒险家在2012年就那样做过——他从 一个位于128 000英尺(39.01千米)高空的热气球上跳下来,速度达到了每小时843.6英里(1357.64千米。美国人阿兰·欧斯塔塞在2014年从一 个更高的纬度跳下来,但并没有达到这么高的速度)。尽管牛顿由于对 空气的性质并不十分了解而没能推导出这样的极限速度,但他在《数学 原理》的第二卷里确实以理论方式展示了我在上文中描绘的自由落体。
在牛顿出生前不久,哲学家和科学家弗朗西斯·培根写道:“对于自 然的研究……(取得了)极少的成功。”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 牛顿逝世几十年后,既是物理学家又是神父的罗杰·博斯科维克写 道:“如果知道了作用力定律,以及在任意指定瞬间各个点的位置、速 度和方向”,就有可能“预测出必定遵从它们的所有现象”。 能够解释 这些不同时代论调发生改变的原因是牛顿强大的头脑,是他为他那个时 代的主要科学谜题提供了如此精确和深奥的答案,在100年的时间里, 其他人只能在他没有触碰过的研究课题里才有可能取得新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