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生活中,我们时常听到这样的爱情感慨:“那个伤我最深的人,是我最爱的人”,又或者“我们相处了很久,但感觉从未走进彼此的内心”。
事实上,这两种令许多人感同身受的情况恰好反映了一个共同的问题:亲密关系里,由过近、过远的不恰当的距离,带来的伤害和危机。
在心理学领域,这一现象所对应的效应叫做刺猬效应(Hedgehog Effect)。它最先源自西方的一则寓言:寒冷的冬天,两只想要相互取暖的刺猬,一开始由于靠得太近,将对方刺得鲜血淋漓,后来通过适当地拉开彼此间的距离,不但能够相互取暖,还保护了对方。
对应到人际交往,刺猬效应强调的实际上一种“心理距离”。即每个人都需要保持一个和他人之间相对适中的距离,因为每个人都对自己的私人空间怀有本能的保护欲,一旦私人空间遭受过度的侵犯,就会产生焦虑和不安,甚至感到愤怒和无法容忍。
而这种“心理距离效应”不光在两性关系中会得到明显的体现,在多个人际关系领域,如友情、职场、家庭、教育,甚至公共场合等都被普遍的应用。
那么如何确定不同的人际关系所对应的“完美距离”并准确把握,从而尽可能避免或减少“互相伤害”的情况呢?人类学家爱德华·霍尔对人际交往做了四种距离的划分:
1.与爱人保持亲密距离
作为人际交往中的最小距离,范围在15厘米以内的距离通常指“亲密无间”的关系。双方能够轻易感受到对方的体温、气味和气息,熟悉彼此的表情和眼神,并存在频繁的肢体接触。主要应用于夫妻、恋人或家人之间。
例如,在婚姻和恋爱的关系中,人们很容易陷入由甜蜜进入平淡最后产生厌倦或对立的境地。这可能就是亲密距离失控导致的。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如果两个人爱得太深,但完全忽略了对于彼此间爱的距离的把握,过分亲密时,由于双方的私人空间被充分暴露,对对方个人隐私的入侵很容易会激化矛盾。比如,强行查看伴侣手机信息就是亲密关系中距离过近的表现。此外,将自己最私人的一面展露给对方,也给了对方伤害自己的机会。相反,过分疏远,也容易使得最初的吸引力因距离而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没有达到促进和增强爱的关系的效果。
因此,保持合理和灵活、动态的亲密距离,是保证婚姻、恋爱和家庭关系和谐、幸福和长久的秘密。
2.与朋友保持个人距离
相比亲密距离,个人距离指人际交往中稍有分寸感,少有直接身体接触的距离,可以做到亲切握手和友好交谈,范围定为50~80厘米之间。常见于和朋友、熟人的相处。
而不论是“红颜知己”或“蓝颜知己”,保持个人距离都要记住一个基本原则:尊重彼此的隐私,不轻易冒犯对方的“私人底线”。事实证明,越是懂得尊重和保护对方的隐私和个人心理空间,越能获得对方的信任,给其带去安全感。
3.与上下级保持社交距离
社交距离一般被用在带有礼节性的较正式的关系上,如工作中和领导、同事的相处,学校里和老师同学的交流,以及一些其他的社交性场合,物理范围为1~2米。
现代职场中,学会保持社交距离能够为实际工作带去积极的指导:作为企业管理层,保持不远不近的社交距离,更容易与员工建立起工作状态里明确的上下级关系,高效地传达工作指令,并做到赏罚分明;作为团队成员,保持与同组成员适当的社交距离,既有利于平等协作又同时能促进私下里沟通交流的有效性。
4.与陌生人保持公众距离
这是一个用来面对素不相识的陌生人的距离空间,近范围约4~8米,远范围在10米之外。在这个空间里,人们可以依据自己的判断和喜好去决定是否和陌生人展开进一步的联系。
有一种日常生活中我们不易察觉的现象,反映了保持公众距离的重要性:
回想一下,在拥挤的电梯里,大家为什么总习惯性抬头盯着楼层显示器?目的是为了不错过自己所要去往的楼层吗?
其实不是,更多是刺猬效应下的心理距离在作祟。这里的细节是拥挤的电梯,拥挤意味着我们的“私人空间”变窄了,远远小于公众和社交距离,达到了亲密关系的距离。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会下意识地感到不自在、警惕和想要尽快“逃离”,为了缓解这种焦虑,我们通常就会选择转移注意力,并希望尽快到达要去的楼层,才会盯着楼层显示器。
刺猬效应在人际交往中的奥义就在于:认识“距离”的作用,关注“距离”的变化,掌握“距离”的分寸。从这一点看,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很多关系中,“若即若离”的感觉总令人着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