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大家推荐一篇来自“一席”的演讲。略长,但绝对值得细读。
讲述者——中德可再生能源合作中心执行主任陶光远,是一位从事治霾数年的专业人士,他谈到雾霾的成因、治理的难度、技术和现实、以及可能的国际合作。读完之后,或许你会对中国这几年力度颇大、又充满挑战的治霾之路有更直观了解。毕竟,大气污染是“会呼吸的痛”,而这场攻坚战,可能会给我们这一代人,乃至未来的几代人都留下更深层次的思考。
一起来看,各位晚安。明天我们会跟大家聊一篇重磅文章,到时候见。
大家好,我是陶光远,我的职业是系统工程师,我现在的主业是治霾。
大家可能记得,2013年1月发生了一次特别大的霾,大概有二十几天,全国性的,一个月没多少天好日子,所以我们国家和政府开始重视了,我们的大力治霾就是从2013年开始的。
2014年克强总理访问德国的时候,当时我所在的单位——德国能源署,与河北省的有关部门签署了合作备忘录,来给大气污染治理、治霾提供咨询,我是这个项目的协调人,也一直参与到现在。
我们治霾治了六年,大家肯定就有这样的疑问:我们的速度是快还是慢?现在的PM2.5到底是哪里来的?我们各级政府和企业治霾是不是认真,是不是积极,是不是下了大力气?我们治霾的方法哪些是对的,哪些是错的?我们今后怎么办?这就是我今天要讲的主题。