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平均值效应与虚幻的确定感,这是两个非常有意思的观点,会解开生活中的很多谜题,并让人从全新的角度去看待深信不疑的事情。但是它们之间的关联性,会更加让人感到神奇。
回归平均值效应
简单来说,就是事物的发展和变化,最终是要趋向于平均水平的。这也是普遍的事实,重要的是,把这个结论结合生活的事件来看。
比如,在跳水比赛中,一位选手第一跳发挥的很好,取得了很高的分数。如果这位选手第二跳分数更好。通常大脑就会觉得,选手第一跳很出色,发挥的很棒,状态很好,所以第二跳发挥的更好。
如果这位选手第二跳分数更低,大脑就会觉得,选手第一跳很出色,发挥很棒,但是心理压力很大因为担心很难超越第一次,所以第二跳发挥欠佳。
那么,反过来,选手第一跳分数很低。
如果选手第二条分数更高,大脑就会觉得,选手第一跳很糟糕,所以第二跳心理状态是放手一搏,所以超水平发挥。
如果选手第二条分数更低,大脑就会觉得,选手第一跳很糟糕,所以第二条心理状态是受到打击影响自信,所以发挥的更差。
然而事实是:选手的某次发挥结果,出现波动的情况很难以预料,影响的因素很多,但最终选手的水平将会回归于他的平均水平。
可见,在少量的样本对比中,大脑会下意识的为这个结果寻找原因,但因为缺少必要的信息作为依据,大脑就开始倾向于逆推结果。也就是说,大脑会强行为结果寻找因果的佐证,哪怕缺少必要的逻辑与调理,自己也会对这个潜意识的观点,深信不疑。
而在生活中,则充满了这样的事件和判断。
比如,一个在更长时间周期内的回归平均值效应:A和B两位学生,A的成绩平均好于B,但在高考这个单次样本比较中,由于概率因素影响发挥,导致A成绩差与B。所以两个人,A就读的学校没有B就读的好。但在以后更长的时间内,A和B都在回归他们的平均水平值。
结果,大学毕业A找到的工作好于B。那么,大脑通常就会得出结论,在好学校不好好学,一样不如,在差学校好好学的。
然而事实是:一时的发挥表现,或更好或更坏,受到所谓的运气和其它因素的影响非常大,但终究表现是会回归到平均水平的。
所以,以此类推,我们可以认为,那些屌丝逆袭的故事,其本质上基本都是一个回归平均值的效应——也就是说, 逆袭主角回归了他们人生和能力的平均值 。
再比如,抛一枚硬币,其可能是正面,也可能是背面,结果是不确定的。而随着抛硬币次数的增多,正面和背面出现的次数会呈现出一个概率,但此时这个概率并不是各自50%,因为其中影响的因素很多(比如力道、风速,接住的时机,等等),并且其样本容量很小。但随着抛硬币次数的不断增加——也就是样本容量的增加,当抵达到成千上万次的时候,硬币正反面的概率最终会抵达各自50%——这也是回归到了这个抛硬币事件本身统计学上的平均概率。
事实上,回归平均值效应,只是说明事物的发展总是在平均值附近波动,其背后驱动一切的大部分是运气和概率。
但我们可以看到,人类思维常常会对因果关系的解释带有很强的偏见,而且不善于处理统计数据,容易被少量、罕见、影响重大的数据所吸引。而当我们把注意力集中在某一事件上时,相关的记忆就开始探寻其原因,更确切地说,我们会对所有早已存在于记忆中的原因进行自动搜索。
所以,当发现有回归平均值效应时,因果关系解释就会被激活,但实际上这些解释都是不对的,因为虽然我们以后见之明,解释了回归平均值的现象,但我们却无法轻易找到其中的根本原因——也就是回归平均值背后确切的影响因素。
这里人们常常容易出现的一个思维错误,就是混淆了相关关系与因果关系。相关关系,并不等同于一者导致了另一者。相关关系仅表示,两个因素——姑且称之为X和Y——之间存在某种共同变动的关系,但你无从判断孰因孰果。有可能是X导致了Y,有可能是Y导致了X,也有可能是X和Y均由另一个因素Z导致。
那么显然可见,相关关系是容易得出的表面,因果关系是相对复杂艰深的内在,但大脑却总是倾向于寻找并接受,简单、轻松和容易得出的答案。
另外,连我们自己都无法察觉到的是,大脑无时无刻不在做出下意识的判断,并且大部分都是基于当前(数量不足)的样本数据,得出符合当前结果的观点,并且其中大部分都是相关关系,而不是因果关系(确定因果关系,需要推理、逻辑和实验数据的支撑)。
所以,通常我们看到了现象,不自觉得强加了因果解读,但这些解读其实只是表面的相关。这也是大脑的认知,是建立在虚幻的确定感之上的来源和原因。
虚幻的确定感
黑天鹅的作者认为:我们对自己认为熟知的事物确信不疑,我们显然无法了解自己的无知程度,无法确切了解自己所生活的这个世界的不确定性。我们总是高估自己对世界的了解,却低估了事件中存在的偶然性。当我们回顾以往时,由于后见之明,对有些事会产生虚幻的确定感,因此我们变得过于自信。(黑天鹅启示录:改变你对世界的认知)
所以,确定感其实就是我们自己认为所了解的,外部世界的因果关系——就是自以为是。事实上,只有我们回望过去,在拥有足够的数据的时候,我们才能分析看清其中的回归平均值效应。
但如果没有确定感,人们就会变的不安,就会恐慌,就会不断寻找确定感。因为大脑需要虚幻的确定感,潜意识的工作模式就是简单轻松的找到确定感,如果要尽可能的保证确定感不虚幻,就需要额外付出很多的努力,就会活的很累很辛苦,没人会愿意这样,也坚持不了多久。
事实上,我们低估了世界的不确定性,高估了自己会过去事件虚幻的确定感。有些事情这么做可以得到一个确定的结果,但原因却不是自己原本以为的。这个真相可能永远也不会知道。很多问题人们也只能看到一个侧面,然后大脑就会补全过程和原因,接着自己深信不已自己的观点。
当了解到这一点,就会恍然发现或明白,自己对人、对事、对物,都是处在片面的认知和感受之中的。我们喜欢的人、讨厌的人、喜欢的事物、讨厌的事物,喜欢的和不喜欢的一切,再更进一步的了解,就都有可能发现未知的条件和因素,从而忽然改变了从前所有的认知。
而大脑为了保持虚幻的确定感,还专门为此建立了一个虚幻的认知屏障,而在这个认知屏障之上,就是我们自以为了解的虚幻的故事世界。所以,我们应该保持可扩展的心态,来应对这个充满概率和随机的真实世界,和内心虚幻的认知世界。
- 这个世界,有时候不需要真实,它需要虚幻。真实有可能得到的是毁灭,而虚幻有时候能维持一种状态,甚至达到某种状态。把虚幻看成一种投影,或是海市蜃楼。有可能只是一个影像,但也有可能是一个可以存在的实体,或从影像变成实体的可能。
- 所有的记忆都是虚幻的数据,与现实脱节的叙事与描写,而沉浸在记忆中的联想和想象都只运行于一个虚拟机空间里。
- 现实与虚幻的纠缠,互相影响,微观这就像一个个像素的变化,而宏观所组成的就是,一幅关于未来的动态影像。
但从另一外一方面来看,虚幻的确定感,正是我们能够不断行动的源泉。很多决策都是建立在虚幻的确定感之上的,但凭借着不断的调整,虚幻的感觉最终变成了确定的现实,而虚幻的确定感还能构建一个,统一的认知和共识,并成为信任的基石,让合作成为可能。
- 如果所有的人和机构,同时都把钱从银行里取出来(或不存放在银行),那么银行就会倒闭。取钱这个行为是合法合理可执行的,同时取钱(挤提)是一个概率事件也是可能发生的,并且历史上也经常发生。之所以银行现在还在正常的运转,就是人们虚幻的确定感,在维持这个对银行的信任。
- 如果银行不贷款给任何人和机构,那么经济发展就会停滞——不会有进步甚至还会倒退。因为那些有梦想打算去创造未来的人和机构,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往往就是资金不足。所以缺少了银行贷款所提供的资金支持,无论是个人还是机构(包括政府,政府也会向银行借贷)就无法进行规模较大的经济建设,和难度较高的技术创新。这里支撑银行放贷的虚幻确定感,是来自于过往经验和风险评估,但发生借贷无法偿还的事件却每天都在发生。
可以说,由于贷款和信用的存在,全世界银行里的钱,是远远少于账面上的数字的。而银行账面与实际的差价,其实就是未来所要创造的价值。
可见,正是虚幻的确定感,让人们把分散闲置的资金放入银行,让银行给愿意创造未来的人和机构提供资金,并让我们一起共同相信这些虚幻数字的价值,才支撑了经济活动的运作与发展。而未来和文明,也都是在人们层层虚幻的确定感之上,才被一步步创造出来的。
总结
这个世界所有的一切,宏观上是在运动的,微观上是在震动的,物理上的波动,数学上的分布,最终一切都是概率,而统计平均值就是我们所能够捕捉到的概率,那么,回归平均值效应就是这个世界从微观的概率映射到宏观的表现。
正是因为这个概率,包括大脑的量子工作模式,让我们不得不用虚幻的确定感,在概率中走出一条确定的道路,在概率的世界中创造一个确定的现实。
而确定感,是大脑通过对数据的复杂处理而产生的。这些进入大脑的数据,有些是真实的、有些是想象的、有些是对的、有些是错误的,但正是在于数据中想象虚幻、扭曲和突变的部分,让确定感支撑的行动,创造了一个不断进步和变化的现实。
这里有几个抽象层,数据->大脑->虚幻的确定感->行动->现实->回归平均值->数据。
「虚幻的确定回归确定的平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